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东紫苏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达右松脂-15-烯-8β,12β-二醇(1),表没食子儿茶素(2),小麦黄酮(3),金合欢素(4),槲皮素(5)和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筛和RP-18反相硅胶色谱等技术,对小叶冷水花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ESI,~1HNMR,~(13)CNMR)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发现从其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油酸(1),棕榈酸(2),乌苏酸(3),反式-植物醇(4),(-)-丁香烯氧化物(5),(+)-桉油烯醇(6),α-香树精(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蒙椴(Tilia mongolica Maxim.)树叶的化学成分.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HPLC和重结晶技术对蒙椴树叶提取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从树叶提取物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其结构鉴定分别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Ⅰ)、28α-同-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Ⅱ)、β-香树脂醇(Ⅲ)、β-谷甾醇(Ⅳ)和棕榈酸(Ⅴ).化合物Ⅱ和Ⅴ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Ⅱ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马鞭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C_(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与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马鞭草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戟叶马鞭草苷(1)、香叶木素(2)、8-羟基-柚皮素-4'-甲基醚(3)、甘草素(4)、二氢咖啡酸丙酯(5)、2-(3,4-二羟基苯基)-乙醇乙酸酯(6)、2-羟基-3-甲氧基蒽醌(7).除化合物1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成分的分离纯化,以波谱分析法鉴定黄牛奶树的化合物的结构。从黄牛奶树根、茎部位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3-乙酸酯(1),高根二醇-3-乙酸酯(2),豆甾醇(3),α-菠甾醇(4),香草酸(5),蔗糖(6),麦芽糖(7),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8),肌醇(9)。全部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研究还阳参Crepis tectorum Linn.根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还阳参根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六烷醇(Ⅰ)、β-谷甾醇(Ⅱ)、蒲公英醋酸酯(Ⅲ);从其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鉴定为咖啡酸(Ⅳ)和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Ⅴ)。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对兔儿伞全草甲醇提取液正己烷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尼洛替星(1)、羽扇豆酮(2)、羽扇豆醇(3)、β-香树酯醇(4)、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兔儿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研究东北岩高兰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东北岩高兰的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羟基-豆甾烷-4-烯-3-酮(1),叶绿醇(2),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3),β-谷甾醇(4),熊果醇(5),3β-齐墩果醇(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研究还阳参crepis tectorum linn.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对还阳参浸膏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还阳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豆甾醇(stimastero,2)、羽扇豆酮(lupenone,3)、木栓酮(friedelin,4)、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ω-taraxasteryl acetate,5)。化合物3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正丁醇层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草莓灰霉病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龙胆科花锚属植物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椭圆叶花锚的干燥全草用9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 NMR,13C 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vogeloside(1),3-表蒲公英赛醇(2),swertanone(3),木犀草素(4),邻苯二甲酸丁酯异丁酯(5).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椭圆叶花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Lour.)Merr.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百尾参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七烷(1),正二十五烷(2),正十九烷醇(3),棕榈酸(4),硬脂酸(5),二十二烷酸(6),蔗糖(7)。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从丽江产华丽牛肝菌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麦角甾-ergosta-7,22-二烯-3β,5α,6β-triol(1),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麦角甾-5,7,22-三烯醇-3β-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醇(4),D-阿洛醇(5),大黄素(6),大黄素甲醚(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丽牛肝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兔儿伞中甾体类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兔儿伞全草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波甾醇(2)、β-谷甾醇-3-Ο-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7?-羟基谷甾醇(5)。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狼毒大戟正己烷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三萜类化合物,依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羽扇豆醇(1),butyrospermol(2),异巴耳三萜醇(3),δ-amyrin(4),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5)。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桦褐孔菌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桦褐孔菌正己烷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依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白桦脂酸(1),白桦醇(2),羽扇豆醇(3),8,24-羊毛甾二烯-3β,21β-二醇(4),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5),8,23(E)-二烯羊毛甾-3β,22(R),25-三醇(6),桦褐孔菌醇D(7)。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野生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对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全草的乙醇[Ф(乙醇)=95%]提取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从蓬子菜全草的乙醇[Ф(乙醇)=95%]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芥子酸(1)、丁香酸(2)、咖啡酸丁酯(3)、原儿茶酸(4)、4-羟基苯甲酸(5)、咖啡酸(6)和绿原酸(7),化合物1~5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背清风藤Sabia discolor Dun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它们为白桦脂醇(1),齐墩果酸(2),imberic acid(3),槲皮素(4),芦丁(5),5-氧阿朴菲碱(6),-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半卧狗娃花中的三萜及甾体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半卧狗娃花(Heteropappus semiprostGriers)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三萜及甾体化合物,经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分析及结合标样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木栓烷-3β-醇-27-酸(1),木栓酮(2),达玛烷-20,24-二烯-3β-醇(3),达玛烷-20,24-二烯-3β-乙酰基(4),α-波甾醇(5),大戟二烯醇(6),β-谷甾醇(7),豆甾醇(8).除了(2)和(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枝叶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槲皮素(1)、樱黄素(2)、黄颜木素(3)、表儿茶素(4)、obtusol(5)、羽扇豆醇乙酸酯(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胶层析色谱、凝胶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常规分离方法对麻栎树皮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文献鉴定结构分别为:(+)-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α-L-rhamnopyranoside(1),isolariciresinol rhamnopyranoside(2),(+)-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3),槲皮素(4),5,7,3',4'-四羟基黄酮醇-3-O-葡萄糖苷(5),β-香树脂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1~6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