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亚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113-114,117
余华是我们在讨论先锋小说时无法回避的一位作家。同时他的先锋小说中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余华生于江浙,同时深受鲁迅精神的影响。文章试从吴越文化与余华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鲁迅传统”与余华创作的复杂关系来探讨余华先锋小说的写作精神。在此基础上以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余华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他的写作走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上下两篇对新时期以来浙江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论述。上篇从多元格局的确立和吴越文化追求的凸显入手,对浙江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理性的概述;下篇从现代文学传统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入手,在对浙江作家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进行估量之后,提出了"重振浙军"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生在吴越地区,并长期生活在吴越地区,吴越文化对他的文化性格和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徐福与吴越文化的海内外交流徐建春一、古籍中的徐福与海内外的徐福遗迹吴越地区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从这些神话传说中,可以窥及吴越地区的历史文化,因此,对吴越神话传说的研究,不仅可丰富吴越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可另辟蹊径。前此,我们曾对大禹治水的传说和防风氏的...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新的创作实践经验,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小说进行了大胆改造与创新,使之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不仅保持了民族文化个性化的存在,而且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影响了一个时代人们的行为、思想或精神的生成及其走向。在大力倡导文化创新的今天,我们重新分析张恨水小说的先进文化构建,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吴越文化研究陈桥驿吴越文化研究近年来成为一种区域文化研究的热门。建立了几种学术性组织,如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吴文化研究会、吴越史地研究会等,经常举行吴越文化研究的学术讨论会包括国际学术讨论会,如1990年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国际百越文化讨论会等,发表...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文学体式中,作为乡土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触及来说,相对地是比较多的。本文试图从吴越文化与浙东乡土文学的关系这样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切入,来探讨一下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许有一定的意义。吴越文化,原是有区别的,一般学者认为,两周时期宁镇(南京、镇江)地区的考古文化为吴文化,而把太湖地区的考古文化称为越文化。但随着时代变迁,特别是吴越争霸,加剧了两支近亲文化的融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基本群众都是越族,统治者也随  相似文献   

8.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生于吴越地区,吴越文化对他的文化性格和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艾青诗歌一种独特的情调和风格底蕴。  相似文献   

9.
从神歌看吴越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神歌看吴越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顾希佳吴越文化的地域特征,在它的民间文化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为了讨论吴越文化的地域特征以及成因,我们选择了吴越神歌这一参照物。吴越神歌是吴越地区民间祭坛上的歌,大致又可分成三类: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赞神歌、上海郊区以及浙...  相似文献   

10.
孙方友的小说无论从叙事风格上还是从小说精神上都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是中国传统叙事方式的延续。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地域文化、传统精神越来越受到冲击,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孙方友的这些小说显然就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汪曾祺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故乡的民风习俗中发掘素材,传达自己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和自由人生境界的理解.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中,深深浸润着儒道文化精神,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12.
《喜福会》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本文从中国文化入手分析“喜福”的含义,小说中的“喜福”是希望,是中国人直面现实、刚健有为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历史研究法,对春秋时期吴越武术文化的地域划分和吴越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加以考证,对《孙子兵法》中的吴越武术技击、技法和技理思想进行了整理,旨在为中华武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擅长将非洲传统文化融入小说的创作,揭示现代的主题。其第二部小说《秀拉》中水的意象和象征贯穿全文,非裔美国黑人的文化传统有着水一般的内涵,神秘而独特;水映照小说人物的复杂的意识和心理;而美国黑人的生命和抗争精神更是如水般息息不止。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郁达夫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对其小说作深入的考察,试图阐述传统文化对郁达夫之人格建构与审美情趣的影响,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显现,并藉此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更新审视郁达夫及其同时代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梁玉 《科技资讯》2007,(5):91-91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对李锐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旧址》便是一部传达他对传统文化独特精神感悟的典型家族小说。作品中流露出他浓厚的优患家园意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地域乡村建筑居住环境差强人意及热舒适性远未达标,并且民居地域风格日趋减弱,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加剧的能耗压力和文脉传承的文化需求。采用生态技术对杭州白马湖自建现代民居进行建筑节能和风格改造,以明晰传统吴越文化和现代建筑生态技术的平衡支点,总结吴越区域性民居生态节能改造的设计思路和应用方法,以期为推广浙江一带"美丽乡村"建筑的生态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英国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即写实性精神、社会批判精神和传统小说形式.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从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对英国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她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挖掘出了传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先辈".主要表现在伍尔夫前期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中进行现代小说的探索;伍尔夫中、后期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形式的扬弃;寻求现代主义小说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