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正>动物们总是用它们各自不同的叫声以及斑斓的色彩来充实和装扮着大自然。然而,科学家们从这些动物的叫声中,发现了一个更加美妙的交响乐世界。在50年前,为了给自己的一张新专辑收集些自然的声响,音乐家伯尼·克劳斯第一次走进了位于旧金山市附近的森林中。在此之前,他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在森林里呆过,也从没有如此心无旁骛地聆听过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克劳斯这样描述到:"那时,我完全忘  相似文献   

2.
世界最大的多层化石森林 以喷泉闻名的美国黄石公园,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化石森林.那一棵棵石质树木,挺立在岩石上,如同一支接受检阅的部队.在100 km2范围内,成片的化石森林就有27群.  相似文献   

3.
如果世界森林都耗尽了,那就会出大问题,因为森林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没有森林提供的温暖和掩护,人类就不能在北纬地区生存和繁荣。在全部记载历史中森林几乎都是主要的建材和工业原料;采矿和冶金也需要木材。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在农业、放牧、木材、木柴和战争等五个领域中不合理地利用森林和滥伐森林,给人类的主要资源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农业在人类制成森林采伐工具以前很久,原始人就用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次对地球的开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但同时也却可能带来生态的灾难.现在,人们能够喝到越来越便宜的咖啡,但同时却意味着咖啡种植者相同面积收入的下降,他们只好靠扩大种植面积来稳定自己的收入,而咖啡种植面积的扩大却意味着对森林和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鲨鱼搬家     
为了给"中华鲟王"腾地,鲨鱼馆来了一次大搬家.但是,要让以凶残著称的鲨鱼搬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和农牧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加,乱砍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毁林放牧日益严重,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每年至少消失森林1100万hm^2。在东南亚,每分钟就有3hm^2的热带森林被砍光。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给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森林靓影     
《世界科学》2014,(1):F0004-F0004
<正>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森林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人们保护森林的热情,英国森林信托基金会2013年度森林摄影大赛揭晓:从宁静的林间小屋,到潺潺流动的小溪,再从欧洲蕨上的露珠以及美丽的落日景象……这些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森林的绿色之美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种群? 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物种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因为物种只能在分布区内适于生活的地方存活,例如一种鱼只能在分布区内的各个彼此分离的湖泊中生活,一种森林鸟类只能在一片片互不相连的森林中营巢繁殖.这样,同一个湖泊中的鱼或同一森林中的鸟,就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球上拥有6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最大原始森林王国的巴西,有着许多珍贵的林木,所以导致近年来盗运者十分猖獗,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巴西国会于2007年3月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森林的决议.2008年夏天,我们有幸和当地电视台记者一行走进巴西最危险的丛林.  相似文献   

11.
有限尺度效应对森林火灾模型自组织临界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卫国  范维澄  汪秉宏 《科学通报》2001,46(21):1841-1845
以经典森林火灾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有限尺度效应(finite-size effects)对平均火灾面积、火灾发生频率以及临界状态时的森林密度、森林形态等的影响.在森林尺度远大于森林相关长度的前提下,保持森林尺度L,点火概率f和种树概率p等参数不变,将森林等分成N×N个尺度为L/N的子块.通过将N的值从1逐渐增加、森林子块的尺度逐渐减小,模拟和分析了有限尺度效应.在森林子块尺度小于森林相关长度的条件下,发现了一类新的现象:单峰的有限尺度效应.提出“隔离性能” 的概念,用以表示火灾通过子块边界的难易程度,分析了隔离性能对有限尺度效应的抑制作用.研究“有限尺度效应”和“隔离性能”及两者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对真实森林中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和森林火灾的防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兰西 《科学之友》2007,(21):17-18
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3.
全球森林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危机,因为这些森林不断遭受人为破坏,全球植物的吸碳能力由此大大减弱.而与此同时,碳排放不断增加,气候持续变暖.针对可能引发大灾难的森林危机,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呼吁,人们应该尽力保护越来越脆弱的森林,因为现在全球的森林消亡速度惊人,每分钟消失的森林面积相当于36个足球场.  相似文献   

