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跑道入侵表达的是一种较容易引发航空器之间或航空器与其他车辆发生灾难性碰撞后果的不安全事件。随着全球航空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跑道入侵事件次数逐年上升,严重威胁跑道运行安全。防止跑道入侵事件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民航运行安全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该文对跑道入侵展开探讨,对国外近年来发生的跑道入侵案例进行统计,研究跑道入侵的数量、比率和严重程度,对跑道入侵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跑道入侵发生的趋势和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跑道入侵的危险识别是控制跑道入侵发生率的重要研究基础。通过应用业务流程建模与标注,对跑道入侵发生场景进行业务流程建模;在此基础上应用HAZOP方法对跑道入侵发生场景进行危险分析。建立HAZOP节点分析本体,构建概念间的TBOX描述逻辑关系并推理;此方法的案例应用表明,综合BPMN、HAZOP和本体的危险识别方法能够更好分析系统内复杂交互行为所带来的危险,并实现HAZOP分析的标准化,是一种比传统HAZOP分析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任娜 《科技信息》2012,(9):199-199
跑道安全是航空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跑道入侵问题是对航空安全的一个严重威胁,全球航空业都在为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出谋划策。近年来,中国民航发展迅猛,民用航空飞行量迅速增加导致机场高度繁忙。中国民航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跑道运行的安全性,保持了很高的安全水平。跑道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分析跑道入侵、了解引起跑道相撞危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崔悦 《科技资讯》2011,(4):244-244
冲出跑道是影响跑道运行安全的主要事件类型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跑道安全,本文就冲出跑道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冲出跑道事件的统计分析找出导致冲出跑道的主要影响因素,按"人-机-环境-管理"建立冲出跑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跑道入侵是威胁民用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跑道入侵监测告警技术能够提高机场道面区域的安全。借鉴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利用运动物体检测算法检测出视频图像上的运动物体,并引入航空器轮廓特征匹配,校验运动物体是否符合航空器轮廓特征,使检测结果更适用于机场区域。模型还分析了实时视频图像坐标和机场道面俯视坐标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坐标间投影模型,将运动物体位置投影至机场道面俯视图中。为了验证模型有效性,利用虚拟塔台视景技术对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根据实时视频图像检测出道面运动物体,并能提供相应的俯视机场道面图和跑道、滑行道上运动物体位置,并给出跑道入侵告警,可为机场塔台管制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航空量急剧增加,跑道侵入事件也随之增多。民航的目标要消除A、B类严重的跑道侵入事件,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达到此目标。首先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跑道侵入类型中三大人因差错的关联程度;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卡方检验和偏相关性分析分别对不同跑道侵入类型中三大人因差错的独立性及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得出应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遵守ICAO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入侵检测CIDF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二层式多数据包分析入侵检测模型.这一模型中,事件分析器对当前事件分两层进行处理:先将当前事件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关联分类,找出与当前事件关联紧密的历史事件;然后对包含当前事件的这一类关联事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发现潜在的协同攻击和分布式入侵行为.仿真试验说明该算法模型能够检测出传统入侵检测系统难以发现的分布式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8.
王静 《科技信息》2009,(29):84-84
入侵检测技术是发现攻击者企图渗透和入侵行为的技术。由于网络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以致人们无法保证系统不存在设计漏洞和管理漏洞。在近年发生的网络攻击事件中,突破边界防卫系统的案例并不多见,黑客们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利用各种漏洞长驱直入,使边界防火墙形同虚设,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导致了严峻的安全问题。人们不得不通过入侵检测技术尽早发现入侵行为,并予以防范。入侵检测技术根据入侵者的攻击行为与合法用户的正常行为明显的不同,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和告警,以及对入侵者的跟踪定位和行为取证。本文主要从ISS的Real Secure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出发实现网上办公系统的入侵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9.
