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围辐板组件是堆内构件的一个关键部件,它是核反应堆燃料组件的第一道屏蔽层,更为核燃料组件提供了一个腔体。因此在装配围辐板组件需反复测量数据,并且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在确定基准后,且在上,下堆芯板对中后,测量围辐板组件与上、下堆芯板上燃料位置的间隙,核燃料的装入是靠上、下堆板上的燃料销定位的,这保证了现场装料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板型燃料组件池式反应堆设计 ,采用商用流体力学计算程序 CFX5对堆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堆芯流量分配比较均匀 ,位于堆芯中央组件的流量较大 ,而位于堆芯边缘组件的流量较小。安装围桶的堆进出口差压与没有围桶的堆进出口差压很接近 ,随着堆入口流量增大 ,堆芯各组件流量与组件平均流量的最大误差和最小误差变化很小。安装围桶的堆芯流量分配情况与没有围桶的堆芯流量分配情况近似 ,安装围桶不能有效改善堆芯各组件的流量分配  相似文献   

3.
破损燃料组件定位检测系统是为了确保反应堆安全运行、及时处理燃料包壳破损事故的安全重要设备.根据目前国际上对有元件盒反应堆采用的堆芯啜吸法,即在反应堆换料期间或发生燃料包壳破损事故时,停堆后直接从仍在堆芯位置的元件盒中取样,进行放射性测量和分析,从而鉴别出有破损的燃料组件的方法,作者设计了200MW低温核供热堆破损燃料组件定位检测系统.该设计既有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又结合了低温核供热堆的特点和我国国情,保证了200MW低温核供热堆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 200 MW供热堆堆芯结构在地震时的完整性、控制棒通道在地震时畅通,和供热堆的抗震安全,有必要进行全尺寸的堆芯单元模型的抗震试验。从 200 MW供热堆堆芯结构的特点出发,研究了模型设计的原则和动力学相似的问题,重点对堆内支承,燃料组件和锆盒等重要部件的动力学简化原则进行了阐述,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堆芯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讨论了试验模型和计算模型的关系,以及支架的设计问题,为台架试验打下了基础。通过本研究,不仅可对供热堆设计方案的性能进行恰当的评价,而且可指出进一步改善设计使结构达到优化的方向,保证供热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核反应堆的关键设备,其是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该文对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在摩擦力卡棒和倒置等极限工况下的停堆问题,提出了步进缸内腔卸压的解决方法,并在热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正置落棒和倒置插棒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极限落棒过程参数(位移、速度和棒内外差压)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摩擦力卡棒和倒置等极限工况下控制棒插入堆芯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极限工况下水力驱动控制棒有足够能力插入堆芯。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的灰控制棒吸收体材料,需要在中国实验快堆(CEFR)内进行辐照实验,获得辐照数据。该文对辐照方案进行设计介绍,从反应堆中子学、热工流体力学以及堆芯整体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证明辐照组件入堆后对原有堆芯改变很小,不增加反应堆的原放射性物质释放总量,实验可行,也对后续同类辐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7.
钻铣法-铣刀安装在钻头上,深孔加工切削时,铣刀自转从而解决了零切削区的问题,是深孔加工工艺的一次飞跃.在不同范围传统的深孔加工中经常使用到的方法:BTA深孔钻、机械夹固硬质合金钻头、单刃深孔钻、接柄麻花钻等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零切削区的问题.直到钻铣法的出现这一问题才得到解决,并在目前的深孔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既没有参考堆,也不进行零功率物理模拟实验,其物理启动工作完全以理论分析结果为依据,这在国内大型研究堆的启动中尚属首次。CARR堆芯结构复杂,启动过程中堆内标准燃料组件、跟随体燃料组件和贫铀组件混装,堆芯装载变化大,大部分基于扩散理论的物理计算程序较难完成CARR物理启动的理论分析工作。选用MCNP程序对CARR物理启动的各项实验进行模拟计算,该程序强大的几何描述功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难点。得到的计算结果为CARR物理启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保证了CARR物理启动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实验结果表明,MCNP的计算结果准确可信,该程序在CARR物理启动工作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堆内构件由于在辐照环境下工作的特殊性,其故障后的维修必须在水下进行.使用先进的水下维修测量技术,对提高检修效率、保护人员安全有很大帮助.通过对堆内构件在役维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远距离水下孔径、孔距、径向距离、间隙测量的问题,开发了多种新型水下测量工具.新型测量工具具有结构小巧、耐辐照、可远程操作、测量精度高的特点,且能够满足秦山一期核电站辐照监督管支架更换对水下测量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核供热堆失水事故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位于核供热堆堆芯上方注硼管位置的中小尺寸管道破裂引起的小破口失水事故实验研究。在核供热堆热工水力学模拟实验回路HRTL-5上,对停堆后堆内有剩余功率的小破口失水事故进行了模拟实验,给出了小破口失水事故发生后,系统压力、温度、堆芯元件壁温、堆内冷却剂排放量、液位、空泡份额等重要参数的变化曲线,以及对低温堆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微创医疗器械产品的加工中经常会遇到深孔类零件,这类零件有较大的长径比,一般的加工方法很难保证加工质量,甚至无法进行加工.有的零件结构还比较特殊,通用夹具难以完成其定位装夹.本文针对φ5×φ3×80型深孔喙,设计了该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和关键工艺工装,以实现该类零件的高效率、高质量加工.  相似文献   

