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产赤子爱胜蚓 ( Eiseniafoelide)与已被证实有确切溶栓药效的参环毛蚓 ( Pheretima aspergillum )为同科动物 ,但其溶栓作用未见报道 .本文对参环毛蚓、鲜赤子爱胜蚓及鲜赤子爱胜蚓的不同部位溶栓作用进行了比较 ,证实地产鲜赤子爱胜蚓的溶栓作用优于参环毛蚓 ,并筛选出地产鲜赤子爱胜蚓最佳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2.
地产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lide)与已被证实有确切溶栓药效的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为同科动物,但其溶栓作用未见报道.本文对参环毛蚓、鲜赤子爱胜蚓及鲜赤子爱胜蚓的不同部位溶栓作用进行了比较,证实地产鲜赤子爱胜蚓的溶栓作用优于参环毛蚓,并筛选出地产鲜赤子爱胜蚓最佳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3.
地产赤子爱胜蚓与已被证实有确切溶栓药效的参环毛蚓为同科动物,但其溶栓作用未见报道。本文对参环毛蚓、鲜赤子爱胜蚓及鲜赤子爱胜蚓的不同部位溶栓作用进行了比较,证实地产鲜赤子受胜蚓的溶栓作用优于参环毛蚓,并筛选出地产鲜赤子爱胜蚓最佳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植物性杀虫剂鱼藤酮、藜芦碱对蚯蚓的影响选择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揭示鱼藤酮、藜芦碱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急性染毒试验鱼藤酮对蚯蚓24h、48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3.96mg/L、5.991mg/L,藜芦碱对蚯蚓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0.67mg/L、20.33 mg/L。说明藜芦碱、鱼藤酮对蚯蚓有致死效应,鱼藤酮的毒性强于藜芦碱;蚯蚓体重的增长受到了药物浓度的影响,有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随时间的延长对蚯蚓体重的抑制效应减弱;在药物胁迫下,SOD与POD活性变化随质量浓度增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蚯蚓体内SOD、POD响应不同,POD对药物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潘林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72-75,85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Pb2+和Cu2+对水螅急性毒性作用(LC50),并且测定了经Pb2+和Cu2+胁迫后水螅体内SOD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顺序为Cu2+Pb2+.Cu2+和Pb2+对水螅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0.33,0.28,0.24,0.22mg/L和2.17,2.05,1.58,1.04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mg/L和0.104mg/L.通过0.6,0.7mg/L的Pb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急剧下降,变化显著(P0.05);0.7,1.5,2.0mg/L的高质量浓度溶液对水螅SOD活性基本上没有变化.通过0.15,0.20,0.25,0.30,0.35mg/L的Cu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诱导作用,水螅的SOD活性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在质量浓度为0.30~0.35mg/L的范围内,SOD活性急剧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蚯蚓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帽儿山林区蚯蚓种类较丰富,有2科6属8种,正蚓科的赤子爱胜蚓、粉正蚓及微小双胸蚓为优势种,从年龄结构上看,该地区蚯蚓种群属增长型,成蚓少于幼蚓,对林型系列研究表明白桦林的蚯蚓数量最少,对生态系列蚯蚓研究表明,蚯蚓生物量和个体密度随着地形坡位的升高而增大,热量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蚯蚓种群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甲基绿溶液对水丝蚓急性毒性(LC50),测定了经甲基绿胁迫后水丝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表明:(1)甲基绿对水丝蚓24、48、72 h LC50分别为37.6、31.6、29.3 mg/L.(2)24 h实验,28、32、35 mg/L甲基绿溶液对水丝蚓SOD起诱导作用,与对照组比较,32、35 mg/L SOD活性升高,变化显著(P<0.05);40、45、50 mg/L高浓度试液对水丝蚓SOD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45、50 mg/L动物SOD活性降低,变化显著(P<0.05);(3)48 h实验,28、32、35 mg/L甲基绿溶液对水丝蚓SOD起诱导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SOD活性升高,变化显著(P<0.05);40、45、50 mg/L高浓度试液对动物SOD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降低,变化显著(P<0.05);(4)72 h实验,水丝蚓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8 mg/L药剂对动物SOD活性与24 h相比有所升高.作为核染色剂的甲基绿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水丝蚓造成胁迫,影响动物正常行为及生理现象以至危害生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体中Cu(Ⅱ)对大型溞的急性毒理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在三种条件下(自然光,强光照,振荡),将大型溞暴露于Cu(Ⅱ)的9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到24h和48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将成熟的大型溞暴露于4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暴露试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后,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u(Ⅱ)的毒性增强(24 h-LC50为248.9μg·L-1,48 h-LC50为134.6μg·L-1);强光照组和振荡组的48 h-LC50低于自然光组;SOD酶活性在Cu(Ⅱ)低浓度时高于对照组,高浓度时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除160μg·L-1外);POD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Cu(Ⅱ)浓度为240μg·L-1时达到峰值,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各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Cu(Ⅱ)浓度为80μg·L-1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高于对照组,其他处理组均低于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同SOD.