雷达间隔下的侧向跑道运行碰撞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评估侧向跑道进场的纵向雷达间隔以及离场爬升的垂直雷达间隔,首先,对侧向跑道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其次,考虑加速度误差对位置误差的影响,构建侧向跑道水平面和垂直面的运动状态方程,并基于事件概率思想建立碰撞风险模型,得出最低安全间隔标准的计算方法;最后,以某新机场侧向跑道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得到最低安全间隔标准值,以此为侧向跑道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平行跑道运行时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和效率,通过跑道容量模型对首都机场的最大理论容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条平行跑道的最优运行方案。针对这种方案中的平行跑道独立运行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对策的新报警方法,用它来代替传统的隔离带报警方法。这种方法假定入侵飞机是"追击者",另一架平行飞行的飞机是"躲避者",通过计算追击者的不安全区来达到报警目的。分析了最小水平安全间隔的变化。仿真试验证明,这种新的报警技术优于传统的隔离带报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史少杰 《广东科技》2013,(12):31-32
在机场运行中管制员、飞行员和车辆驾驶员是引起跑道侵入的主要因素。根据EUROCONTROL 2001年的对运行人员的调查显示,30%的车辆驾驶员、20%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和50%的飞行员曾涉及跑道侵入事件。将从塔台管制员的角度,从无线电通话用语、情境了悟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对空管防跑道侵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机场安全监测雷达系统是机场安全的重要保障。机场跑道出现异物会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这时要及时地监测到跑道异物的存在是保障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针对跑道异物、鸟击、机场周界入侵3类机场安全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典型机场安全监测雷达系统,分析了机场安全监测雷达系统关键技术与难点,并对未来该领域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模式匹配与前馈式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运用分布式网络检测及分析系统HISTORY实现数据的采集,然后,对数据流进行数据结构转换预处理,并由模式匹配模块过滤掉部分已知入侵事件,减轻下一步入侵检测的负荷,从而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传统的单数据包检测只能检测孤立的入侵事件,而对于多数据包协同合作的入侵却显的无能为力.因此,本文入侵检测模块结合了单数据包检测和多数据包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分析系统HISTORY的应用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多数据包检测弥补了单数据包检测中漏检的入侵事件,有效降低了入侵检测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14.
有案例记载:机组在跑道头收到进跑道起飞指令后,滑入跑道过程中,误操作关断燃油控制电门,致使发动机意外停车。为防止机组误操作,在不该切断时触碰燃油控制电门,建议大型客机的燃油控制电门可加装一保护盖,以起特别警示作用,有效打断误操作的思维惯性,避免机组在飞行中误操作,关断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基于通用入侵规范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过程,以通用入侵规范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的结构为基础,详细讲解了事件产生器、分析器、响应单元及数据库的设计,最后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 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16.
文中针对目前一些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调查手段粗放,事故防控流程存在缺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发生过程的事件与原因因素图表分析法,追溯事故及事故发生的环境状态。通过对典型案例样本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结论是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主要致因在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规章制度管控不力。  相似文献   

17.
滥用检测技术是入侵检测一个重要的方法,但由于匹配的单一性,特别是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效率低下,在原有的匹配原理上按照入侵事件发生的概率对匹配规则进行分级,将发生较高的事件提前匹配,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入侵防御系统发展都较偏向特征型入侵防御系统,特征型的入侵防御系统利用特征比对的方式,当流量收集进入入侵防御系统之后,通过特征资料库比对后,来确定流量是否为非法的攻击入侵的流量,还是合法的流量.本文通过以流量统计信息、异常入侵防御系统事件信息与系统环境弱点知识库,设计一个基于多样信息的入侵防御系统,并建立入侵检测事件的分析机制,以提高检测准确度与降低误判率,并应用于实际的网络环境中收集网络存取信息,期望能够检测出真正威胁网络的异常特征,并减轻对管理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10,(23):12-12
负责调查印度5月特大坠机事件的小组11月17日宣布,印度航空公司飞行员格卢希察在飞机着陆前打盹超过半个小时、被唤醒后也不清醒,造成飞机下降时与跑道接触角度错误,最终导致飞机冲出跑道坠毁。  相似文献   

20.
生物入侵的适应性进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物入侵给世人提供了很多种群快速适应性进化的经典模型和生动实例.从入侵种的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基础、生理生态特征、繁殖适应特征以及入侵种的适应性进化的影响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入侵种的适应性快速进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文中更强调入侵种的推动入侵事件进程的内在特征以及入侵种与其所处生物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理解入侵事件中影响入侵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