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紫外线照射核黄素产生自由基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核黄素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在紫外光照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能明显的抑制有丝分裂,使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当核黄素浓度为0.1mmol/L时,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为72.18%。此外,紫外光照的核黄素还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双核细胞,以及微核和各类类型的染色体畸变,表明核黄素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能有效的抑制细胞板的形成,使染色体DNA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吗啉胍为诱变剂,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盐酸吗啉胍能够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产生染色体断片、滞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随着盐酸吗啉胍处理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随着盐酸吗啉胍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铝分别处理大蒜根尖6h,18h,24h,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抑制。随着处理液中铝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加长,有丝分裂指数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染毒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快速下降,随着浓度的升高先减后增再减,说明三氯化铝具有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作用。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铝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均能诱使大蒜根尖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铝分别处理大蒜根尖6h,18h,24h,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抑制.随着处理液中铝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加长,有丝分裂指数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染毒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快速下降,随着浓度的升高先减后增再减,说明三氯化铝具有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作用.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铝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均能诱使大蒜根尖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5.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测定了亚硫酸氢钠(NaHSO3)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能抑制中期分裂相的形成,对有丝分裂指数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亚硫酸氢钠是一种有效的有丝分裂抑制剂和染色体畸变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1,2,4-三氯苯(1,2,4-TCB)对大蒜幼苗的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1,2,4-TCB对大蒜根尖分生细胞染色体异常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1,2,4-TCB能抑制大蒜根尖分生细胞进入分裂态,有丝分裂指数与1,2,4-TCB作用的剂量和时间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1,2,4-TCB诱发大蒜根尖分生细胞产生微核、双核、核固缩、核崩解、染色体分裂不同步、赤道板偏转、不等分裂等染色体异常。这些异常细胞率与1,2,4-TCB的处理浓度成正相关。在各种染色体异常中,核固缩异常居首位,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果表明1,2.4-TCB对大蒜根尖分生细胞具有有丝分裂抑制和染色体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亚硫酸氢钠诱发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测定了亚硫酸氢钠(NaHSO3)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能抑制中期分裂相的形成,对有丝分裂指数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能诱发高较高频率的微核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亚硫酸氢钠是一种有效的有丝分裂抑制剂和染色体畸变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褐藻寡糖对As2O3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藻寡糖能有效抑制As2O3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随褐藻寡糖处理浓度的降低而减少,但低于一定浓度后反而呈上升趋势;不同浓度的褐藻寡糖均可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褐藻寡糖还能有效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因此,褐藻寡糖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诱抗活性和调节细胞分裂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入侵植物加拿大蓬遗传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拿大蓬(Erigeron canadensis L.)原产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是一种典型的入侵植物.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加拿大蓬水浸提液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加拿大蓬水浸提液干扰了细胞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水浸提液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微核率升高,蚕豆根尖细胞出现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滞后、多极分裂等异常现象,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加拿大蓬的水溶性化感物质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损伤,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温度对蚕豆子叶进行短时间的非离体处理,结果表明36℃的高温最适宜子叶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高于16~22℃(结荚期适宜温度)时的分裂指数,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用经36℃高温处理的子叶做材料进行染色体制片和分带,染色体分散好,没有细胞质干扰,带纹清晰,首次获得了蚕豆子叶染色体C-带核型图.但是,超高温(40℃)抑制细胞分裂,破坏染色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品种紫粳二倍体和四倍体为实验材料,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研究了离子束诱变对水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低能离子束注入引起了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出现许多染色体畸变类型,包括后期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中期染色体单价体等.染色体畸变率并不是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而是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以大蒜根尖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05,0.10,0.15,0.20,0.25mol.L-1)分别处理大蒜根尖24h、48h和72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发现:大蒜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且出现了染色体断裂、染色体桥、多极化、不均等分裂等畸变现象,说明NaCl作为一种胁迫因子,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且具有遗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铅锌溶液处理蒜小鳞茎,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的毒害加重,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分裂细胞异常率增高。分裂细胞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染色体解体,微核及核解体等,但锌对蒜根的毒害作用明显低于铅。  相似文献   

14.
铅锌对蒜根尖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铅锌溶液处理蒜小鳞茎,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毒害加重,外观表现为根尖生长受阻;内部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分裂细胞异常率增高。分裂细胞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染色体解体,微核及核解体等,但锌对蒜根的毒害作用明显低于铅。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 ,分别处理洋葱根尖 ,发现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中 ,出现了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多极化现象。有些细胞中还出现了微核。同时 ,在实验中还观察到 ,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 ,细胞增殖率下降 ,有丝分裂指数递减  相似文献   

16.
5,3′,5′-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TDF)及谷氨酸钠均能抑制UV 引起的黄鳝离体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出,UV 照射引起黄鳝肝脏匀浆脂质过氧化物的增高,并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上升,TDF一定的浓度能抑制UY 照射所引起的黄鳝肝脏匀浆脂质过氧化物的增高,谷氨酸钠在本实验中对脂过氧化未显示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间接免疫萎光标记技术研究Ser10磷酸化的组蛋白H3和微管蛋白在小麦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Ser10磷酸化的组蛋白H3的出现和消失与染色体的凝集和解凝集的过程存在时空上的相关性,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这种蛋白在着经线粒上的定位有有助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蛋白发生了重组,成束的垂直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协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不同预处理对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观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研究表明,经0.2%秋水仙素处理能够极显著地提高有丝分裂指数,为对照的3.20倍;低温处理也能极显著地提高有丝分裂指数,为对照的2.57倍。在一般教学实验中,低温处理为观察有丝分裂首选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