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和强光照会影响Cu(Ⅱ)对大型溞的毒性,SOD、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可溶性总糖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赤子受胜蚓的纤溶酶活性,酶溶解纤维蛋白板的溶圈面积为35.0±4.2mm~2。纤溶酶在温度50℃以下,pH值4.0-10.0的范围内酶活性比较稳定。其最适温度为57°-59℃,最适pH值为8.0。也就是说纤溶酶在偏碱的条件下,活性最强。因此,纤溶酶制剂宜采用肠溶衣饭后半小时服用为佳。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胁迫对泥鳅肝胰脏ATPase和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重金属离子(Cd、Pb、Zn)在不同暴露时间(1、2、4、7、14、21、28、35 d)、不同暴露浓度(0.05、0.5、5.0 mg/L)下对泥鳅肝胰脏ATPase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组中ATPase和SOD活性分别为0.300~1.820和0.206~2.477;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低浓度处理组(Cd0.05和Zn0.5对ATPase;Cd0.05组对SOD活性在1 d时)对它们的活性有极显著诱导作用(P〈0.01),高浓度处理组(Cd5.0、Pb0.5和Pb5.0组对ATPase;Pb5.0、Zn0.5和Zn5.0对SOD活性在1 d时)则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P〈0.05);混合重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十分复杂,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但均表现为毒性增强作用,对ATPase和SOD活性的诱导作用减弱,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紫外线辐射对水螅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波长为365 nm的4 W紫外线灯照射水螅,50 min时水螅全部死亡,LD50=26 min.紫外线灯照射对水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影响显著.在水螅恢复的过程中三种酶活性开始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SOD 16 h后、POD和CAT 24 h后酶活力分别逐渐下降.说明水螅在抗紫外线的修复过程中保护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碱性环境对苜蓿愈伤组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条件对苜蓿愈伤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麦(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PAL和SOD活性均下降,pH值小于9.0,CAT活性随pH值升高而升高,pH值大于9.0,则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低温对薯蓣褐变相关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温对薯蓣储藏期间含水量,褐变度,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储藏下的薯蓣褐变度和PP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PPO活性与褐变度呈正相关(r=0.891)。和室温储藏相比,冷藏下的薯蓣褐变度,PPO活性和MDA含量较低,而SOD活性较高,说明低温有利于薯蓣的储藏。  相似文献   

14.
情绪的表露对大鼠胃粘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冷冻加束缚大鼠,观察情绪的表露对应激性胃粘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情绪的表露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能较显著地抑制应激引起的胃粘膜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正常应激时大鼠胃粘膜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未见明显变化。情绪表露处理的大鼠可使应激时胃粘膜内GSH-Px活性降低恢复到正常水平,但SOD活性未见明显影响。上述  相似文献   

15.
对齐齐哈尔北满特种钢厂SO2 污染区的家榆、糖槭、中东杨和旱柳 4种绿化树木叶片的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和可溶性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钢厂SO2 污染区中树木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SOD和POD活性和外渗液电导率显著高于对照 .SOD活性增长率与叶绿素含量下降呈显著负相关 .不同树种间对SO2 污染的抗性差异显著 ,旱柳抗性最强 ,中东杨其次 ,家榆和糖槭抗性较弱 .同时 ,电解质外渗率、SOD和POD活性的大小受树种与处理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在对照、污染 2种环境中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污染区中树木叶绿素同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以维生素D3不同浓度0 IU/L、5000 IU/L、10000 IU/L、15000 IU/L、20000 IU/L浸浴菲律宾蛤仔96h,观测维生素D3对菲律宾蛤仔内脏团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维生素D3浸浴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的CAT、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比较同一时间段10000 IU/L组CAT、SOD活性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而在试验过程中GSH-Px活性随时间延长有一直升高的趋势,但比较同一时间段15000 IU/L组活性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本研究表明利用维生素D3微粒悬浮于水层中被蛤仔滤食,可一定程度提高菲律宾蛤仔抗氧化活性,其剂量以10000 IU/L到15000 IU/L范围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