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小陇山林业资源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芳芳 《甘肃科技》2012,28(5):9-10,16
林业资源变化对区域自然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气候变化资料、林业资源普查资料和政策文献资料检索,使用综合分析法、对比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小陇山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该区森林资源呈减少趋势,该区林业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人工种植、政策变化等,其中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对该区林业资源变化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建立小陇山林业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过程及其功能。信息服务平台根据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科研和宣传为目的,包括林木种质资源和植物园、标本馆等13个数据库,图文并茂,便于查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保护利用与时代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3.
林场林区道路作为基础性设施,在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小陇山林区国有林场为例,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国有林场林区道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小陇山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实地调查全局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小陇山危害比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害原因,结合小陇山林业工作的实际,提出治理对策,为全局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陇山数字林业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平  杨双宝 《甘肃科技》2003,19(10):155-156
通过对小陇山林业信息管理现状和小陇山森林资源动态管理系统的研建情况的介绍,提出了林业局级“数字林业”的发展应建立森林资源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并对“数字林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周杰 《甘肃科技》2011,27(15):136-137,93
在对小陇山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无公害防治技术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近10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和整理出了营林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几种高效、经济安全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遏制小陇山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大发生、重危害趋势,且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小陇山林区甘肃鼢鼠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晖  王桂玉 《甘肃科技》2011,27(8):172-175
营造生态公益林,是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主要举措,也是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林业害鼠对幼林的危害,则直接威胁着造林效果,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程。本研究以小陇山林区甘肃鼢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标准地调查、室内笼养实验等方法,对其生活习性、危害特征、生态控制对策、无公害化学防治、机械阻隔与化学驱避等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蒋孟多  包永平 《甘肃科技》2007,23(5):219-220
欧洲云杉是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继日本落叶松后的引种育苗树种。2002年11月,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种苗站从捷克进口100kg欧洲云杉良种,次年在全局进行了育苗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效。试验表明:欧洲云杉在小陇山林区的气候和生境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同属青海云杉和本林区的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等,具有显著增产潜力。欧洲云杉育苗成功,对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丰富林区树种和西北国土绿化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琼 《甘肃科技》2014,(14):142-143
笔者通过对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高桥林场2009—2011年日本落叶松叶蜂的长期监测与实地调查,采用自然种群观察、小群加权平均统计法进行了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小陇山林区落叶松叶蜂的预防预报及治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0.
王建强 《甘肃科技》2009,25(6):141-142
依法治林是新时期林业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论述了小陇山依法治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总结了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实现依法治林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景文 《甘肃科技》2007,23(12):235-236
根据目前小陇山林区林业特点,提出营造经济林的必然要求和有利条件,建议小陇山每年适度增加经济林的营造面积,实现小陇山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查清小陇山林业有害生物、寄主、范围、天敌种类、危害面积及程度等,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于2014年9月启动了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此次普查主要以地面调查、诱虫灯等传统实用的普查方法为主,个别现代先进技术为辅的方法开展外业调查,实际调查面积82.87万hm2,设立踏查线路3034条,采集各类标本848号次,生活史标本52套,整理出影像资料计2066张,已鉴定出小陇山昆虫新记录195种,查清造成危害的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19种,共发生面积3.43万hm2。此次普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如标本制作不规范、影像不清晰等问题,通过总结分析,为今后的普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郭惠 《甘肃科技》2008,24(3):145-147
结合小陇山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实地调查全局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局危害比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害原因,结合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工作的实际,提出治理对策,为全林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和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小陇山林区天然次生林、人工栽植林中各选择样地,应用地统计学理论结合实验生态学方法,分析在不同龄级、不同起源的情况下,水楸生长状态情况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白皮松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春 《甘肃科技》2007,23(10):249-250,288
小陇山白皮松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不同样地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于1996年开展白皮松育苗技术研究,通过育苗试验研究,近几年已规模化生产50万株以上,在育苗技术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张宏生 《甘肃科技》2008,24(3):138-141
应用近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综合分析了实现小陇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了小陇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框架,并对相关实施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爱喜 《甘肃科技》2012,28(13):140-141,131
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龄的华山松人工林中设立了12块标准地,依据标准地测定的数据,对小陇山华山松人工林林木高生长普遍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实用树高生长模型,为林业工作者提供一个科学、实用的测树方法,以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就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园发展前景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包永平  蒋孟多 《甘肃科技》2011,27(1):169-170
白皮松是小陇山林区建立绿化苗基地的主要树种。2005年以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全局进行了白皮松容器育苗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效。试验表明:白皮松在小陇山林区的气候和生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具有显著的生产潜力,对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丰富林区树种和西北国土绿化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晓玲  独军 《甘肃科技》2008,24(9):169-171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的调查,摸清了小陇山林区野生百合的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