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21,(3):82-89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移民文化精神作为文化现象始终与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察美国族裔文学中文化精神书写所呈现的各个层面,如民族情感、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等,剖析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精神所呈现的共同体特征,提出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精神共同体思想是美国族裔文化共同体思想的灵魂,促成美国从原来多种文化融合的"大熔炉"逐渐向多元文化并存的"色拉碗"转变。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1,(3):56-61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多元文化是在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文化记忆不仅是移民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移民作家的创作源泉。以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思想为契入点,可以对美国本土裔、亚裔、犹太裔、非裔、西裔等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进行梳理与考查,提出美国族裔共同体思想是勾连族裔文化记忆的独特脉络。通过探讨各族裔文学内部,能使我们发现族裔之间形成文化记忆共同体的潜能,并展望各个族裔与主流文化协商互动中形成的更高层面的文化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1,(3):77-81
美国的几大少数族裔都在移民或迁徙过程中经历过旧身份的解构和新身份的建构。他们从原有的族裔文化中走出来,慢慢适应美国白人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共同体。这一新的共同体与旧的社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结美国族裔文学在文化共同体中构建民族身份的模式,探索作品人物平衡传统族裔身份与同化后的美国身份、并进一步形成杂糅文化身份的方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21,(3):62-68
美国非裔文学中的文化空间与其共同体思想建构是一个深受其独特族裔历史影响的过程。根据对文化、文化空间和文化共同体等内涵的梳理,探讨非裔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化空间共同体思想。非裔文化空间的鲜明特点就是对"可知共同体"和"理想共同体"的追求,抗拒美国"例外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空间隔离和种族主义压迫。"黑人文艺运动"压倒性的"理想共同体"美学规约,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与美国非裔文学"异见共同体"思想产生了最为激烈的交锋。随着各种"后"思潮和所谓"后种族时代"的到来,美国非裔共同体思想建构传统中的异质性和开放性将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21,(3):69-76
梳理美国非裔、亚裔、犹太裔、本土裔和西裔的相关文学创作,探究和比较其中的文化性别共同体思想,并以西方主流的文化性别共同体思想为参照,辨析其与各族裔文化性别共同体思想之间的异同。由于影响不可避免,西方主流思想在美国族裔文学中有一定的体现,但后者对文化性别共同体的想象和建构大多基于性别、种族、阶级等多重维度的交迭,而非西方主流的单一性别维度。究其根源,在于白人男性中心主义宰制下美国族裔被多重边缘化的生存处境。而受其独特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影响,不同族裔的文化性别共同体思想在共性之外,也呈现出独特的个性景观。  相似文献   

6.
"美国梦",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成了美国文化的化身和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怀疑和否定,作家们更是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批评.美国现代戏剧和美国梦有怎么样的一种联系,是本文的一个出发点.分析作品背景、人物和写作手法,对美国现代戏剧界顶尖人物的三部代表作进行探讨,发现他们的作品从各个层面剖析了"美国梦"的失落这一文学的主题.从传统的"美国梦"主题的角度,重新研究美国现当代戏剧作品,对我们理解、研究美国现代戏剧作品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既是目的论又是方法论,为传承好发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又为翻译好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了研究路径.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权的构建,首先要对文化话语权进行界定,明晰其内涵和外延,同时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文化多元化的思想,牢固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从多模态的角度构建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四部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整体的探讨,指出汤亭亭的创作主题经历了一个由女权主义、种族平等、构建具有混杂文化特色的族裔文化属性到倡导世界和平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新模式:统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报告为依据,着重提出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模式--"统合教育",同时分析几所大学的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所有的外国文学著作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生文学典故最多的著作是《圣经》。从我们收集的材料来看,光是进入英语的出自《圣经》文学的典故成语就有3o个多条,而通过多种语言译介到中国的源自《圣经》的外国文学典故也有300多条以上,其一中有一些已进入了中国文化。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类汉译外国文。学典故。一、从汉译《圣经》文学典故的译出语来分析基督教的《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39卷,后者I7卷。《旧"约全书》本是犹太教的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公元前285年至公元…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和乐"为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乐"精神包含和睦、知足、简单,成为林语堂文学创作中常见的逻辑起点,也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现代表述。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师院学报》2022,(2):99-105
韩国现当代文学除了关注本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还有一批韩国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再现了韩国与日本、美国、中国的国家关系以及这些国家之间民众的交往。美韩双边关系在韩国文学以及韩裔美国文学中得到了反映,如韩国小说家安定孝的《白骏马》与《白色徽章》、黄皙暎的《武器的阴影》以及韩裔美国作家简·郑·特伦卡的回忆录《血的语言》与《流亡视野》等。这些作品从身体的角度揭示了不平等的国家关系使得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和相处染上了等级色彩,反映了韩国民众为不平等的美韩关系遭受的苦难以及做出的牺牲。  相似文献   

13.
<正>《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决定开设专栏,陆续发表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这项研究的积极提倡者与推动者,我深感欣慰。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从2003年起,便确定将"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研究"作为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课题。随即又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研究方向,这在全国高校中应当是十分超前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博物馆介绍根据《辞海》的解释,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保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从其定义即可看出,博物馆的一大功能即是教育。20世纪80年代,美国博物馆学协会即在报告《新世纪的博物馆》中指出"收藏是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9技术趋势——探究人工智能报告》,其中显示,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一词已被全球所熟识。一时之间关于创作、艺术、发明、算法、大数据等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概念全面冲击着知识产权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将改变专利、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等固有的知识产权概念。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而且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因而构建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人才培养规格从总体上已不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预测未来,研究对策,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规格。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他的所著《21世纪的角逐》一书中…  相似文献   

17.
"寓言"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本雅明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它立足于对17世纪德国悲悼剧形式的深刻体察,借助"寓言"这一文体概念提出了与传统"象征"体系相对应的历史观和文学观."寓言"理论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阐释具有重大价值,它更关注个人命运与日常感受,以个人的"体验"取代了整体性的历史"经验",力图发掘出文学作品中碎片式、废墟式的历史景观,从而具备了穿透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大的批判力.以"寓言"理论观照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流转型期的重要文本--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次危险的解构之旅,它将为我们重新认识张贤亮及"反思文学"中的异质提供一个崭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部奇书,又是一部“天书”,一向号称“难读”。一个好的版本无疑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如何解读才能既不游离于《庄子》本身,阐明其思想内涵,又有助于欣赏庄文之妙处?这是今天的庄子爱好者,尤其是一些文史研究者所关心的。新近巴蜀书社出版了方勇、陆永品所著的《庄子诠评》(以下简称《诠评》),粗读之下,颇感本书在这方面用力颇深,既稳妥可靠,又新意迭出,可以说是近年来“庄学”研究的一大创获。有人说,大半部中国文学史都受到《庄子》的影响,其实,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何止文学一个方面。《庄子》自问世起,便以其…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54-156
《文化诗学: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一书不是对"文化诗学"的一般性概说和介绍,也不是对目前中西方文化诗学研究的评介,而是对文化诗学理论层面的一种可行性的建构。全书以"审美性""语境化""双向建构""整体观"四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提纲挈领,紧紧围绕在文化语境下文学审美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路径展开研讨、论述,不但对文化诗学理论的可能性进行了较有建树的阐述,也为文化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开设《职业道德与现代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体现了创新和与时俱进。同时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