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凝练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规划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承担了内核驱动的作用。中国梦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成为一体,将这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分别与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找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契合点,让高职生真切感受并积极参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逐梦之旅中受教育、长才干,成为祖国栋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将中国梦主题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年的岁月,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角已经响誉祖国的大江南北。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越来越近,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倍加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4.
周鑫宇 《世界知识》2014,(23):75-75
<正>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要实现"亚太梦",引发世界关注。很多人认为"亚太梦"是"中国梦"的延伸与升华。但更准确地说,亚太梦和中国梦互为前提,融成一体。亚太地区繁荣与和平的未来,自然包括中国实现发展和复兴;而中国复兴的梦想之中,同样包括要以中国之智与力,推动亚太地区的富与强。不能对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复兴。因此,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都明确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思路和关键所在,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现中国梦就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这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就要求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价值归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基础。新时期,须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科技创新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实现复兴中国梦的重中之重——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我们始终是一个满怀梦想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给予我们无限的梦想和无穷的能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而先进思想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和圆梦航标。作为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二者互相托举、唇齿相依。青春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将梦想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统一起来,才能无愧青春、无愧梦想,才能让中国梦在青春志中闪亮绽放。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梦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以后,其便成为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中国梦不仅为国家发展指引了方向,也会教育领域工作的开展明确了目标。中国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更是未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梦思想内容的融入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该文将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体现"中国梦"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目前发展的最根本方向,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各界人士充分学习和掌握了会议精神,并且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计。  相似文献   

11.
李培铭 《科技资讯》2014,(10):243-244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中国梦”的提出,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的实践行动,积极探索运用“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1月17日,第一次以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形成与演进为主题的展览———"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本文回顾了学术团队在展览结构设计、脚本撰写、展品选取等方面的探索过程,阐述了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人说史""以图说史""以物说史"的理念,并且总结和检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将中国现代科技史研究成果与公众文化传播相融合的心得。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工作方案》,计划从2014年起用2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根据整体安排,2015年将继续在13个省(市)区15个城市巡展,路线及时间为:巡展线路1:石家庄(4.8—4.21),太原(4.29—5.12),呼和浩特(5.22—6.4),银川(6.16—6.29),固原(7.7—7.20),石河子(8.4—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泉。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指出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分析了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探讨了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境下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不仅积淀了深厚的道德底蕴,呈现出社会主义道德特质,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以实现中国梦为价值追求,彰显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显然,志愿精神已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金秋十月在北京隆重召开京隆重召开。这是一次肩负重大使命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举旗定向报告举旗定向、引领复兴、兴党强国,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深刻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发奋学习、不懈奋斗,便成为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应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中国梦"教育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时,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和四项任务,即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在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就包含了"海洋强国梦"。2013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由中国海洋石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4,(7):8-8
正中国人的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交织,吸引力未来可超越"美国梦"。报告指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虽短,但在中国已经妇孺皆知,调查显示,有92%的受访中国民众知道"中国梦",其中八成是从网上获悉。相比之下,只有81%的受访美国人听说过"美国梦",而听说过"英国梦"的英国人只占10%。报告认为,三国的民众都最希望在个人层面获得健康、幸福和良好的家庭生活条件。报告认为,中国民众对"中国梦"的吸引力更加自信。受访中国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理想国度",但这种看法仅限于当前,有42%的中国民众认为,再过10年,中国将会成为"理想国度"。对于梦想的实现途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将个人努力排在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