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过去被认为不在长白山区繁殖或没有分布的4种鸟,在此繁殖或为旅鸟。因此为我国鸟类资源和动物地理区划,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区夏季鸟类的区系和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的繁殖鸟类计有74种,分隶Ⅷ目33科。麻雀和家燕为优势种,白头鹎等13种为普通种。区系以东洋种占优势,具有南北过渡和富于华南区的特色。该区繁殖鸟类可分为水区等七个生态类群。不同生态类群的区系组成、优势种和数量差异明显、田野、居民点、水区和针阔叶混交林等生境是该区繁殖鸟类的主要栖息处所. 1949年以来,该区繁殖鸟类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生态分布也有较大的变化,看来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2021,(2)
正炎炎夏日,本文作者在广东海丰的海边与农田间蹲守了一个多月,每天早出晚归,只为开展普通燕鸻、白额燕鸥、环颈鸻和黑翅长脚鹬4种水鸟的繁殖生态研究。研究鸟类的繁殖行为生态,不仅是鸟类生态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探讨环境因子对鸟类的影响,充实人类对物种认识的必要工作;同时,是估计鸟类种群动态趋势的基础。鸟类繁殖的研究,实际上是涉及面较广的鸟类生态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银川平原地区夏季鸟类的生态分布、数量和种类组成。共采集到93种鸟,其中49种处于繁殖季节。从动物地理分析来看,本区鸟类组成中的大多数是属于古北界的种类。根据环境的生态特征分析,可将银川平原地区划分为四种景观:湖泊河漫滩景观;荒漠景观;居民点景观;农田景观。各景观都具有不同的鸟类组成和数堂,具有明显的鸟类生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前言左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长白山地西部边缘,具有大面积次生的夏绿林。由于自然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为研究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关于本区的鸟类,前人曾经有过调查和报道(陈鹏,1962~63)。但对繁殖鸟类还没有专门的报道。我们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区的繁殖鸟类进行了近12周的调查和研究。主要针对保护区内,分布明显、稳定,并对环境变化有显著反映的繁殖鸟类。它们的种类组成,数量及生态分布,能较好地反映本区的生态地理规律。对于这些方面的认识,可以了解鸟类这一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人类对自然及这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同时为进一步发展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和研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湿地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1995-1999年对湖北省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考察,共记录到鸟类190种,隶属于15目39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生态类群及其数量进行了研究,本省的繁殖鸟类89种(夏候鸟46种,留鸟43种),非本省繁殖鸟类101种(冬修鸟89种,旅鸟12种),本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2种:一级9种,二级33种;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鸟类132种,并对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繁殖鸟类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三角洲繁殖鸟类64种,夏候鸟占67.2%,涉禽,游禽占45.3%,它们影响着夏季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繁殖鸟类种数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受湿地景观生态类型和鸟类营巢,取食方式等的影响,繁殖鸟类以地面巢位为主,其次是树冠层和芦苇层,且多集中在苇场草地,农田苇沟林网,人工林生境中,在此形成高物种多样性鸟类群;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鸟类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中心点周边7km范围内的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2种,隶属于15目34科.研究结构表明:该区有繁殖鸟类69种,非繁殖鸟类43种;69种繁殖鸟类中,古北界鸟类有58种,构成了繁殖鸟的主体,东洋界鸟类仅有6种,鸟类组成反映出典型的古北界鸟类区系特征;A区记录到鸟类79种,是鸟击防范的重点区域;鸟类常见的飞行高度为80~100 m,大多数雁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飞行高度为200~300 m,该高度区间在飞机起降和爬升阶段极易发生鸟击事故;湿地、草地和林地记录到的鸟类种类较多,密度较高,是鸟击防范的重点区域.根据调查资料和吸引鸟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的分析,提出了以生态环境治理为主和人为干扰相结合的鸟击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高山带繁殖鸟类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白山高山带鸟类的生态分布做了深入的研究。它对于了解长白山动物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动物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方面资料在我国尚缺。对长白山高山带鸟类生态分布的研究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有鸟类 15 8种 .繁殖鸟类 137种 ,其中古北界种类 5 6种 ,东洋界种类 6 3种 .保护区内有我国特产鸟类 2 0种 ,属于国家保护鸟类 2 2种 .该研究论述了保护区各垂直带繁殖鸟类的区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以及资源鸟类的类型 .  相似文献   

11.
