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玉敏 《安徽科技》2005,(11):36-37
近年来,美国"337调查"制度对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已形成了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中国企业逐渐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目标,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明显劣势,将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征程中的最大障碍.因此,国内企业应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具备国际化专利战略眼光,积极应对美国"337条款"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孙红 《创新科技》2004,(4):14-15
<正> 从"老板型企业"过渡到"制度型企业",再由"制度型企业"上升到"文化型企业",这是企业成功的一般轨迹。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从"人治"转向"法治"是一项历史性的紧迫任务。柳传志归隐、倪润峰去职等等轰动事件的背后,都有刻意淡化"老板"个人魅力,推进企业依靠制度体系实现持续、稳定成长的导向性痕迹。正如日本著名企业家盛田昭夫所说:"企业内部管理的要义在于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泱 《科技潮》2000,(8):129-129
2000年3月13日,印度 Infosys 公司的管理总监、总裁兼 COO Nandan Nilekali 应邀主持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开盘仪式。就在中国软件企业纷纷弃"软"投"网"的季节,第一家在美国股市摊牌交易的印度企业正在热烈庆祝上市一周年。与印度软件行业炙手可热、无限风光相比,中国软件行业似乎过于冷清。昔日沸沸扬扬这边"革命"、那边"风暴"的急先锋早已"网事"如潮、一去不返。软件行业只剩下诸如翰林汇之流的为数不多的"知心爱人"在彷徨无助中苦渡光阴。中印两国基础相似,而对待软件开发的情形迥然不同,不得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增长和开放度的提高,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客观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但由于在宏观上我国激励和保护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还有待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也未建立,在微观上我国企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竞争力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种种困难,前景不能盲目乐观。文章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02,(8):34-34
<正> 北大国际 MBA 项目美方负责人、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杨壮教授近期组成调查小组对在上海的近300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对中国的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将非常有启发。"叶公好龙!"杨壮这样概括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杨认为,现在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艺术"的东西过分强调了。调研发现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更重视科学,从最初的职务分析入手,有一整套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贺阳 《科技潮》1994,(7):27-28
六年前中国经济理论界提出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思路和理论,终于被改革决策者所接受,并写人了中共中央的"决定",这无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一时期,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抓100户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各个省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己的试点,企业争相申请进入试点行列。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我们  相似文献   

