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利用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方法,围绕各国依托航天器平台开展的太阳系探测任务,对任务的科研产出开展文献计量分析,描绘国际太阳系探测研究的发展全貌,重点分析太阳系探测任务的发展趋势及其科研产出态势,为中国未来开展太阳系探测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自古以来,人们只能凭裸眼观察来了解天体现象;16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开启了望远镜观测时代.观测波段逐渐覆盖了γ射线、X射线乃至可见光、红外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波谱,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也得以逐渐深化.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从探测月球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人类的空问探测,由近至远,由易到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对太阳系各层次天体和太阳系空间的253次探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太阳系边界3种定义(即以行星轨道为界、日球层顶为界和太阳引力范围为界)的内涵,阐述了行星际空间和星际空间的区别,探讨了太阳系边际探测的科学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其中包括4个探测任务,即无人区探索、日球层全貌、大行星掠影及太阳系考古。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讨论会将于2011年10月9—11日在西安召开。征文范围:正在进行和建议的空间探测计划介绍,空间探测专项技术发展综述;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探测;空间电场、磁场、电磁波、粒子探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11,(11):56-71
我们居住的太阳系,不仅有太阳和行星,还有行星所携带的卫星,以及冥王星等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他重要成员。日本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经过大约7年的太空之旅,采集到了小行星的物质样品并返回地球。这项探测任务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探测小行星有可能找到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线索。本文专门介绍通常被太阳和行星这样的主角掩盖了其重要性的、作为太阳系次要角色的卫星和小行星。  相似文献   

6.
《科学世界》2014,(1):17
##正##中微子是构成宇宙物质的基本粒子,共有三种,与宇宙中所有的基本过程都有关系,因此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目前探测到的绝大部分的中微子来自太阳,另外,地球大气层里以及核反应堆附近也可以探测到一些中微子。来自太阳系以外的茫茫宇宙中的中微子比较罕见。目前,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报告了28个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宇宙中的高能中微子,此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22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飞向土星     
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场,卡西尼号探测飞船在浓烟和烈焰中吼叫着腾空而起,踏上了飞向土星的漫长旅程。土星是太阳系的第六颗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一颗行星,然而它实在太遥远了,要想得到这次任重而道远的土星探测任务的结果,那将是7年以后的事了。 卡西尼号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体积和重量与一辆30个座位的公共汽车一样,总价值30亿美元。在卡西尼号抵达土星之前有很长的  相似文献   

8.
飞出太阳系?     
正李雄耀王世杰研究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参与我国嫦娥工程和深空探测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飞出太阳系,奔向更遥远的外太空,是自1977年"旅行者1号"出发以来,人类未曾停止过的梦想。那么,太阳系到底有多大?人类如何才能走出太阳系?"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在土星及木星"小歇"之后,它静静地滑入太阳系的边缘处。此后,它沿着离开太阳系的轨迹,朝着茫茫的星际空间,一路飞奔而去,  相似文献   

9.
在“火星快车”顺利到达火星轨道并取得探测火星的圆满成功之后,欧洲航天局将探测太阳系行星的下一个目标瞄准了金星。“金星快车”将主要执行详细研究金星大气与烟云的任务,绘制金星表面气温的全球地图。  相似文献   

10.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3位天文学家--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以表彰他们在宇宙演化理论和太阳系外行星(系外行星)发现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本文评述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的成果,简述系外行星研究的最新进展,展示系外行星的多样性及其对经典太阳系形成模型的挑战,探讨系外宜居行星的条件,并展望系外生命探测。  相似文献   