14.
青云 《科学之友》2005,(11):85-85
任何一次对地球的开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但同时也却可能带来生态的灾难。现在,人们能够喝到越来越便宜的咖啡,但同时却意味着咖啡种植者相同面积收入的下降,他们只好靠扩大种植面积来稳定自己的收入,而咖啡种植面积的扩大却意味着对森林和生态的破坏。森林与绿地是  相似文献   

15.
地质学家们目前已经搞清楚了300年前发生在北美的一次大地震的时间和规模.这个被称为"亡灵森林"(ghostforests)的地震遗迹--被地震摧毁的森林的残留部分,今天仍然存留在美国西海岸的某些地方.由于在北美洲没有任何关于这场地震的文字记录,"亡灵森林"也就成了当年大地震在地球上留下的惟一记号.  相似文献   

16.
江南 《科学之友》2011,(10):46-48
2009年10月,动物学家戴娜来到维多利亚州南部的海边森林.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有袋类动物--袋鼯,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是一妻多夫的典型代表,雌性在交配季节里和不同的雄性交配,而每一雄性都可能持续交配5~14 h.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群落水平上木本植物有性繁殖特征及其关联性,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大型动态监测样地内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ⅰ)该森林木本植物在繁殖性状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同时,不同繁殖特征如性系统与传粉方式、果实类型之间,以及与种子质量和生活型等生态特征之间存在关联性;(ⅱ)样地内49%的物种是两性花植物,27.5%是雌雄同株植物,23.5%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同株植物所占比例与热带森林相比偏高;(ⅲ)不同性系统的物种花期基本同步,而果期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ⅳ)和热带、亚热带森林的研究结果类似,性系统和传粉方式、果实类型、生活型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ⅴ)不同性系统之间种子质量差异显著,雌雄同株的种子质量最大,两性花的最小.另外,不同生活型的种子质量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乔木种子较灌木种子更轻.总体来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各繁殖性状之间有复杂的关联性,而且还表现出"常见种以虫媒传粉、雌雄同株的树种居多"这一温带森林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2021,66(24):3141-3153
森林垂直结构参数指的是森林冠层孔隙率、郁闭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和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 CI)等关键结构参数在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获取森林垂直结构参数是深入研究森林碳氮水循环和遥感辐射传输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LAI和CI,探讨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地面实测与遥感反演研究进展.地面测量的常用仪器有LAI-2200、数字半球相机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测量仪等,不同高度的测量可以通过破坏采样、塔基测量和移动升降机等手段来进行.地面测量方法虽然较为准确,但通常比较费时费力,不利于获取大范围信息.遥感方法主要通过经验的植被指数估算或物理模型反演来进行.激光雷达(LiDAR)作为一种主动式遥感方法,具有反演垂直结构参数的独特优势.虽然遥感方法能够进行大范围连续观测,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全球遥感产品能满足实际需求,少数区域产品也缺乏充分的质量检验.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已经在陆面过程模型、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和森林经营管理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新的地面测量和遥感反演方法,分析参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同时开展垂直结构参数的验证研究,为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在模型机理研究和森林管理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86年第三世界环境保护专家们在一起开会,提出我们居住的地球存在十大问题,如果不能采取办法解决,就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这十大问题是: 1.沙漠化日益严重。世界沙漠面积正在不断扩大,每年有两千公顷农田被沙海吞没。 2.森林遭到严重砍伐。森林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减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野生动物大量灭绝,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许多动物绝种,影响生态平衡。 4.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估计到2010年,世界人口比1986年增加一倍。 5.饮水资源越来越少,供饮用的甜水源逐渐减少,人类饮水问题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聆声 《科学之友》2002,(11):18-18
一只长鼻猴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嫩叶,大自然赋予了它们世界上最奇特的鼻子。这种珍稀的灵长类动物只生活在婆罗州(注:婆罗洲,一半属马来西亚.一半属印尼),但是森林滥伐、森林火灾和农业开发正在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