12.
制动泵作为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与活塞组成一对精密偶件,对其接触表面质量要求高.由于泵缸体结构复杂且为深盲孔,加工过程易出现孔径尺寸超差、有锥度、排屑困难等问题.所以根据制动泵缸体的结构特点制定了泵口成型加工、钻安装孔、铰内孔、油杯座加工、出油孔加工、加工内孔钩槽、补偿孔加工、珩磨内孔的加工工艺方案.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方案可行,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深孔零件光整加工技术的难题,提出了基于针式抛光头的磁性复合流体(MCF)深孔抛光的加工方法。首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的永磁铁磁场组合模型,根据仿真结果设计磁场分布均匀且强度较强的针式抛光头;再建立MCF深孔抛光的磁流场耦合模型,分析MCF的流动特性;以黄铜H62的深孔零件为加工对象,进行磁性复合流体的深孔抛光工艺试验研究。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结果表明,当针式抛光头采用纵向单列磁芯结构,转速为800 r/min,抛光间隙为3 mm,羟基铁粉粒径为48 μm时,表面粗糙度为0.13 μm,材料去除率为0.025 mg/min,从而获得了最理想的MCF深孔抛光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浅谈山区河流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奎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坡,发源于高山古冰川,山口以下形成冲积扇,河流在冲积扇中迂回摆动,下切为深槽,形成两岸多级台地地形,冲沟十分发育,植被条件极差,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深孔加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转位深孔钻加工工艺中应解决的问题,阐述了刀具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巨龙煤矿2302N工作面过大落差断层问题深孔预裂爆破合理孔距进行研究。基于相关研究,阐述了深孔预裂爆破裂隙区的作用机理和发育规律,分析了深孔预裂爆破裂隙区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根据深孔预裂爆破裂隙区贯通并部分重叠确定孔距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爆破后裂隙区的扩展和重叠情况,结合理论计算最终将试验区炮孔间距确定为1.5 m。经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验证了选取孔距方法的合理性,极大提高了工作面过断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深孔加工的圆度形貌,依据枪钻深孔结构与加工中的实际受力情况,结合导向块对提高孔加工圆度形貌所起到的作用,设计出具有三个导向块的优化结构。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及力学模型的特征矩阵推算出深孔加工过程中出现圆度误差的数学表达,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导向块结构和三导向块结构枪钻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圆度误差形成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三导向块结构的枪钻加工孔的圆度误差更小。可见,三导向块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圆度形貌变形的出现,提高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通过对典型产品的研究分析,不断地实验与实践获得了一些处理关键问题的方法。对于深、小、多孔件的现场加工效率低,通过试验手段比较浪费材料和时间。本文主要是利用Ansys10软件,来分析普通麻花钻的模态,热应力,静态结构,动态模型等,解决加工前切削参数的优化,提高加工效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现代研究堆技术与安全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研究堆在国际上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研究堆现状,指出我国有些研究堆服役时间较长,设备老化,其性能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和研制新型研究堆。并探讨了中国发展新型研究堆应具备的技术与安全特点,主要是:以某些功能为主,一堆多用;高通量的紧凑堆芯;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减轻对运行人员的要求;两套独立的停堆系统;较大的负温度系数;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和可靠的余热排出系统等。  相似文献   

20.
新的深水池低温供热堆堆芯在一个大而深的水池之中,利用水的静压力提高堆芯出口温度,从而满足区域供热系统的需要,这种供热堆结构简单,技术现实可行,当设计功率达到120MW或200MW的规模时,投资和供热成本都比较低,采用深水池3型(DPR-3)的天津核供热项目,已完成概念设计,初步选址及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了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目前,该项目正在准备展开工程实施工作。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