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基于福建省175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不同规模农户的经营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户均水稻种植规模递增,农户数量递减,多数农户的耕种规模还处在小规模的生产经营阶段;福建省农户水稻耕种规模在2.67~5.33 hm2可达到综合效率最优,经营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生产要素的利用,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福建省农户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总体好于规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规模效率较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安庆市是水稻生产大市,2005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590.19万亩,总产量227.86万吨。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水稻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我市的水稻栽培水平并不高,一季中稻亩产仅410.0kg。邻近的江苏省2004年平均亩产为650.0kg左右。两相L较,差距明显,农民种植水稻比较效益低。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多熟种植典型区域——江西省鄱阳湖地区为例,基于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该地区水稻熟制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在研究区内约66.47%的受访农户选择多熟种植的耕作模式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ii)农户水稻多熟种植模式的选择主要受灌溉条件、地块面积、家庭规模、微地貌类型、农户对农业补贴的评价、非农总收入、旱灾等因素的影响;(iii)灌溉条件、地块面积、家庭规模、微地貌类型、农业补贴与农户水稻熟制的选择呈显著正相关,而不断爆发的旱灾频度和非农总收入的增多对水稻的多熟种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v)未来政府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进行多熟种植,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1997年春季,三合镇党委、政府在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帮助下高标准、高质量的建成了联片种植以日本砂梨为主的山地梨园。面积分布在三合、芦岩、冷水、阁庄、长青、泽头六个村46个村民组3516农户,梨树面积为8000亩。另有近1000户农民零星种植梨树面积约2000亩,全镇共有梨园近10000亩,涉及4516农户。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日本是一个群岛和多山的国家,耕地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5%,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水稻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其次是小麦、马铃薯、甘薯和养麦等。粮食不能自给,丘陵地区还普遍种植桑和茶。农机产品主要是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这三项年创收产值3895亿日元,占农机总产值的66.5%。在拖拉机中,四轴驱动拖拉机占较大比重。已  相似文献   

6.
1大理州水稻生产发展概况水稻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总产则占全年粮食总产的近40%.同时稻米又是人民最喜爱的食物,全州约8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切实抓好大理州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国南方种植的主要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干旱是水稻生产面临的一个主要灾害之一。中国南方水稻干旱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防范我国南方水稻干旱风险的策略,对农户采用种植模式调整来应对干旱做了重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冀东滨海稻区优良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高的土壤含盐量是盐碱地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冀东滨海稻区有丰富的地下咸水资源,但因矿化度过高而不能用于农田灌溉,加之天早淡水资源短缺,从而限制了盐碱地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从现有的优良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耐盐性强的品种,作为耐盐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或直接用于生产,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是最经济而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汉中水稻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汉中的主要粮食作物,无论种植面积或产量都占我市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我市是梗稻、籼稻的主产区。在水稻生长季节里,我市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干旱、连阴雨、冰雹和大风等,对汉中水稻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浸种催芽是水稻生产第一环节,如何生产出质量好、标准高的芽种,是水稻生产获得高产的基础,也是长期困扰水稻生产的基本问题之一,尤其是新型农村经济主体不断增加,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的前提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全面总结了水稻智能化集中催芽技术优势,深刻剖析了水稻催芽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三系法面临的挑战杂种优势利用是本世纪作物育种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30年代美国玉米产量平均2.5t/ha左右,到80年代平均产量达到了7.5t/ha,杂交玉米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其贡献占60%。我国推广杂交水稻20年来,已增产粮食3亿t以上,单产约高出常规水稻3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0)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为世界水稻总种植面积的10%,而产量却占水稻总产的20%。利用雄性不育性生产杂交种子是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最主要的途径,经典方法是利用校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三系法,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水稻…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水稻是临沧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90万亩,占全市大小春粮豆面积的24%,产量占全市大小春粮豆总产的40%,全市绝大多数人口均以大米为主食,水稻在粮食生产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临沧市97.5%的地区均为山区和半山区,平坝仅占2.5%,立体气候复杂,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近年种植杂交稻的面积一直占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两系法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又一次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汉中科技》2006,(5):6-8
1、关于实施名牌战略,做大做强汉中优质米产业的建议 汉中水稻生产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稻谷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一半以上,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水稻的60%和70%以上。发展汉中稻米产业,对促进本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重大,也对本省乃至西部大开发的粮食安全保障和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应用称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它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夏威夷,日本是推广覆盖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从60年代开始试验,1979年后大面积推广使用.1992年起,我国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平均每年递增700万亩,现在基本稳定在7000万亩以上.覆盖的作物由瓜果、蔬菜、花生等逐步扩展到棉花、玉米、小麦、烟草、水稻育苗.为了农业需要,目前我国每年都要拿出35万吨原油用于生产200万吨聚乙烯,每年生产农用地膜30多万吨.  相似文献   

16.
黄瓜水稻轮作,有利于对黄瓜病残体及土壤中存活的病菌彻底清除,可减轻第二年种植黄瓜的病害发生,避免了不能在同一地块连作的弊病。近几年来,经笔者在指导农户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不断总结,该栽培模式日臻完善,推广面积也逐年扩大。通过在我县城郊水东村多年来的大面积示范充分证明,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情况下,种早春黄瓜平均亩产都存5000公斤以上,每公斤按0.8元计算,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积、总产均居世界之首。而水是关系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务院领导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水稻节水增效技术项目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九五"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将加强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开发。国家科委将该项目列入"国家科技  相似文献   

18.
分析徐州市水稻生产与地貌、光、热、水资源等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指出水资源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水稻生产发展规模和合理布局应以水资源和地貌条件作为依据;水稻面积应控制在280万亩以内,并向洼地集中,实施连片种植。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高海拔冷凉稻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950一2250M之间.常年水稻面积在15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粳稻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本区水稻生产在接近其分布的极限地区进行,产量障碍因素众多,是我国乃至世界最特殊的稻区之一。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本区无法直接引种外省和省内其他稻区育成的新品种.解决大面积生产后继推广良种问题只能靠自育。如何切实解决高海拔冷凉稻区后琳良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人增地减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内不可逆转的基本国情,满足庞大的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首要的基本问题。水稻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总产则占全年粮食总产的近40%。在全州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切实抓好大理州水稻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对于进一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真分析了大理州水稻主产区(全州水稻面积约7.0万hm^2,其中4.0万hm^2分布在海拔1850-2250m的高海拔稻区)生产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