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为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思政党史角度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在新时期遵循贯彻思政党史教育优秀传统理念,首先对我党思政党史进行了简单回顾,而后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党史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原则和方针。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冲破传统思想的桎梏,给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定位,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并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辩证关系。江泽民同志则提出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不竭的灵魂,并在多方面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战略判断,以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深刻阐释。它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样培养青年"这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根本问题,是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政治性和实践性等鲜明理论特征的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青年思政课教师参与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有助于强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笔者通过对青年思政课教师参与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主要途径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善: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必须准确定位、思政课教师参与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必须结合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根据形势不断创新、完善思政课和共青团第二、第三课堂的考核方式方法,从而保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提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注重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任务在今天尤为紧迫。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慧泉源,思政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力量,现时代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航作用。教师反观自身,走入大学生的生存场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富于感召力、更具实效性,积极开展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贯彻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价值内涵和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宝库,通过文化自信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新认识与新探索。文化自信与大思政教育具有方向一致性、素材同源性和价值契合性。文化自信视域下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基于对历史规律、实践探索和社会需求的深刻把握,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三全育人"多元需求和期待的优势合力,是提升"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底气来源。在加强对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建构下,该文提出文化自信视角下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思政课堂上,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一是从西方金融学在我国的传播发展中发掘思政元素,西方金融学思想在我国传播三个阶段中均有丰富的思政元素;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理论本土化结合起来,发展金融理论要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现实金融问题,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三是构建思政教育与金融理论本土化共融发展的课程思政,发挥党的教育方针的引领作用,为人才培养提供背景、方向和精神动力,在金融理论本土化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推进金融学课程思政改革。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革命精神蕴含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开展理论宣传工作的精神后盾和强大动力,思政课教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和落实的重要传播者和实践者,作为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角色,必须厚植革命精神,做一个懂情怀、有情怀、传情怀的人,守好灵魂的净土,增强自身涵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影响和挑战,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移动互联网特性和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角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思考3个方面,来厘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关系,研究如何将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合,形成协同效应,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  相似文献   

11.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我党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本方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必须明确新时代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理解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把握"转化"与"发展"的条件和实施步骤。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框架内有机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等院校而言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前提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传统,但处于新时期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一些新问题与情况,只有通过不断地工作创新才能保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该文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从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和观念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群"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社交不可缺少的平台。青年大学生是目前使用微信群、QQ群进行社交活动最庞大的群体。在大学生"群社交"社会习惯下,怎样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新的课题。本文尝试从高校"群社交"活动的特征出发,围绕思政工作在"群社交"视域下日常工作、正面引导、自我管理、情感激励等方面的体系构建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了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从理论上讲,主要包括:青年运动必须与工农相结合,必须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青年等;从实践上看,主要包括形势政策教育、青年组织建设、学校教育、对影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倾向进行批判、创办革命刊物、党的主要领导人亲自参与等。这些理论和经验都是在丰富的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当前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是新形势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从教学大纲顶层设计着手,通过创新性设计组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元化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思政教育考核评价等路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要紧密抓住高职"职业性"特点,将高职学生职业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紧密结合,改革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增强高职学生职业思想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高职院校生源主体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生源主体的新样态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思政课程的"孤岛化"、课堂教学"单向化"、教育方法"公式化"、网络创作"媚俗化"等难题考量,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呼唤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千篇一律"向因材施教转变、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稳步助推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在思想特点和行为逻辑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话语权角度分析,他们更加注重主体性、独立性和娱乐性的表达,形成了新兴的话语模式。这种变化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尤其明显,表情包的使用是其代表。这就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受到挑战。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进一步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适应青年学生的话语模式,通过规划表情包在思政教育中的使用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从"软件测试"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出发,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分析"软件测试"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契合点和实践举措,倡导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并促进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育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霍朋  周延涛 《科技信息》2010,(20):67-68
由于工科院校的专业特点,课堂在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工科院校思政工作者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育良好的育人氛围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如何发挥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