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一种以Epidemic Routing为基础、采用两跳邻居信息交换方式的机会网络低时延路由算法———LDREN,在分组索引的交换过程中交换两跳邻居信息从而增强对本地拓扑的掌握,并优先发送位于最后两跳的数据分组;同时在节点相遇感知过程中借助ECHO消息从节点缓存中删除已到达目的节点的分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经典的Epidemic路由算法及其改进算法ARER相比,LDREN在分组端到端时延、分组传送成功率、存储空间占用等方面的性能得到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用于减少网络响应时间的最短作业优先分组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最短作业优先的分组调度算法,用于减少交互式网络应用的平均响应时间.新的分组调度算法将最短作业优先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分组交换网络中.分析与模拟显示,该算法明显地减少了网络上信息检索的平均响应时间,算法对交互式WWW应用的执行效率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主动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主动节点都可以用于放置缓存及其智能性等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自适应网络缓存机制.即在自动构建层次拓扑的基础上,采用了缓存摘要技术进行通信协作,通过集中式管理缓存摘要的方法来减少协作通信量;并依照缓存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进行缓存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平衡.最后,使用trace—driven模拟方法,以Network Simulator仿真器作为模拟工具,模拟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系统与层式结构系统相比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4.
谢莉 《甘肃科技》2013,29(3):27-28
网络通讯技术经历了无数次重要演进: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软交换;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从窄带通信到宽带通信。目前,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电信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首先,以数据业务为核心的新型电信业务层出不穷,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其次,语音压缩技术的成熟,使得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语音业务成为现实;第三,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络日益成熟,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使得分组交换网络可以承载多种媒体信息的传送。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降低了分组交换网络的传输和交换成本。因此,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已经成为电信业务发展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个无尺度元胞自动机模型,更为真实地模拟网络中数据包传输过程,得到单个节点在不同时刻和所有节点在一定时刻的缓存占用大小,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方法,研究了网络节点缓存占用的混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单个节点占用的缓存大小表现出混沌性,而所有节点构成的系统占用的缓存大小在整体上趋于稳定,反映出网络数据包传输系统具有突现的复杂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城域波分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有城域传输网络的特点,并说明其局限性,介绍城域粗波分复用(Metro—CWDM)和密集波分复用系统(Metro—DWDM)的最新发展状况,比较波分系统网络与现有传输网络(MSTP)的各种特性.提出在城域网建设方面,采取由现有传输网络过渡到粗波分复用网络。最后再升级到密集波分复用网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接入带宽IP新业务越来越高的容量要求,传输网试图提供一种可重置的光层来获得WDM信道的快速动态分配。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分组交换系统。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统计分配,使带宽充分得到利用。交换节点是分组交换系统的核心部件。交换节点的结构流量性能直接影响交换系统性能。针对光分组交换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换节点结构,通过计算机仿真说明。采用这种节点结构比采用其他节点结构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其流量性能得到了改善。降低了丢包率和平均迟延。  相似文献   

8.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性网络,其中的任何一个主动节点都可以用于放置缓存。基于主动网络,通过使用ILP算法,解决了在哪个节点中进行缓存为最佳的问题,从而使整个网络缓存系统的花费较小、效率较高。并使用ANTS对这个算法进行了模拟实现。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网络缓存策略所存在的缓存负载分布不均衡、缓存冗余大、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区域的内容中心网络缓存策略.该策略利用协作区域中的节点来辅助中心节点进行分组缓存,以实现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与LCE策略和Betw策略相比,该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缓存命中率和资源利用率,并改善负载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内容中心网络(CCN)中存在的缓存问题,在内容中心网络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融合架构下,充分利用控制层全局感知和集中控制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下的CCN缓存决策方法。考虑了中介中心度、内容流行度、节点边缘度和缓存节点存储容量的有限性,引入了控制节点和通信节点的概念,通过控制器缓存决策,使得请求内容在不同的节点进行合理缓存。同时,根据控制节点距离缓存节点和服务器的跳数,找到返回用户请求的最短路径,采用ndnSIM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ALWAYS,LCD两种传统缓存决策策略,该方案可以明显提高缓存命中率,降低路径延展率和缓存替换数,达到了提高CCN缓存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内容中心网络及未来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IP骨干网络流量控制系统分析及方案部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运营商对IP骨干网链路进行流量控制的需求出发,对深度包检测DPI和深度/动态流检测DFI两类主流IP骨干网流量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从技术原理、部署方式、方案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不同解决方案的阶段性部署建议,为骨干运营商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流量控制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光突发交换是面向下一代因特网的光交换模式,是光电路交换(OCS)和光分组交换(OPS)的有效折衷方案,避免了各自的缺点。在OBS中,使用的带宽粒度介于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之间,比光电路交换灵活,比光分组交换易于实现,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光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在光突发交换中起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性能。给出了路由机理和路由计算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在linux操作系统下,提出并研究了基于Linux的可加载内核模块的网络测量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整体框架,并且通过对网络业务流的测试,证明用此方法可以真实有效的测量网络业务流,提高网络流量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4.
