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学通报》2011,56(27):2352-2352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 全国2/3 以上的地方为地震区, 20 世纪中国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全世界死亡人数总和的50%. 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腾飞,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 全世界300 m 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 近40%位于我国(含香港、台湾地区). 作为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 内部人员众多、造价高昂, 其抗震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可靠保障. 超高层建筑抗震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 其中运用先进的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准确预测超高层建筑在地震下可能的倒塌模式和薄弱部位, 是保障和提高超高层建筑抗震安全的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郑燕 《世界科学》1997,(10):28-30
将旧的建筑群改造得符合现代抗震设计标准是一项令人怯步而且费用昂贵的工程。但是神户地震导致的损失告诉我们,无所行动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神户的行政官员、建筑工程师和150万居民正从1995年1月17日袭击自己城市的那场地震的灾难性后果中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10年重新发展规划,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开始把神户改造成日本首座重新设计的21世纪城市,因而在抗震方面可能是最安全的城市。该规划的重点是"灾害防护居住区":宽阔的街道起着隔火带的作用,两条主要通道--公路和铁路--横穿城市。规划中有一个神户新机场,增…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边缘.西部地区又被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贯穿。在这世界上最大的两条地震带的影响下,我国成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自古至今,不断有破坏力很强的大地震发生。我们祖先对历次特大地震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里氏8.9级以上强烈海底地震,其威力相当于300颗原子弹同时爆炸,随之而引发的特大海啸,使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的沿海地区遭到海水无情的洗劫,至少已造成15万多人死亡,被新闻媒体称为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海啸。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像一座座山峰压向沿海,扫荡着沿海的生命与财产,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是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啸的成因、生成前的征兆与破坏力,掌握海啸袭来时的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15,(1):65-67
中国民居建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山西古建筑后写道:"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晋商的宅院见证了晋商500年的兴衰史。而今,晋商巨大的财富和荣耀已随历史远去,晋商大院却在历经风雨洗礼后风韵犹存。  相似文献   

6.
羌族这种垒石为室的建筑历经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其类型集中、成片的大规模古建筑体系,在国内各民族建筑中都不多见.从一定程度上讲,羌族建筑不仅是西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建筑之源,而且是中华建筑目前尚保存完好的源头遗迹.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成为主流之前,几乎所有的政府建筑都在追求对权力的表达,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建筑总是盛气凌人,并不欢迎大家靠近,甚至希望慑于其威势而自动屈膝.这样的例子在中外都有.仍然回到忠县黄金镇,这座办公楼在这方面走到了极端,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天安门还气派,因为它把建筑逐排升起,中间是大台阶,最高处是城楼式建筑,整个平面像汉字"主",这样的气势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大台阶是个符号,把建筑的主人(或使用者)同旁观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与地震共存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短短80秒内,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将一座座城镇变为废墟,让无数家人阴阳两隔. 就人类而言,地震是灾难,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它在短短数十秒甚至数秒内突然降临,使人们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它所造成的破坏要花许多时间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日本"3.11"大地震后,有仙台民众建议政府选择一处遭受海啸冲击惨烈的建筑作为对此次地震海啸的永久纪念,警醒后人。消息公布后,世人慨叹:日本民族的素质非同一般,在超级天灾面前,想到的不是怎样尽快重建家园,而是如何保留这段沉重的历史。其实,我们中国也一样不乏深谋远虑之士,他不仅保存今天的地震遗物,连历史上所有能找到的与地震相关的东西都在他的收藏之列,人称他是——执著的地震收藏者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摩天楼在地震时会倒塌。因此一些大学正就关于如何减缓地震扭转效应的新建议进行研究。这些建议包括:用缆索缚住建筑物的一侧,从而使之能在压力中相对拉紧;或者使空气迸裂,就象喷气发动机那样,以沿着建筑物的侧壁施加一个力同地震破坏力相抵销。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15,(3):29
<正>琉璃瓦,也作瑠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瓦作建材,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琉璃瓦在唐朝已普遍用于屋顶,杜甫《越王楼歌》云:"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到明清两代,琉璃瓦成为宫殿、王府、祭祀建筑和庙宇等屋顶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是中国古代建筑不可不提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2.
竹子在经专家们多年研究后又发现了它的另一种实用功能。在德国,13个以竹子为主支撑的展亭让市民们惊奇不已。一场主题为"竹子——未来建筑"的研讨会,就在用竹子搭建的会议亭里举行。德国建筑造型师马尔库斯认为,竹子作为环保材料,将在未来建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城市市容环境美化的重要方面。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正以其五彩缤纷的形式,标新立异的风格和前所未“用”的材料,在建筑舞台上演绎出千姿百态的模式,表明建筑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现代建筑虽脱胎于传统的建筑手法,但由于需要体现当代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因而  相似文献   