7.
"海外企业进入中国,或者中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并不是技术或人才,面是如何"本地化".如何保证公司竞争优势在跨国转移时不丢失,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异国他乡生存并发展壮大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8.
创新,这个字眼在今天很时髦,很多企业甚至把它写进了自己的使命宣言。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各种"中国式的企业创新"驱动了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中央政府提出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的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中国的企业不要再停留在引进和模仿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上,而是要以自己独创的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看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就如同等公交车,要么很久不见一辆,要么前后接踵而来。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掀起过若干波IPO大潮,最近一轮始于金融危机后经济回暖的2010年——随着优酷网、当当网、奇虎360、网秦、世纪互联、人人网、世纪佳缘等网站相继登陆美国,曾一度低迷的中国概念IPO进程再度焕发生机,正如业内人士戏言"中国互联网企业不是已经上市,就是在上市的路上"——这场火热上演的资本盛宴,展现的是中概真正的黄金时代?还是泡沫堆砌的最后疯狂?回顾中国企业十年来的上市之路,或可窥得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7中国企业500强"与2007第二届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成果(企业)百强相继揭晓,两个榜单的三甲均无严格意义上的高新科技企业.由此漫想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秦伯益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在小科学时代出现过不少大科学家,而在大科学时代只出现小科学家".真正的大科学家犹如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胸襟高亮,气度不凡而又百年难遇.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上市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热情也与日俱增,海外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捧中国企业新股的热潮。然而,国外真的"遍地黄金"吗?业内人士指出:境外上市的道路并不平坦,中企"出海"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起,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热潮持续升温,形形色色的创业者们排队奔赴纳斯达克,讲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故事,便轻松换得投资者口袋中的真金白银。然而时隔一年,风云突变,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概念股集体遭遇诚信危机。在"机构做空"、"财务造假"等负面传闻充斥坊间之际,人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令曾经炙手可热的中国概念股沦为烫手山芋?而面对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国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直销企业是中国直销行业的主体,他们的酸甜苦辣是这个行业在中国发展近20年的最核心部分。"2009中国直销企业责任与发展峰会"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能够让众多的政府领导、专家、业界人士和媒体听到直销企业发自肺腑的声音。"责任与发展"是本次峰会的主题,而峰会中企业领导、经销商们,对责任和发展的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主题的预期。他们心中的责任,不仅仅是对社会的公益,更多是对企业经营、对行业规范、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反省和解读。他们意识到,中国直销业的发展,离不开直销企业、直销人这些核心力量对自身行为的完善。他们认为,没有责任感的行业、企业和个人,不会有真正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时下困扰中国企业海外项目"跨文化"冲突问题,从实例出发分析了具有沟通性、融合性、共赢性等特质的新型企业文化——"和文化"。认为"和文化"为应对跨文化挑战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跨文化管理为"和文化"的实践与深化提供了系统的路径,跨文化、"和文化"与跨文化管理形成的"三位一体"的中国企业海外项目新型管理模式必将承载着中国企业驶向更远的海洋。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企业在美国对中国"使坏"中国对太阳能上游产业的"双反",与其说是对美国的回应,不如说是对欧盟的敲打今年上半年在德国竞标时,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以0.59欧元/瓦DDU(即未完税交货)的低价打败了三家来自中国的企业。"0.59 DDU?我可以说脏话么?"一位业内人士在获知此消息时说。他认为,真正的德国制造不可能这么便宜,"SolarWorld的诚信有问韪。"去年,正是SolarWorld成功导演了美国对华光伏业的"双反制裁";之后,它又联合欧洲的同行要求欧盟效法美国。欧盟占了中国光伏出口市场的2/3,一旦欧盟也实施"双反",已经产能过剩的中国企业们将饮下一大坛苦酒。驱逐中国企业太阳能被誉为最清洁、可靠的能源,是世界能源产业的未来。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直接产生电流发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成为热点,"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找机会,拓展市场的新选择。非洲大陆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贯彻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方针的不可忽视的阵地,非洲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投资热点。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中非  相似文献   

17.
梁东升 《科技智囊》2007,(11):32-37
9月,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7中国企业500强"新鲜出炉。今年的评选标准有哪些不同?哪类企业最强势?哪些行业最红火?哪些区域最风光?2007中国的500强,与历史相比、与世界相比,强在哪里?弱在哪里?500强的背后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全面透视07年中国500强。中国企业500强评选标准有哪些变化? 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申报表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日前在其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启动在美上市事宜。几乎与此同时,新浪微博也宣布将申请在美上市,同时阿里增持股份将从18%提高到30%。曾经在美国资本市场上掀起"中国概念股"热潮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以后,借助美国经济开始露出复苏趋势的时刻,再度成为国际市场的聚焦对象。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从A股市场诞生开始即已成为现实,并被视为中国企业受到国际资本市场重视的一个象征。其实,今天在我们对国际市场有了更充分了解以  相似文献   

19.
秦宇 《科技潮》2001,(1):18-18
2000年12月3日,这是一个将会破记载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史上的日子。这一天,被誉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视美乐"公司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成果汇报暨答谢会,公司的创业者们在会上汇报了他们一年半的创业经历和成果,并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即将投放市场的3款高清晰多媒体投影机。 1999年5月,王科、邱虹云和徐中创办了视美乐公司。该公司首先推出了由有"清华爱迪生"美誉的材料系学生邱虹云发明的新技术——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同年7月,上海  相似文献   

20.
慈善·荣誉     
正荣誉HONOR企业类无限极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以368.89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46位。"2014(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层对话"活动中,安利(中国)获得"中国食品企业七星健康奖"。在由中国商务信用平台、国富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企业信用评级报告》中,中脉被授予"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