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从第一艘"神舟"飞船飞上太空到天宫一号在浩瀚的宇宙中安家,12年的时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向建造空间站这一多年前确定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又将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9,(5):6-6
美国航天基金会日前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08,(20):14-15
9月28日晚,神七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出舱后挥手致意。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跨越,标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能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     
《华东科技》2013,(7):8-9
"神十"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通过手控操作再次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之际,多国航天专家和宇航员对中国此次太空任务的关注热度持续升温,与中国开展、加强航天合作的呼声此起彼伏。深远意义点评不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指出,  相似文献   

6.
文怡 《今日科技》2012,(6):34-41
2012年6月24日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载人深潜双双实现新突破。6月24日12时55分,神舟九号三位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3个多小时前,即6月24日上午9时15分,在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成功下潜到7020米的深度,标志着载人潜水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程总体室主任王忠贵向记者揭示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在未来几年内的“三步走”计划“:神舟七号”预定于2008年发射,仍然采取一船多人的形式,它肩负的使命是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1年之间“,神舟八号”飞船将带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升空,在太空中完成交会对接;而发展航天技术的第三步计划,便是建立我国的空间站。王忠贵说,目前我国航天技术的开发也正向国际接轨,这样将会使中国在国际间开展合作时更为便利。摘自解放网—新闻晨报“神七”预定2008年发射——我国航天宏伟计划  相似文献   

8.
再向太空行     
<正>太空又迎来中国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温柔拥抱,使得以实现载人飞行、空间交会对接为目标的这次行动离最终的成功,又近了一步,也让中国向最终实现建立独立自主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始于1992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迈步之初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从1999年  相似文献   

9.
奇云 《科技潮》2011,(10):60-63
近年来,中国航天大戏不断上演,从"嫦娥奔月"到航天员太空漫步,载人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大跨越。2011年9月29日,随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冲天而起,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顺利地送入太空轨道,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正>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更是令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有人可能会认为,对载人航天工程的  相似文献   

11.
《少儿科技》2012,(8):8-8
三名航天员,三个“第一” 这次“神九”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三名航天员都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刘洋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景海鹏是第一位两进太空的航天员,刘旺是第一位真正操控飞船的人。  相似文献   

12.
方晨 《科学世界》2012,(7):4-11
神舟九号即将踏上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的旅程。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神舟飞船要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克服各种干扰,准确无误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姿态和轨道控制动作。那么,飞船的控制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是如何在特殊的太空环境中,保证飞船准确可靠地完成复杂的飞行和对接任务的呢?  相似文献   

13.
文怡 《今日科技》2012,(6):33-41
2012年6月24日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载人深潜双双实现新突破。 6月24日12时55分,神舟九号三位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王渝生 《科学世界》2011,(12):82-83
2011年11月3日,我国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成功升天并实现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工程第二步战略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正不久前,我国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带着"太空快递",成功与在轨的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太空快递"里有什么?有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实现空间站建设的先决条件,其执行过程非常复杂,对精准度要求高,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此次交会对接采用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货运飞船发射后,地面人员不参与整个交会对接过程,飞船通过航天器自身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圆满完成。至此,在短短的12年时间里,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全自主地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全部三大基本技术,即载人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航天员安全返回技术、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以及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10,(4):28-28
在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神七的任务列表中,航天员太空行走最为惹眼. 根据国外航天技术的经验,太空行走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是建设空间站的两大基础技术.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可能建设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9.
白羽 《今日科技》2012,(6):42-45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句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的诗句正在科技发展的进步下一步步的成为现实。天宫神九完成"太空之吻"之际,"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7020米的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相隔不到4个小时的两项壮举,备受瞩目,令国人振奋,世界惊叹。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双双成功,彰显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力量,这将有力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拓展任务期间飞控工作计划,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空间实验室项目办公室牵头,日前组织多个分系统,完成了拓展任务阶段第二次平台设备的在轨巡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