14.
一个建筑是否抗震更多地取决于其结构设计,因此从理论上讲,各种建筑结构无论是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只要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选材、施工和维护,均可起到抵御一定烈度地震的作用,但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抗震能力仍有差别。钢材是一种很适宜建造抗震结构的材料,原因在于钢材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可减轻结构的自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 02-2016)将健康建筑定义为"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发展健康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促进健康建筑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回顾了健康建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健康建筑的发展背景.其次,梳理了我国健康建筑在2017~2019年间在标准、科研、组织机构、项目、交流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成果.最后,对我国健康建筑未来在影响因素、跨学科融合、设计方法、健康改造升级及标准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地老城改造的不断深入,一座又一座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建筑相继被推倒,有的是因为没有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而被推倒,也有的虽被定为"有很高历史价值"但却因没有新的"生命力"成为地方财政的包袱而被推倒.在挖掘、保护有历史价值和特色的传统建筑的同时,如何让这些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力",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的财富源泉已成为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绝大多数中国人从小就会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者“山外青山楼外楼”等著名诗句,但大家对于楼阁建筑却仅有一个朦胧的认识。《说文解字》称:“楼,重屋也。”可见“楼”就是屋上叠屋的意思。早期的称谓中“阁”的定义和“楼”有一定的区别,阁是由栈道上的建筑发展而来的形式,一般要底层架空。到了唐代以后,“楼”和“阁”往往混用,不再有明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最重要的派系之一,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特点鲜明,富有地域特征.徽派建筑中,门楼作为房主身份地位和财力的象征,是徽派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详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技术.文章从门楼分类、装饰和内涵3个部分,初步探究了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相似文献   

19.
刘衍  毕冰藤  乔宇豪  杨柳  刘加平 《科学通报》2024,(11):1475-1490
建筑蓄热是解决建筑热流作用不稳定的核心,通过建筑设计的方式,将建筑部件的“削峰填谷”效应与其他因素耦合,使建筑对热流的调控作用最大化,实现对室内热环境的优化.本文对建筑蓄热相关概念做了辨析,将“建筑蓄热”与“围护结构蓄热”,“保温”与“隔热”,“热惰性”、“热质量”以及“热惰性指标”等相似概念进行区分,总结了建筑蓄热的作用原理和基础模型,揭示了各向异性太阳辐射多过程传输与转化形成的“双高波谷温度波”效应,和部件蓄热、自然通风与长波辐射降温多种热作用形成的“双低波峰温度波”效应,提出了能够表征建筑系统蓄热能力的指标参数.通过对蓄热问题历史发展背景的挖掘和对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了我国在建筑蓄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筑蓄热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潜力差异显著,将相关气候指标应用到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之中是当务之急;建筑热工设计过度追求构件高指标,实际则是建筑整体低性能,亟需构建以建筑蓄热为代表的热工设计综合指标体系;亟需加强建筑蓄热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建筑蓄热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遭受"9·11"恐怖袭击4周年纪念日之前,美国纽约市政府最终敲定了自由塔的修建方案.自由塔的意义是"一座直插云霄的纪念碑",以纪念"9·11"恐怖袭击中遇难的美国人.自由塔总的高度将为609米,可让"世界第一高楼"的称号重回纽约.工程计划于2006年开工,2010年竣工,预计耗资15亿美元.建筑专家称,新建的摩天大楼融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可有效地抵挡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