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民国广州地区旧体诗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诗人诗作的个案研究,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名家大家之作。二是诗人词人的群体研究,数量不多,从文献整理和文学研究上都还有许多可开拓的空间。三是诗词理论研究,这方面更受关注,研究成果显著。四是文学史论中的诗词研究,比较零散,尚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河北省委党校郭君铭教授所著《易学阴阳观研究》一书,入选"长江学术文献大系"之哲学卷,并于2013年2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易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结项成果之一。《周易》历来被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学术系统和文化现象,而阴阳则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不仅是词体创作的辉煌阶段,也是词话史发展的蓬勃阶段,民国词话也是词话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研究民国词及其词学不可忽略的文献与史料。本人通过考索发现,民国时期出现的词话数量多达450余种,如此丰富的词话文献,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为编纂《全民国词话》,必须对与"民国词话"相关的术语进行界说,在此基础上搜辑、考索词话,进而辨别、体认、判定之。  相似文献   

4.
旧体诗词创作要健康发展,重点需要解决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的问题,是诗词的人文品格与价值理性的问题。诗所以为诗",发乎情"且须"依乎咏"。旧体诗词创作要走出一片艳阳天,需要有对于诗歌本身的责任感,以及因人文关怀而激生的人性悯情。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行院重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结项报告会暨鉴定会。江蓝生副院长在会议期间参观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的各项成果。并对民文所所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究旧体诗词音乐性的实验方法:用录音机记录旧体诗词普通话和广州话的朗诵和广州话的声调,用光线示波器将录音机记录绘成示波图。从示波图确定旧体诗词的节奏和广州话声调的调型。从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知:由于旧体诗词有一定的格律,因而使旧体诗词节奏有一定的形式,朗诵时能给人以既多样又统一的节奏感。本文对律诗的声律节奏和意义节奏作了比较。提出了在声律节奏和意义节奏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朗读时处理的原则。本文给出了广州话九声调的调型。本文利用普通话和广州话各声调的调型,解释旧体诗词格律对朗读时音高变化所起的作用。本文还说明了旧体诗词押韵对旧体诗词音乐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词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词人与选本中,《花间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在词史上自然具有独特的地位。抓住关键人物展开研究是赵丽教授研究《花间集》的一个书写策略。赵丽教授以性别意识展开的立体研究更能体现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从审美意象、道教文化对于词文本的分析更是体现了独到的问题意识。花间词的道教文化意蕴研究是这部著作的精华部分,将审美文化与文学研究融合无间,从现象中寻找规律,时代、民族、审美风尚均以文本分析为中心展现出来,作者的文学文化研究创新之处即在于此,这也是全书所体现出的文学文化研究特色。《花间集研究》以性别意识、道教文化、创作主体、审美意象为研究关键词构筑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研究体系,体系中多幅风景在赏心悦目中开启,在怡人心神中收束。  相似文献   

8.
伍锡学一辈子耕作不辍——将农耕与笔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其诗词创作,以真实的笔墨描写"日长耕作"的农村生活、"故园风光"的别样景色、"我行我素"的独特情致。大量"隐括词"的创作体现出他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读张玉璞教授的专著《浅酌低唱: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2),感触良多,浮想联翩。我想到了本书的一些问题,也想到了本书以外的一些问题,甚至还想到了我国的宋代文学研究。兹不揣浅陋,抒发出来,与作者共勉,也就教于读书界广大同好。专著《浅酌低唱: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为知名学者乔力先生所主编的《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之一种。该丛书一共囊括了九种著作,也就是选取了九种不同的专题研究了中国的文化的不同层面。张玉璞的专著与丛书主编所拟定的总的选题精神是和谐一致的,同时该书又具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湖湘词坛研究》是系统研究湖南地域词学的首部学术专著,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待多言。这部著作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自觉的文学史意识,包括纵向的湖南词学史与横向的晚清民国词学史意识;二是多元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的表格分析、细致的文献考证、透彻的理论分析;三是扎实的研究内容,包括词学思想与词家词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和公众展现、传播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普及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成果,应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公司")、中州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提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决定组织专家撰写普及性丛书,作为《华夏文库》中的一个系列出版。2015年3月28日,《华夏文库·科技史》系列丛书编撰项目启动工作会议在科学史所举行(图1)。会议  相似文献   

12.
石英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3):139-140
当前,中国旧体诗词(或曰古体诗词)有明显“复兴”趋势。据有人统计,经常创写旧体诗词的作者至少有百万之众。总的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当然在如何评价新诗“主体”写旧体诗的地位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张元济、陆费逵等人利用新兴的出版技术,辑印大型古典丛书,有效地保存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而现当代王云五等人编印了"文白并行"体例的《学生国学丛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沿用此例,寓古典文化的传承于普及之中。近代以降,西方人编撰出版了多套"古典语言体例"和"古今双语体例"的大型古典学丛书,如果说前者与文言体例的《四部丛刊》等颇相类似的话,那么后者就与"文白并行"式的《学生国学丛书》等也颇有共性。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重视对古典著作的系统性的互相译介。  相似文献   

14.
自古传称,词为诗余。诗求雅求韵,词又何尝不是。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也就是说,词在文学中是另一种学问。每一阙词,大都有其出处,或是典故,或是首曲。诗词翻译更是翻译中难以攻克的堡垒。本文将取李清照的《声声慢》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从词牌名、文化意象、音韵、形式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诗词翻译译事虽难,但只要译者心有诗意,原文的生命就将延续。  相似文献   

15.
自古传称,词为诗余。诗求雅求韵,词又何尝不是。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也就是说,词在文学中是另一种学问。每一阙词,大都有其出处,或是典故,或是首曲。诗词翻译更是翻译中难以攻克的堡垒。本文将取李清照的《声声慢》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从词牌名、文化意象、音韵、形式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诗词翻译译事虽难,但只要译者心有诗意,原文的生命就将延续。  相似文献   

16.
顾随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一生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戏曲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与戏曲。精于旧学且擅长填词谱曲的顾随,表面上更像是一位旧式学人,实际上却和新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随的旧体诗词写作和古典文学研究,背后都有新文学的立场和精神的底色。整体来看,顾随与新文学的关系可谓貌离神合,即使将其视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传统的传人,恐怕亦不为过。  相似文献   

17.
题吟关于鲁迅的旧体诗词,是建构与研究鲁迅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探索被忽视的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可以丰富鲁迅研究。虽然书写鲁迅的旧体诗词很多,但鲜有杰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在于诗人对鲁迅理解的深度。只有对鲁迅具有独特的理解才会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使用《蜕岩词》的《强村丛书》《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三个版本,对唐圭璋编的《全金元词.蜕岩词》进行校勘,从格律和词作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罗列出《全金元词.蜕岩词》中存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2011年实施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积极推动了民国文献的普查、整理、研究、出版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民国文献是反映我国民国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从民国文献所具备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入手,简要阐述我国民国文献的收藏和保护情况,之后结合长春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馆藏民国文献的内容以及表现出的特色,希望可以为我国民国文献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胡建次、邱美琼《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虽然此书与《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凤凰出版社,2011年6月)一书同为作者从事中国文论"承传"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但自涉足文论"承传"研究领域以来,作者首先投入的是对此书的写作,其历时7年多,呕心沥血,反复增补,终于付梓。全书共5章,作者分别从文学创作论、文学审美论、文学批评论、文学批评方法及文论体式等专题角度,考察我国古代文论内在纵向的承纳接受与发展变化的复杂历程。全书内容广博、文献翔实、逻辑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