11.
张邦维 《大自然》2011,(5):70-73
在太阳系中,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从占至今,人类对它的探测超过了对所有其他行星的观测和研究,真可谓前仆后继、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12.
 《起源、世界和生命:2023—2032年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是美国科学院发布的第3份用于指导太阳系探索未来10年发展的战略规划文件(简称2023规划报告),涵盖科学探测任务、基础前沿研究和先进探测技术等,内容丰富前瞻,引起各界关注。该报告还首次包括了行星防御内容,新增了对空间科学人文和社会价值的阐述。本文解读了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指出它聚焦行星起源、太阳系天体(不含太阳)的结构和演化、生命和宜居性3大科学主题,建议美国新实施大中小型系列空间科学任务、继续推进既往2013规划报告推荐的在研任务,并力争在探寻太阳系地外生命前沿与交叉科学领先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开始仰望星空之前,沧海桑田,星空就是那个星空。但当人类有能力把探索的触角伸出地球后,寂静的星空开始变得喧闹起来。最近数十年,人类除了发射各类空间望远镜窥探宇宙深处之外,还不断发射各类探测器,对太阳系内的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其他天体开展探测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使我们对太阳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逐步为我们揭开了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之谜。  相似文献   

14.
太阳系尘埃动力学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向,对理解太阳系起源、演化以及指导航天探测任务都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几十年来太阳系尘埃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关于尘埃的质量产率和撞击-喷射这一尘埃起源方式,介绍了前人基于地面实验结果而建立的模型,以及基于就位探测和实验得到的初始质量分布。同时,回顾了关于尘埃所受主要摄动力的建模方面的工作,以及经常用到的一些辅助分析方法。此外,尘埃的充电和溅射都会影响其动力学行为,也介绍了相关的建模和实验研究。最后,总结了尘埃族群具有代表性的形成/迁移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尘埃族群分布构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深空探测指人类航天器离开近地轨道、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对地球以外天体(月球及以远天体)或空间环境开展的科学探测。2018年,国际深空探测叠彩纷呈: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将开展巡视勘察;美国“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向太阳系空间进发,朝向日心方向,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合作研制的BeipiColombo探测器正飞向水星、美国“帕克号”探测器开启“史诗级”旅行去“触摸太阳”,远离日心方向,“新视野号”成功飞掠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天涯海角”、“旅行者2号”突破日球层顶;美国“奥西里斯-REx”和日本“隼鸟2号”顺利抵达各自目标小行星执行采样任务。2018年,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火星发现有机分子、太阳系边际再抵近等发现或突破对于探寻生命起源、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拓展人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卢森堡大公国经济部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一致同意,在卢森堡设立深空探测研究实验室,围绕太阳系资源探索和利用,开展深空探测任务协同设计和新技术研究等工作。合作备忘录还对实验室设立、运行、合作与知识产权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界定,为推动双方继续开展实质性合作,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聚焦空间资源探测和利用的境外先进科研机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8,(3)
经过多次推迟后,举世瞩目的美国"卡西尼"土星探测器终于在1997年10月15日升空了。土星是太阳系中极富神秘色彩的行星。其腰部缠绕着绚丽多彩的光环,本身保留着大量的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物质,同时还有不少天然卫星围绕它运行,专家们一致认为,研究土星及其卫星,有助于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对认识地球大气层也很重要。所以,人类一直盼望撩开美丽土星的全部面纱。航天时代的到来,为行星探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用探测器可以走近任何一个行星进行明察暗访。  相似文献   

18.
《少儿科技》2012,(1):8-8
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本质是什么?回答这些终极问题,是开创了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新纪元的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使命。不久前,美国天文学家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  相似文献   

19.
美国行星探测器"伽俐略"号经过长达6年的漫长飞行。于1995年12月抵达木星附近,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12月7日,重达339公斤的木星大气探测器进入木星大气,首次实现了人类对外太阳系(以小行星带为界,以内称内太阳系,以外称外太阳系)的大行星的实地大气测量,而探测器本体——轨道飞行器将对木星与它的众多卫星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做长达23个月的近距离考察。这将是进入21世纪之前,人类最重要的行星际探测  相似文献   

20.
美国启动“新地平线”计划,12年后抵冥王星随着1.1亿美元的首笔款项到位,美国尘封了近13年的“新地平线”计划开始启动。据中国航天报消息,冥王星探测器将于2004年出发。2015年飞抵冥王星,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和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珀带天体。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唯一没被探测器光顾的一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