四川绵竹县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绵竹县现有鸟类153种,隶属14目36科,其中繁殖鸟类136种(古北界44种,东洋界67种,广布种25种),非繁殖鸟类17种(冬候鸟9种,旅鸟8种),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16种,省级保护鸟类5种。我国特产鸟类14种,另外,对该县鸟类区系组成,特点以及不同生境中鸟类组成,种群数量和种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鸟类区系与沙漠治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系统地整理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鸟类,总计100种(另2亚种),隶属于16目,35科,70属.以繁殖鸟为依据,分析了保护区鸟类的区系组成;剖验90种和亚种鸟类近400号标本的嗉囊和胃,进行了食性分析.根据环境生态特征,将保护区分为4种景观,各景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鸟类.最后,依据鸟类食性分析,讨论了调查区鸟类在维持沙漠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区麻雀的冬季种群动态和食性分析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在我国是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鸟类,值得深入研究。国内学者曾先后对其体重变异、食性、繁殖和种群生态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日本学者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滨海湿地鸟类等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尤其以鹭科鸟类为主,研究动物多样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鸟类繁殖生态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素,探讨滨海湿地鸟类食物链的污染物转移与富集规律,建立鸟类物种及性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分析鹭科鸟类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濒危物种的致危机制,以期促进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对巴音温都尔沙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考察。2019年5月,调查组较为系统地对巴音温都尔沙漠地区的春季鸟类的种类、分布和生境等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鸟类10目24科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种。调查结果显示:春季鸟类中,共有留鸟17种、夏候鸟30种、旅鸟6种、居留型不确定鸟类1种;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 47种,占总数的92.2%;鸟类区系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占繁殖鸟种数的85.1%。本次调查为未来研究巴音温都尔沙漠地区鸟类多样性提供基础性资料,也为未来监测治理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成效提供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2005年8月,我们在厦门上李水库对褐翅鸦鹃的野外生态进行了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繁殖季节的褐翅鸦鹃与所在鸟类群落的其他鸟类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褐翅鸦鹃的竞争种或潜在的竞争种是灰胸竹鸡,其次是红嘴蓝鹊、喜鹊.褐翅鸦鹃与其他鸟类的种间竞争随着它们之间相似性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分季节对四川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保护区2004—2007年的鸟类监测资料,确认保护区有鸟类210种,分属于14目40科.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总数的88.1%.从185种繁殖鸟的区系上看,有东洋界成分106种,古北界成份59种,广布种20种,分别占繁殖鸟总数的57.3%,31.89%和10.81%.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我国特有种16种.雉类和画眉类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8.
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和儋州市交界处的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新盈红树林),是我国少数几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以其独特的湾口结构,孕育着丰富生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地,也是鸟类重要的栖息觅食场所.笔者于2020年11月和2021年5月分别对新盈红树林地区冬季和夏季鸟类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该地区的鸟类组成、不同生...  相似文献   

19.
木里县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木里县鸟类的区系组成、特点以及优势种、常见种和资源鸟类的类型。木里县现有鸟类230种,繁殖鸟类200种,其中古北界种类有78种,东洋界种类有100种,我国特产鸟类有21种,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种,Ⅱ级25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63—1965年和1974—1976年的参季野外调查和定点于不同林带生境的资料,综合报道了长白山区的冬季鸟类组成、分布、数量以及生态习性。分析了参季鸟类在长白山区分布规律及生态习性方面的特点。根据冬季鸟类的组成及生态习性的特点,提出对各季狩猎鸟类资源和合理利用的(乙心)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