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根据长江河口地区全新世气候、沉积环境的变迁以及三角洲地貌发育阶段和考古资料,将本区全新统划分为三段.各段厚度、岩性和沉积相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据此又把全区全新统划分为五个分区。  相似文献   

2.
山东鲁南地区是我国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半湿润区,全新世以来该地演绎了多起古文化兴替.试图利用野外考古资料和已有的考古成果,系统梳理本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探讨该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与古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期间鲁南地区经历了多次环境变迁,同期的古文化发展明显受环境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4个具有年代控制的全新世剖面的孢粉记录后,得出以下主要认识:一是孢粉资料揭示出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的全新世植被类型存在差异,在基岩山地和河谷地带全新世曾发育有森林植被,而黄土塬面上和黄土/沙漠过渡地带全新世植被以草原为主,未见森林植被.二是考虑到年代误差范围,尽管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单元的全新世植被类型不同,但植被变化反映的环境演化格局基本一致,即早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较干燥,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气候又开始变干.  相似文献   

4.
根据孢粉分析资料和C~(14)测年数据,本区的全新世地层以三分为宜,即早全新世(距今10000—7500年),中全新世(距今7500—2500年)和晚全新世(距今2500年至今)。黑龙港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也曾发生过较明显的演变。中全新世时,有过比现在高2—4℃的温暖气候,随后又变凉了。黑龙港地区的盐碱灾害,在早全新世时期可能就已存在,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凉变干,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加重了这一灾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拦门沙全新世微体化石群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崇明岛、横沙岛三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综合分析,发现全新世地层中有四个微体化石层,它们分别指示了该地层经历了(由下往上)由滨海-河流相→滨海-河口相→浅海相→河口相的环境演变过程。并结合孢粉和 C~(14)测年资料认为该区全新世地层可以四分,即古全新世、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崇明岛、横沙岛三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综合分析,发现全新世地层中有四个微体化石层,它们分别指示了该地层经历了(由下往上)由滨海-河流相→滨海-河口相→浅海相→河口相的环境演变过程。并结合孢粉和 C~(14)测年资料认为该区全新世地层可以四分,即古全新世、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探讨珠江河口区全新世东亚季风演变历史,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区ZK19孔全新统开展年代学、有机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多指标的研究。年代测试结果分析显示:钻孔早、晚全新世沉积完整,缺失高海平面期的中全新世沉积,研究认为该地层缺失是因水下侵蚀导致。钻孔δ~(13)C和C/N值分析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沉积物中偏负的δ~(13)C值和逐渐增大的C/N值,指示早全新世东亚强夏季风不断增强,不断增强的降水使钻孔区含较多的陆源有机质;而晚全新世逐渐偏正的δ~(13)C值和变小的C/N值表明,东亚夏季风不断减弱,降水量逐渐减小,陆源有机质输入逐渐减少,但这些指标在1.5 cal ka BP开始受人类活动影响,近500年来影响较显著。早、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变化趋势主要与岁差相关的北半球日照量相关,而在东亚夏季风整体变化趋势下,还存在千年-百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周期,与太阳活动强度和周期的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东海全新世沉积强度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按年代地层学10.3kaB.P.~12kaB.P,参考岩性和生物地层学方法,统一和确认了东海全新统底界,综合分析东海52个钻孔和桂状岩芯资料,进行了全新世沉积强度分区,按沉积速率高低分为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区,浙闽近岸浅海沉积区,陆架东北冷涡沉积区,陆坡与冲绳海槽沉积区以及陆架残留沉积区,并对各区的沉积机理作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闽江河口琅岐岛钻孔揭示的第四纪地层。根据孢粉、微古、硅藻和~(14)C测年等资料分析了沉积物形成时的气候波动、沉积相和沉积物年代,将闽江河口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上更新统上段(厚>15米)和全新统(厚49.80米)。全新统又可分为下全新统下段和上段、中全新统和上全新统。气候演化为:冷干→温暖略干→温暖湿润→炎热潮湿→温暖略干。沉积相演化为:冲积相、冲洪积相、湖沼相→冲积相、湖沼相→河口相、湖沼相→海湾相→河口相。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闽江河口琅岐岛钻孔揭示的第四纪地层。根据孢粉、微古、硅藻和~(14)C测年等资料分析了沉积物形成时的气候波动、沉积相和沉积物年代,将闽江河口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上更新统上段(厚>15米)和全新统(厚49.80米)。全新统又可分为下全新统下段和上段、中全新统和上全新统。气候演化为:冷干→温暖略干→温暖湿润→炎热潮湿→温暖略干。沉积相演化为:冲积相、冲洪积相、湖沼相→冲积相、湖沼相→河口相、湖沼相→海湾相→河口相。  相似文献   

