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提高雷达回波信号捕获率的要求,对雷达高度表视频回波信号高速采集系统提出了改进方案。对采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受到的持续强干扰的情形,通过动态调整门限的方法实现捕捉中的恒虚警概率,并根据回波自身的特点提出多帧近似的模糊处理方法,从而提高了捕获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雷达高度表回波信号进行采集以确定回波前沿形状与地貌的关系,建立雷达高度表的测高模型,从而提高其测高精度,需要对回波信号进行准确定位.根据雷达高度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条件,特别是回波与杂波共存的条件,给出了一种回波的捕获算法及其实现电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3.
雷达高度表回波捕获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对雷达高度表回波信号进行采集以确定回波前沿形状与地貌的关系,建立雷达高度表的测高模型,从而提高其测高精度,需要对回波信号进行准确定位,根据雷达高度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条件,特别是回波与杂波共存的条件,给出了一种回波的捕获算法及其实现电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4.
单显明  谢恺  王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2):9057-9061
某型军用雷达是利用捕获飞行中的弹丸数据,来确定敌炮阵地位置或引导我方炮兵进行校射作业的,因此在没有炮兵进行实弹射击保障的前提下,无法进行雷达的侦察与校射训练。为了解决雷达日常训练无实弹射击保障的难题,研制了雷达目标回波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雷达辐射信号的检测,自动生成弹丸而形成的弹道回波,为雷达提供逼真、可控的目标信号环境,从而解决在非实弹射击情况下雷达训练的难题,对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和提高训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号采集的目的是了后续雷达成像和海浪信息提取。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单脉冲体制导航雷达设计了一套数据采集系统。以计算机和PXI-9820数据采集卡为硬件,以VC++6.0软件作为开发平台,构建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雷达回波信号采集单元采用多路信号同步采集的设计方案,并指出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多通道同步采集的关键技术问题。东海某海域的岸基采样实验证明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器设计的可行性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通用雷达回波模拟器系统,并利用该回波模拟器产生弹道导弹的ISAR回波信号源.首先建立基于解线频调(去斜)技术的弹道导弹ISAR回波信号模型,产生弹道导弹的ISAR回波仿真数据;进而利用所开发的回波模拟器产生弹道导弹的ISAR回波模拟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采样和处理,获得了与Matlab仿真数据成像一致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器能够精确有效地模拟和产生弹道导弹回波信号,该模拟器具有可扩展性、可升级和可编程性.  相似文献   

7.
拉曼雷达探测二氧化碳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十分微弱,有效分析信号的误差非常重要. 从理论上分析了拉曼激光雷达探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回波信号误差的计算方法,推导计算了二氧化碳浓度信号的混合比,得到了影响信号误差的3种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了理论计算,从实验上对信号误差进行了数据验证. 将理论值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确定信号采集过程中造成的数据误差小于10%,并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大气透过率相对函数的误差约为2%;标定常数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8.
针对超宽带探测雷达回波的采集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9223采集模块的回波信号中频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将穿墙雷达回波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处理获取可直接采样的中频信号,由计算机控制9223采集模块完成了四通道回波信号同步采集并经以太网传输至计算机;依据数据采样流程,系统给出了混凝土墙体(墙体厚度12cm)后面1米处、2米处目标回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有效避免了超宽带穿墙雷达直接采样的实施难度,回波信号能有效分辨目标对应峰值,满足了超宽带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雷达目标回波高速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一种雷达目标回波高速采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结构.针对高速FIFO指针环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采样预触发电路,有效解决了门限检测时回波采集丢失有效数据的问题.系统采用PCI总线的接口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了双路50MHz实时采样。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船用雷达回波降噪效果,提出基于小波阈值函数的降噪方法,分析中间阈值以及对应的阈值函数对实测雷达回波信号降噪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新的阈值方法较软阈值、硬阈值、Firm阈值、Yasser阈值方法具有更高信噪比、更小均方根误差、更大能量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智能运输系统中的雷达车辆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智能运输系统中的雷达车辆检测器,利用雷达原理完成对速度,流量等交通流的实时检测和统计,连续波雷达检测器利用运动目标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检测运动车辆,调频畦达检测器利用雷达测距原理检测静止,车辆,在频域中数字信号处理器对信号变换与处理,能快速,准确地得到车辆的速度,流量等信息,该检测器已广泛有于北京市智能运输系统中,实践表明对运动车辆的速度和流量的检测准确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2.
