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22,(4):144-148
结合我国教育发展新形势,从高校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价值出发,阐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文章指出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困境,探讨构建“立体式”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实践路径,即从教育对象、育人目标、育人共同体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设计育人环境、构建育人机制及利用育人平台,以此实现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推进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在以育人为办学宗旨的学校里,学校的育人文化关系到人、学生、教师甚至校长自己的成长,关系到学校育人文化氛围的建构和形成。学校文化中的育人取向及其形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座标价值。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1,(2):154-160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家庭关系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与教育成效。家庭关系的科学研究离不开量化测评问题,梳理家庭关系及其测评方法的相关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探讨中国式家庭关系测评的操作性概念、稳定特质和结果参照等问题,为家庭关系的量化测评提供理论思考,为家庭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学科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内容、方法、途径上的物色:1、把西方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与日本的传统价值观协调、结合起来,形成了东西合璧的个性教育特色;2、寻求间接方法与直接方法的有机结合,即全面主义教育与道德课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3、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君 《漳州师院学报》2006,20(4):107-114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他的文化观以民主和科学为指导,着力探讨了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东西文化关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色明显,是值得我们研究和珍惜的一份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6.
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帮困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家庭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成才,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与和谐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文章以精神帮扶为切入点,从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精神现状、精神帮扶的意义和基于精神帮扶的帮困育人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围绕帮困的育人宗旨,对如何做好当前高校帮困育人工作做了粗略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数学史研究缺乏文化层面的思考.数学文化观的研究可以区分中西古代数学文化层面的差异,从而使人们在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方面去思考中国古代数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漳州师院学报》2017,(3):134-13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行为和个性等产生较大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探讨辅导员心理育人机制,创新心理育人理念,增强辅导员媒体素养,推进心理育人信息化、系统化,发挥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优势,构建和完善心理育人网络体系等措施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育人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滑坡表现在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形成的原因既有来自家庭的过度疼爱又有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同时还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方式落后以及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有关,建议社会及高等学校通力合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元、亨、利、贞是《周易》中的基本卦辞,千百年来对其阐释颇多。可见,它们已不单是一个文字诠释问题,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逐步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故本文即透过这种文化现象对其产生的背景及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做了一些探究,并初步将其所包蕴的文化意义定格在社会道德和文化心理范畴内。也即是说,元、亨、利、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其产生到发展始终背负着沉重的社会道德包袱,并逐步渗透和融化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