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烃类汽转化催化剂Ni/α—Al_2O_3的抗积碳性能随镍晶粒分布有显著变化。本文用X—射线小角散射法对镍晶粒分布进行了测定,用正庚烷蒸汽转化反应测定了催化剂抗积碳性能。结果表明,镍催化剂的积碳速率随大晶粒比率的增加而加快。用适量稀土氧化物(La_2O_3)将载体进行改性,能增强金属—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镍的分散度显著增加,从而可提高镍催化剂的抗结碳性能。考察了高温(987K)水热处理后不同镧含量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镍晶粒先熔结变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分散变小。与其对应,积碳速率先增大到一个峰值,然后下降。  相似文献   

2.
用浸渍法制备13种La-Ba复配改性的Ni/α-Al_2O_3催化剂样品,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法或等温还原法在热重装置上考察其还原性能,用X-射线宽化法测定了部分样品还原后的平均镍晶粒度。结果表明,用La-Ba复配对载体改性而后浸镍,其中以La-Ba共浸取得的效果最佳,与用La和Ba相继浸溃的样品相比,具有较好的还原性和较小的镍晶粒度。与先用La改性而后用Ni-Ba共浸的样品相比,(La-Ba)共浸而后浸镍的样品的还原性和镍分散度均有明显的优势。该实验结果表明,用Ba作间隔剂提高镍分散度的效果并不理想。在La-Ba共浸改性的系列样品中,随着含量的增加(La含量一定),催化剂的还原性由易到难,经过一个最低点后又由难到易,与La或Ba单独改性的样品相比,La-Ba共浸改性的样品的还原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本文从金属氧化物同载体的相互作用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小角X射线散射-分割分布函数法(SAXS-DDF)的建立,并用该方法测定了γ-Al_2O_3超细粉末和La改性的Ni/α-Al_2O_3催化剂中载体表面上活性组分Ni的粘度分布。该方法把计算散射强度的积分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相继给出平均粒度、比表面、粒度组成和直方图等特征参数。对测定方法的童复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片结果证实了Ni/α-Al_2O_3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颗粒所呈的形状和粒度分布的规律。测试结果说明,SAXS-DDF法适合于测试单相超细粉末或两相催化剂中金属活性组分颗粒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X射线粉末线条宽化法(XRD)测定低镍型甲烷化催化剂中镍的平均粒度,发现以γ—Al_2O_3为载体的浸渍型镍催化剂,随镧La含量的增加,活性物质镍晶粒的平均粒度依次变小(在一定La含量范围内),变化幅度比前人以SiO_2为载体的镍催化剂要大。La/Ni重量比在0.71附近,粒度最小,活性最高,分别以550°,650°,710℃高温处理一小时后,活性均有下降,但仍以La/Ni重量比在0.67~0.72范围内的催化剂粒度小、活性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La_2O_3改性后的Ni/α-Al_2O_3催化剂中镍晶粒度的变化,及其对抗积碳性能的影响。平均镍晶粒度采用X-射线宽化法测定,积碳速率通过在动态热重装置中正庚烷的蒸汽转化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加La_2O_3有效地提高了镍在载体上的分散度,同时也明显地改善了催化剂的抗积碳性能。La_2O_3的这些效应与其加量有明显的关系,而且存在着一个最合适的加量。在低于此加量时,镍分散度和抗积碳性能均随La_2O_3加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积碳速率随平均镍晶粒度的减少而近似直线性地下降;高于此加量时,增加La_2O_3的加量,镍分散度与抗积碳性能均无进一步的明显变化。按理论分析计算La_2O_3的量适当加量,接近而略低于La_2O_3在载体表面的最大单层分散量。当载体表面La_2O_3量高于最大单层分散量时,适当变化活性组份镍的含量,对催化剂的平均镍晶粒度和抗积碳性能均无显著的影响,但此时积碳速率和甲烷转化活性有相当一致的变化关系。从不同温度下的积碳速率的计算证明,加La_2O_3改性,能使低温下的积碳活化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小角X射线散射-分割分布函数法(SAXS-DDF)的建立,并用该方法测定了γ-Al2O3超细粉末和La改性的Ni/α-Al2O3催化剂中体表面上活性组分Ni的粘度分布。该方法把计算散射强度的积分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相继给出平均粒度、比表面、粒度组成和直方图等特征参数。对测定方法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片结果证实了Ni/α-Al2O3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颗粒所呈的形状和粒度分布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SAXS-DDF法适合于测试单相超细粉末或两相催化剂中金属活性组分颗粒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Ni/α-Al_2O_3 经高温水热处理(987K,H_2O/H_2 为7.5)后,平均镍晶粒度的变化及其对催化剂抗结碳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证明,镍晶粒随水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先是熔结长大,当水热处理足够长时间后,镍晶粒产生再分散。其积碳速率与镍晶粒大小的变化完全相适应。将La_2O_3 加入催化剂后可以显著提高镍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抗碳性能。将La_2O_3和BaO同时加入Ni/α-Al_2O_3 催化剂时,在水热处理条件下所产生的 LaAlO_3和尖晶石结构的BaAl_2O_4,能促进金属颗粒在载体表面上的铺展,并阻止晶粒的熔结长大,使镍晶粒的再分散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甲醇与甲苯侧链的烷基化反应中,K_2B_4O_7(Ⅰ)与H_3BO_3-MgO(Ⅱ)对X型沸石催化剂的改性规律。用Ⅰ对KX沸石进行改性,当每100gKX沸石含3.12×10~(-2)mol K_2B_4O_7时,甲醇的选择性较好;用Ⅱ进行改性,每100gKX沸石含0.8mol MgO及0.19mol H_3BO_3时,产品中苯乙烯的含量及苯乙烯与乙苯的产率都较高。当采用H_3BO_3-MgO-Cs X型催化剂时,甲醇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88%及27%,苯乙烯及乙苯的产率达到0.63(g/gCat·h)。同时对X型沸石催化剂失活进行了研究,认为除了结焦导致失活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使沸石的结构和性能受到破坏,亦导致失活。