ReliefF算法在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波包变换提取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能够有效对信号进行识别,然而,由小波包变换提取的信号特征维数高,部分信号特征受噪声污染严重.基于此,采用ReliefF算法对信号特征的分类能力进行评价,选择出小波包中分类能力强的信号特征,再通过特征相关度算法去除分类能力相近的冗余特征,利用剩余的分类能力强的信号特征组成特征向量进行分类.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用较少的信号特征能够获得较高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并线工况下车载雷达有效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车载雷达在前车切入工况下同车道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在前方目标有效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此种工况的目标快速检测方法.采用Kalman预测作为目标有效性判断准则,并引入有效概率表征目标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大目标搜索范围,建立有效概率继承机制,提高前车并线工况下目标检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快速检测方法在有效排除路旁干扰物和虚假目标的影响以及鲁棒检测目标的同时,提高了前车并线工况下目标检测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分析了多普勒信号的特性以及与语音信号的区别后 ,采用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算法对多普勒信号进行了压缩编码 ,在中等编码速率下得到了较好的压缩编码效果。文中提出了相关 -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 (C -ADCT)压缩编码方法 ,改进算法提高了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算法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雷达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可以高效地完成系统的方案论证和性能评估,使雷达系统的设计更加方便、高效和优化,能够大大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并可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文章根据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方式、数据处理对相控阵雷达进行了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侦察告警设备在强噪声背景下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网络的雷达辐射源分类器,并就设计关键点——分类器拓扑结构、训练次数的确定以及训练集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类器以BP网络为基础,以载频、脉宽、重频和天线扫描方式为输入特征向量,对雷达辐射源进行分类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分类器在强噪声背景下的正确识别率可达92.4%。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子波变换所具有良好的时间-频率局域性和逼近性,研究基于子波变换谱估计的频率步进毫米波雷达目标成像方法。由于选用了波动性、衰减性和带通性能好的已调高斯函数作为子波基函数构成一组特性较理想的带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正交处理,其子波变换同时给出了同相和正交分量。通过信号的功率谱估计,从而获得更好的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受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约束,传统雷达在提高分辨率和满足实时性要求时,面临高采样率、快处理速度、大存储容量等问题的挑战。压缩传感理论指出,稀疏信号可通过其一组线性测量值重建得到原信号,在获得测量值时,采样率可低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值得注意的是,当测量矩阵的元素具有随机性时,测量矩阵和稀疏化矩阵在较大概率上满足压缩传感理论的测量要求,具很强的适应性。然而,随机测量矩阵在雷达系统中很难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滤波的雷达信号采样和目标重建的方法,该方法计算效率高,只需在传统雷达系统中稍加改动即可实现。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提高取样积分器稳定性的平衡取样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提高时间分辨率取样积分器稳定性的平衡取样法。利用平衡混频器能够消除本振噪声的原理,将两个单二极管取样门接成对称结构,由一个取样门脉冲控制,通过差分放大消除取样脉冲、偏置电压和二极管参数等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提高了取样积分器的稳定性。同时,在基于取样积分器的近距离冲激雷达中,可以大大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和目标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20.
在相控阵雷达资源调度研究领域,关于时间资源的分配已较为成熟,然而对于孔径资源的分配方面尚有待深入研究。针对相控阵雷达成像任务的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孔径分割的多目标认知成像调度算法。首先对目标的回波特征进行认知,计算出目标成像所需占用的时间资源、孔径资源及综合威胁度;然后根据反馈信息,对多个成像任务进行合理调度;最后利用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孔径ISAR成像方法对各个目标进行成像,实现多个任务在孔径上并行,在时间上交替执行。仿真实验表明,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基于孔径分割的自适应调度算法能够提高成像任务的调度成功率与雷达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