IP流量统计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网络流量的几种统计方法 ,并对这几种方案进行比较 ,最后介绍了一种基于流量监控工作站来实现流量统计的方法 ,其中着重讲述了流量数据采集的方法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Iibpcap和BPF的数据包捕获层次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网络流量呈现自相似性,自相似会导致数据分组延迟增大,丢包率增加,网络性能恶化。着重论述了在OBS固定时间汇聚算法下,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长度对业务流自相似影响的问题。突发数据分组的汇聚算法是光突发交换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固定时间汇聚(FAP)算法可以平滑流量、降低流量自相似性。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其自身长度对固定汇聚(FAP)算法的流量整形有一定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最佳汇聚时间门限,能极大地降低业务流自相似程度,且最佳汇聚时间门限与IP分组长度均值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网络流量呈现自相似性,自相似会导致数据分组延迟增大,丢包率增加,网络性能 恶化。着重论述了在OBS固定时间汇聚算法下,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长度对业务流自相似影响的 问题。突发数据分组的汇聚算法是光突发交换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固定时间汇聚(FAP)算法可以平滑流量、降 低流量自相似性。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其自身长度对固定汇聚(FAP)算法的流量整形有一定影 响。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最佳汇聚时间门限,能极大地降低业务流自相似程度,且最佳汇聚时间门限与IP分组长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基于T-MPLS的下一代分组传送技术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传送体制.介绍了T-MPLS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从网络的互联互通角度分析了基于分组交换的T-MPLS网络与传统SDH网络的不同,提出了T-MPLS网络的互联互通结构,并对如何开展T-MPLS互联互通的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是ATM交换与Internet路由/转发技术相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模式。MPLS技术半网络层分组的网络层转发和链路层交换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中继系统的分组转发能力,而且可以对提高网络路由系统的可扩展性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MPLS的网络模型,标记分配、路由技术以及ATM骨干网上采用MPLS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基于T-MPLS的下一代分组传送技术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传送体制。介绍了T- MPLS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从网络的互联互通角度分析了基于分组交换的T-MPLS网络与传统SDH网络的不同,提出了T-MPLS网络的互联互通结构,并对如何开展T-MPLS互联互通的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相似业务量下网络的排队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研究通信网的网络性能、流量控制和资源配置时,业务源模型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数据网络中的业务量呈自相似特征,传统的能够精确描述电话网络的马尔可夫模型不再适用。业务量的自相似特征显著影响网络的流量控制与排队分析,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采用G/M/1排队模型对分组长度可变的网络的排队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其中自相似业务量是通过叠加大量独立的到达间隔为Pareto重尾分布的ON/OFF源来生成的。仿真结果表明,自相似业务量导致网络的排队性能劣化,这与有关文献对ATM交换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