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爵士音阶与和弦延伸音、变化音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坤 《科技信息》2011,(31):228-229
爵士是一种起源于非洲形成于美国,具有独特风格与形态的音乐形式。爵士和声的突出特征是追求新颖的和声色彩与富有张力的和声进行。伴随着爵士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音乐风格吸收融合了爵士音乐的和声理论与音乐元素,创造了形式多样的现代音乐,爵士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的根基之一。爵士新颖的和声色彩来自其独特的音阶结构及和弦延伸音、变化音。了解爵士音阶与其和弦延伸音、变化音的关系,对于未来进行现代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创作、伴奏编配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院校(师范)和声常规教学过程中,和声习作是为了对其功能体系更好地掌握,和声分析是为了阐明、揭示和声学原理在作品中运用的手法。从和声发展的基本线索出发,去了解、掌握、运用和声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习者对不同时期和声风格的分析与把握,提高多角度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和声教学中的“历史观”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民族风格、特性、色彩,首先体现于旋律。而旋律又是以一定的调式为基础的。调式在音乐实践中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调式结构特点对于和声的运用及结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弦或和声的基础首先是调式。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五声性调式的特征及其和声手法,因为这是解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发展创新我国和声音乐体系有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见解,认为发展我国民族和声音乐才能只从五声音阶中去研究建立和声音乐体系,而应从我国各民族各种调式构造特点,从各种七声调式里去研究建立我国民族新的和声音乐体系。  相似文献   

5.
异调和声配置是我国民族调式和声手法的一种特殊技法。恰当地运用,能极大地丰富乐曲的音响,使其获得新鲜的色彩效果。异调和声配置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分损益律原理、民族调式和弦的结构功能以及泛音列原理等。  相似文献   

6.
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天才式地将巴洛克时期对立与冲突的音乐观念、风格和创作手法等有机地融合、贯穿起来,完成了音乐历史的整合从而推动了音乐历史的发展。仅从技术层面来讲。他是西方音乐史上继往开来的复调大师。同时也以他的创作实践预示了和声时代的到来,他是音乐历史流变与整合的汇聚点。文章在此基点上进行探讨,并试图在人文与技术层面的论述中,引起更多的人们对巴赫的重新审视与热爱。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北国肖邦"的爱德华·哈格鲁普·格里格,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留下了精美的一页.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民族精神和乐观、幽默的特点,使人百听不厌.他的音乐是灵感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本文从作品的旋律动机、和声技法、节奏等三个方面分析格里格在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阐述格里格"偏爱"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北国肖邦"的爱德华.哈格鲁普.格里格,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留下了精美的一页。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民族精神和乐观、幽默的特点,使人百听不厌。他的音乐是灵感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本文从作品的旋律动机、和声技法、节奏等三个方面分析格里格在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阐述格里格"偏爱"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从小接受有意识的和声美感培训或熏陶,对其一生的音乐素养特别是对乐音合响的听辩能力、感受能力乃至今后对整个多声部音乐织体的形象思维能力,都将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最终达到具有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音乐和声美的熏陶和注重和声美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教学质量、发展音乐教育事业、培养音乐人才,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全面总结了音乐和弦识别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音乐特征的提取、和弦识别等方面采用的各种智能分析处理方法,并对该领域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和声学做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一直是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们所极为关注的热点。随着和声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外一些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教育家们撰写了大量的有关和声学方面的论著。仅就有关和声教学方面的著作,就达数十种之多。如同其它学科知识更新、进化一样,为了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音乐理论教学中又将和声学的教学内容加以各种形式的变化,而形成诸如:键盘和声、对位化和声、调式和声、应用和声等各类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其反馈的信息也促进了…  相似文献   

12.
将人们熟悉的歌曲及旋律移植到钢琴作品中,这种创作手法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在曲式结构、和声织体以及美学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作者创作的有益经验,以期带给新时期的音乐创作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功能和声的连接原理出发,演绎出和声写作中选用原位和弦、转位和弦、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常用七和弦配置和声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出三种基本方法:连用法、替换法、公式法.  相似文献   

14.
谈肖邦钢琴音乐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有独特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音乐诗意连绵,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与器乐性的互相融合,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在创作手法上集中体现了肖邦本人独特的浪漫主义特色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和声,就其本原的意义而言,无非是指不同音高的乐音同时结合鸣响所构成的声音。和声作为一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双重的作用。音乐中的和声现象的发生乃源自人类对自然物理规律的发现与利用,于是构成了和声特有的音乐色彩性和结构性。  相似文献   

16.
邱鑫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1):124-128
久石让是当今日本炙手可热的动画配乐大师,宫崎骏的动画配乐绝大多数都出自久石让之手,其动画配乐具有强烈的现代音乐风格,但又渗透着浓厚的日本民族音乐韵味,是现代作曲技巧与民族音乐特质的完美结合。通过与传统和声写作的比较,探讨久石让动画配乐钢琴版本中和声写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习惯,这一体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是随着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的形成而逐渐兴起的。青主的《大江东去》是我国早期优秀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体现了早期中西音乐交融之后所产生出的新音乐的艺术特征。他的成功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霞 《太原科技》2003,(6):93-94
阐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及其特征。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在他的作品中和声新颖、崇尚复调性、偏爱多声部的线条,在音乐处理上将浪漫的感伤化为法国特有的“情感反应”,在技巧上表现出一种闪烁、独特的音响、微妙的气氛、打破传统的大小调和声体系和章节处理的韵律化。  相似文献   

19.
高师视唱练耳课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听写能力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音程、和弦和旋律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听写训练及其方法、步骤和途径,以期通过科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20.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其目的是系统地发展音乐听觉。视唱练耳教学要与基本乐理课密切配合;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地表现音乐的能力;要与视唱教学、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声等)的运用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