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Fe3+/La3+共掺杂的纳米TiO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目标,测定其在紫外光下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La3+的掺杂能有效减小TiO2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提高了TiO2纳米粉体的分散性;Fe3+/La3+共掺杂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加,在紫外光下2h后,Fe3+/La3+共掺杂TiO2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首先研究工业用Fe-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各种物相组成,接着寻找直接和催化活性有关的物相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工业用Fe-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是一种多相混合物,它含有α-FeMoO_4、β-FeMoO_4、γ-AlOOH和FeOOH等四种主要相成分.第二,β-FeMoO_4的晶粒度大小可能对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第三,在研究几种Fe-Mo-Al_2O_3催化剂样品中,随着Fe-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中铁含量增大和FeOOH含量增多,催化剂比表面增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光学全散射法测粒技术的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改进后的新方法:用多波长全散射法测量颗粒粒径分布。该方法不仅可消除全散射法测量结果有多值性的缺陷,而且可以直接获得颗粒的粒径分布,测试粒径范围也有所扩充(0.03~8μm)。文章还给出了用独立及非独立模式的两种算法,求解粒径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对聚苯乙烯标准颗粒的实测结果。计算和实测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微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棒状颗粒样品图片作图象分析,用C语言编制分析程序,得到能恰当描述该类颗粒几何形态的统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介绍了应用光子相关光谱法(PCS)确定超细颗粒粒度的基本理论,详细讨论了PCS测量中用累积法确定超细颗粒粒度的基本方法,分析了这一方法的特点和适应性。并给出了用Pearson I型分布模拟数据的考核计算和对聚苯乙烯标准粒子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电解工艺与Ni粉粒度和粒度组成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ρNi2+为3g/L时,粒度小于10.8μm的粉末可高达99.3%;电流密度为1500A/m2时,粒度为2.7~8.1μm的粉末占全部粉末的80%;随着(NH4)2SO4含量增大,Ni粉粒度变粗;电解液温度以40~50℃为佳;每次刷粉时间以20~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5.
热传导的尺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经典输运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薄样品热传导的性质,给出了薄样品的热导率公式,比较了样品不同方向上的热导率的大小,进一步研究了样品表面的粗程度对热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为新型轻便型灰浆搅拌机配套的回归式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的减速器尺寸有明显的减小.文章还给出了几个主要设计变量与整体尺寸关系的分析,可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散型松香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造纸工业目前广泛使用的分散型松香胶,其分散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对常压下制备分散型松香胶过程中的乳化剂选择、用量、乳化和转相温度、助剂等进行了试验,从而找出合适的乳化条件。在常压下制得了在分散性能和稳定性上均较为理想的分散型松香胶。松香分子具有特殊的环状结构,单一的乳化剂不能同时满足其结构和乳化所需HLB的需求,必须在加热和剧烈搅拌下使用复配乳化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ALPINE粒度分级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较详细地描述利用这种仪器制备特定粒径粉尘样品的方法,以满足空气污染控制和两相流等方面科研的要求,对于在中国推广应用标准粉尘来评价各种除尘装置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浓度分别为3.0、6.0、9.0、12.0和15.0×106 cells/ml的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在温度为25±1℃下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群体累积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其种群增长率、体长和卵体积均有极显著影响;种群增长率、体长和卵体积皆随食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种群增长率(Y,d-1)与食物浓度(X,×106 cells/ml)间的关系为Y=0.1768+0.0565X;体长(L,μm )与食物浓度(X,×106 cells/ml)间的回归方程为L=138.1577+4.8279X;卵体积(Ve,×103 μm3)与食物浓度(X,×106 cells/ml)间的关系可描述为Ve=375.8776+19.9560X.此外卵体积(Ve,×103 μm3)与体长(L,μm )间呈显著正相关,两者间的关系符合方程Ve=29.3382+2.8971L.  相似文献   

20.
如何快速准确地测量微米及亚微米级颗粒的尺寸分布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在对应用光全散射理论测量颗粒尺寸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行了实验研究。本文给出了作者应用该方法测量聚苯乙烯标准颗粒和二氧化钛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用光全散射法测量颗粒尺寸分布的两种算法是正确的,从0.17~9.85μm共6种标准颗粒的测量结果均与其名义尺寸吻合得很好。实验结果还表明,测量时Ⅰ/Ⅰ_0值控制在0.4~0.9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