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赵守平 《甘肃科技》2011,27(21):20-22
东大河水源涵养林是祁连山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石羊河流域的东大河和西大河上游,是金昌市唯一的水源涵养林区,维系着金昌“镍都”和永昌绿洲的国土安全、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金昌市工农业生产和40万人民生存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
东大河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守平 《甘肃科技》2011,27(3):15-17
探讨了东大河水源涵养林资源现状、经营管理成就,从森林资源总量和结构、灌木林地的破坏、森林防火形势3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灌木林培育、森林防火、科学研究5方面提出了东大河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山后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状况和作用的分析,认为水源涵养林是水库水源的生态基础,在水资源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对小型水库的库区水源涵养林进行产权界定;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库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认为要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治水与治林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水源涵养林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工程建设,改善汾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恢复汾河流域沿途的自然景观。介绍了襄汾县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中摸索出的一套提高当地水源涵养林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曾正纲 《科技信息》2011,(16):340-341
水源涵养林的生态经济地位我们不用质疑,水源涵养林建成后,涵养水源量效益明显,可有效增加水库蓄水量、提高水体质量、延长水库寿命,打造宜人的城市滨水环境。本文所要进行探讨的即是关于水源涵养林施工技术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杨开恩  杨雪梅  祁玉德 《甘肃科技》2012,28(3):10-12,15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建设,对改善永昌县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基础工作,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要把保护和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进行综合治理,要继续坚持“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综合培育、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水源涵养效能”的经营方针,进一步加大资源管护的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使资源管护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主体,起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为更好地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高海拔自然条件和林区各种矛盾交织存在,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恢复缓慢,天然林资源未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同时要增加投入,扩大封山育林面积,促进保护区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城镇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水源地保护对水源地城镇的限制已严重制约了水源地城镇的发展.文章在深入分析了城市水源地保护及水源地城镇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城市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城镇发展的规划途径与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北京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作为研究对象。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的受益对象相对明确、受益范围比较容易界定。通过对水源涵养林的研究达到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目的。在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自然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评价方法和已有的数据资料等,对案例点水源涵养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蓄洪、净化水质4个方面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了计量。经过分析研究,得出:(1)对林业的投入不足是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2)“庇古税”途径即对受益者征收补偿费、对经营者进行补偿,使私人成本与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不同林分类型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林分结构、立地条件和演替更新潜力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林分质量的10个指标进行了权重评价和排序,结合调查数据计算出不同林分质量等级综合数值.结果表明:(1)林分结构对林分质量影响最重要,郁闭度、林分密度、土壤厚度和枯落物厚度等指标成为影响林分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幼苗数量对林分质量贡献较少.(2)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不同林分质量大部分处于中等和较差质量等级,进行林分改造提升林分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的空间较大.(3)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可以客观地反映研究区林分质量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4,(1):50-50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桂林市的北部,区域面积17008.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漓江、资江、浔江三江源头水源涵养林。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4,(1)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桂林市的北部,区域面积17008.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漓江、资江、浔江三江源头水源涵养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  相似文献   

13.
王清忠 《甘肃科技》2003,19(11):147-148,44
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效益进行科学分析,系统研究了祁连山水源林林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祁连山水源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昌是新型工业城市,而金昌图书馆是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普及、社会教育和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因而金昌市图书馆与金昌市文化振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开恩  孙建忠  焦泽东 《甘肃科技》2011,27(21):25-27,19
根据有关文献研究数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永昌县东大河林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东大河天然林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为16.26×10^8元。其中,涵养水源功能价值2.67×10^8元,保育土壤功能价值7.92×10^8元;固碳释氧功能价值0.36×10^8元,积累营养物质功能价值2.95×10^8元;净化空气功能价值6.8×10^6元,娱乐文化功能价值2.29×10^6元;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27×10^6元。  相似文献   

16.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如何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分通过分析东大河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3年7月浙江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根据其功能划分,浙西北为山地丘陵生态区,该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保持和提高源头径流能力与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保护和发展方向主要是:搞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涵养林。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洪补枯)、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水环境等水文功能,现已成为共识,但森林对河流总径流量的影响却长期存在争论,国内外专家几十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正面和反面的例子,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综合性的多因子森林水文效应定量研究较少,按流域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分析还很薄弱。应该认为,…  相似文献   

18.
对金昌市设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条件做了分析,分别介绍了金昌市两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现状以及建设情况,最后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监测从指标、方法和评估方面做出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19.
马力  杨自勉 《甘肃科技》2007,23(10):231-233,242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作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绿州生态系统的主体,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封山育林,依法治林,退耕还林等措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治理,主要表现(1)祁连山生态恢复特征:生物物种多样性,发现现有维管束植物84科399属104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二级保护动物38种,森林害虫988种,天敌昆虫218种,大型经济真菌36种,森林病原菌59种;水、热、光资源明显改善,在水平、垂直方向都有明显差异,气温和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和海拔高度之间存在着浅型关系。积温海拔每升高100米,≥0℃积累平均减少149.3℃,≥10℃积温平均减少168.8℃;植被分布的梯度变化规律明显,区内青海云杉林蓄积累计280m3/hm2,天然更新良好,藓类青海云杉林蓄积苔藓林盖度达90%,厚度10-40cm,涵养水源较好;土壤及林冠、枯枝落叶层生态功能增强,林冠层截降水率达25-35%,枯枝落叶层有效阻滞径流,削弱地表径流量、冲刷量。(2)祁连山以其优劣群落青海云杉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发挥着显著和巨大的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净化空气和碳贮存效益、保护野生动植物效益,维持着祁连山及河西生态平衡和稳定。(3)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分析,认为发挥祁连山生态效益,具有保持和促进社会稳定,增加社会就业、发展森林文化,促进林业科学技术研究,社会效益巨大,三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之一.该系统成功抵御了2009~2010年,60年一遇的大旱,从而备受科学家的关注.哈尼梯田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在抵抗极端干旱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雨季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林种,因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和地表覆被等立地条件的不同,其不同土层重量含水量差异显著,且变化规律各异;2云南松、华山松、桤木、杂木和杉木的雨季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053.48 t/hm2、5336.12 t/hm2、4537.65 t/hm2、6044.23 t/hm2和2899.02 t/hm2.本文通过对各优势树种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能够为水源涵养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为有效保护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