11.
全新世气候变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之一。洞庭盆地全新统是重建区域古气候的良好材料。介形类为重建古气候的良好指标。洞庭盆地介形类包括6属10种,仅比利时舍氏玻璃介(相似种)Schellencandona cf.belgica对水深敏感,其余属种均不敏感。采用加权平均二项式回归法建立基于S.cf.belgica的水深转换函数,该函数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本研究可为定量重建洞庭盆地全新世古气候奠定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研究区内三个典型钻孔岩芯的沉积相识别标志的综合分析,并对比研究区内其它地方近百个钻孔岩性资料,确定了划分全新世和更新世的标志层,论述了温州湾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和气候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3.
浙江温州、镇海和福建九龙江沉积微型硅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温州早、中全新世剖面,九龙江地区晚全新世中期剖面和镇海晚全新世剖面的微型硅藻(细胞大小为2~20μm)的组成和丰度.共计硅藻14属20种(包括变种).Cyclotellacaspia是九龙江地区晚全新世中期剖面中的优势种;温州中全新世剖面的优势种为Cyclotellastriata;温州早全新世剖面和镇海晚全新世剖面中Thalassionemanitzschioides是优势种.微型硅藻在几个剖面中所占的比例变化较大,以在九龙江地区晚全新世中期剖面所占的比例最高,可达77.4%,表明微型硅藻在沉积硅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一九七四年夏至一九七六年,我系师生接受了煤炭部综合利用局、省煤田勘探公司关于开展苏、皖两省泥炭普查的任务。我们采用三米浅钻作工具,并到有关单位部门搜集有关的钻孔、考古、孢粉分析等资料。工作所及,促使我们进一步探索全新世以来江苏地理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钻孔资料帮助我们了解全新世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岩性特征。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遗迹、化石、以及古植物孢粉资料,为了解全新世以来的地貌、沉积相等地理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泾河中游ETC全新世剖面的木炭屑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磁化率和考古资料讨论了该地区全新世时期野火活动规律及其对环境的指示意义.表明:马兰黄土堆积时期和全新世早期,气候比较温和干燥,当地常有自然野火发生;全新世大暖期(8 500~3 100a B.P.),气候湿润,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火活动仍有发生;从3 100a B. P.开始,人类活动加强,加之气候变得干旱,野火活动异常频繁.  相似文献   

16.
关中地区全新世黄土磁化率与气候要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和对比关中黄土剖面的磁化率数据,依据磁化率与温度、降水量回归方程,对该区全新世气候要素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全新世中期年平均温度约为13.00℃.计算得出的关中地区古温度值比其他资料估算值普遍偏低,古降水量值与其他资料估算值接近.因此,在计算全新世温湿期温度时,应加上校正值1.50℃才与实际值相符.古降水量可以作为当时的降水量考虑.计算全新世气候要素应以磁化率高值段的平均值为依据.由于该区黏土物质迁移等影响,古土壤磁化率高值段一般不能代表该层段的气候要素,而是表征上层段最温湿阶段的气候要素.  相似文献   

17.
湖南慈利早志留世蛇尾纲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和讨论了早志留世棘皮动物蛇尾类的一个新属一Ciliophiurina。它系作者采自湖南慈利下志留统龙马溪群,为我国早志留世地层中首次发现,又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古老的蛇尾纲化石。它不仅丰富了蛇尾纲化石的资料,而且对今后研究蛇尾类演化,生物地理分布等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北城墙外全新世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Rb/Sr值和CaCO3含量等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和考古学资料, 探讨该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及其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 全新世早期(10.5~9.6 kaBP), 东亚冬季风较弱, 风化成壤作用增强, 气候由凉干转向暖湿; 全新世早中期(9.6~4.9 kaBP), 风化成壤作用最强, 气候最为暖湿; 全新世中后期(4.9~2.5 kaBP), 风化成壤作用较之前有所下降, 气候较之前温干, 但较现今暖湿; 全新世晚期(2.5 kaBP)以来, 东亚冬季风增强, 风化成壤作用较弱, 气候较为凉干。暖湿气候期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凉干气候期植被的退化可能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北城墙外全新世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Rb/Sr值和CaCO3含量等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和考古学资料,探讨该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及其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10.5~9.6 kaBP),东亚冬季风较弱,风化成壤作用增强,气候由凉干转向暖湿;全新世早中期(9.6~4.9 kaBP),风化成壤作用最强,气候最为暖湿;全新世中后期(4.9~2.5 kaBP),风化成壤作用较之前有所下降,气候较之前温干,但较现今暖湿;全新世晚期(2.5 kaBP)以来,东亚冬季风增强,风化成壤作用较弱,气候较为凉干。暖湿气候期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凉干气候期植被的退化可能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在全球变化将古论今和以今推古中的纽带作用和华北地区的区域敏感性,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就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而言,还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气候时空变化规律性问题等.作者对七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结果认为:总体上整个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相吻合,但大区域范围内气候变化穿时性在华北地区也有体现,这可能与我国季风气候有关.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这种气候变化不稳定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