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存在着诸多分歧,皮亚杰侧重于从生物学角度来论述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而维果茨基则注重外在社会文化的作用,强调客观的因素。两者对个体自我中心言语的不同理解是其理论的主要分歧之一。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无目的性的语言,维果茨基则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具有社会功能的。从自我中心言语角度来看,能发现二者理论的一些互补性: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互补;语言和思维关系的互补;不同客体对象对个体认知发展影响的互补。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和维果蒋基在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自我中心以及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上具有较大的分歧。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儿童的言语都具有自我中心性质;语言源于思维,语言对思维不起作用。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自我中心开始的,而是现实性和社会性;语言在思维中起重要作用。两们大师分歧的实质是否为发展找一个基本的原因,皮亚杰主要从个体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与探讨,维果茨基努力想要将个体乃至人类的发展都归因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我们应该以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的形式看待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唐秀美 《科技信息》2011,(34):194-194
维果茨基是苏俄早期一位才华横溢、极富开拓意识的杰出心理学家,苏俄心理科学的奠基者之一,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维果茨基研究热",充分显示了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观点的重大影响。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非常丰富,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有很多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互动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理解困难,双方针对彼此理解程度的反馈而进行的一系列解释、复述等调整,使输入变得可理解。而互动在课堂上通常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分组合作,同时这一语言输出过程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从而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语言问题并进行改进。本文将从互动假说和注意假说理论出发,以课堂实际应用为目的来讨论课堂交流与语言输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在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自我中心以及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上具有较大 的分歧。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 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性质;语言源于思维,语言对思维不起作用。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先于发展并 促进发展;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自我中心思维开始的,而是现实性和社会性的;语言在思维中起重要 作用。两位大师分歧的实质在于是否为发展找一个基本的原因,皮亚杰主要从个体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与探 讨,维果茨基努力想要将个体乃至人类的发展都归因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我们应该以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的 形式看待任何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中介理论等重要思想,构成其教学主张的理论基础。从分析这些理论出发,探讨其教学思想蕴涵,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维果茨基教学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秦曼 《科技信息》2008,(14):249-249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发展观在国际发展心理学史上独树一帜,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被前苏联推崇。也对西方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成绩卓著,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近年,国际国内出现“维果茨基研究热”,使他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出发 ,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日常生活、课堂、游戏、劳动等情景中 ,在与成人、同伴共同活动中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内化。心理发展的源泉是共享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验系统 ;心理发展过程是儿童与同伴、成人积极的社会互动过程 ,外部的、间接的社会影响以文字或非文字符号为中介 ,在“指导性参与”中被儿童认知、模仿、认同并内化 ,在头脑中形成个体独有的表征系统。儿童在相互指正 ,尤其是成人的示范讲解中 ,可以形成对自身学习的反观与控制能力 ,提高学习水平。维果茨基大胆提出的新概念 ,诸如“指导性参与”、“最近发展区”、“教学有效期”、“认知中介和元认知中介”、“知识的内化”等被现代认识心理学理论所吸收并实验证实 ,可以说为教育教学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维果茨基与建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果茨基学说是一种关于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即“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这一心理发展理论。与西方的社会哲学思潮融汇,产生了作为建构主义重要流派之一的“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mctivism)。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和探询中介语(interlanguage),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和最近发展区(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三个概念的联系,指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笔者认为维果茨基(L.Vygosky)的最近发展区和Krashen提出的i 1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但两者考虑的角度、出发点不同,前者是目标和结果;后者是方法手段,两者都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断前进变化的,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不断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晓明 《科技信息》2010,(29):I0240-I0241
基于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与Swain的输出假设,文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输入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制约大学英语学习者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忽视语言输出造成的,语言输入的质量不高,来源单一等因素也严重制约了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在分析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认为可理解的输入是习得发生的主要因素,而Swain则认为可理解输出才是习得发生的关键。笔者试探究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输入资源(策略)和输出(活用)策略及它们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使用输入策略和输出策略的频度均偏低。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输入策略与学业成就成正相关,但输出策略与学业成就不相关。由此,从课内课外两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级英语教学往往较多注重语言的输入,而忽略给学生创造输出的条件。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表明。二语学习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在高级英语教学实践中借鉴这一理论,重视输出作用、创造输出条件、强化输出实践对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一课程教学目标具有很好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维果茨基的"脚手架"理论和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维果茨基的"脚手架"理论,分别从学生的角度以及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母语作为"脚手架"的作用,最后对母语的使用度作初步探讨,建议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把握好母语的使用度。  相似文献   

15.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状况和口语教学现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合理利用该理论所提出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采用"背诵式语言输入法"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些能被有效记忆的语料,增加学生的口语词汇、增强语感、丰富和规范其口语表达,是解决学生口语"输出量"不高、口语能力提高较慢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华丹 《科技信息》2007,(36):261-262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听力课时不足,教师对听力教学方法缺乏研究。语言学家Swain的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理论,指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有助于改革传统的听力,并提出了两种适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特点的语言输出形式:口头语言输出和书面语言输出,为改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二语习得,儿童母语刁得和外语教学的不同角度探讨了克拉申“输入假说”的部分理论依据,指出该学说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作用,但是也指出在语言习得中语言输出和输入一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1):113-114,121
影响听力提高的因素很多。其中语言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合学生水平和受学生欢迎的听力教材对于学生听力的提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理论”和相关的理论出发,结合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语料本身对学生听力提高的影响,探讨了什么样的语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的因材施教观,提出了因材施教应当鉴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观点。通过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结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发展性教学的建议,这在一定意义上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