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除臭剂     
最近日本一家杂志介绍了新发明的一种价格便宜、效果显著的新型除臭剂。这种除臭剂与以往用活性炭吸附或香料掩蔽去臭不同,它是由化学反应除去臭味的。这种除臭剂可长时间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氨、、硫化氢、硫醇等气体,其除臭率可达99.9%。它的组成是硫酸亚铁或硝酸亚铁等亚铁盐和维生素C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对组分未知除臭剂样品进行组分分析的方法及其过程。针对一种商用高效但配方未知的织物用除臭剂,先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对该除臭剂进行预处理和分离,然后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综合热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该未知除臭剂的元素组成、综合热变化、有机物和无机物组分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除臭剂样品中主要有碳和氢等元素,还有部分氧、氮、溴、氯、硅、铝、铁、硫等元素;其主要组分包括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油酸、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单油酸甘油酯、水、硫酸亚铁、纳米二氧化硅载银抗菌粉、碱式氯化铝等。它是一种复合型除臭剂。  相似文献   

3.
齐国庆  刘光利  刘发强 《甘肃科技》2007,23(9):83-85,52
文章以生活污水为生物滴滤塔喷淋液,对化工污水厂产生的复杂恶臭气体进行脱除试验。探讨了复杂恶臭气体浓度脱除率同城市污水pH,CODCr,阴离子浓度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克雷伯氏菌菌株ME17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温度、接种量、甲烷含量和培养基pH对菌株ME17生长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培养温度、接种量和甲烷含量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0,培养温度24.4℃,接种量6.7%,甲烷含量25%.在优化培养条件下,细菌生物量约是初始培养条件下的1.7倍,延滞期缩短45 h.该菌株初步应用于甲烷气体的脱除,脱除率达84.7%,表明该菌株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能良好地脱除空气中的甲烷气体.  相似文献   

5.
全氟化碳(PFCS)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态污染物质,它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因而需要对PFCS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的脱除.本文介绍了大气压下微波等离子体分解气体的新工艺,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的特性,并用微波等离子体进行了高浓度PFCS气体脱除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微波功率增加时,分解效率快速增加,最高分解率可达99%以上,向等离子体系中加入O2和H2O可以有效地促进PFCS分解.该工艺分解率高,设备体积小,对高浓度PFCS有害气体分解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能源的生态效率角度出发,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燃煤电厂排放的气体污染物(NOX、SO2、CO2)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评价,讨论了对气体污染物单独脱除和协同脱除时,脱除率对燃煤电厂生态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现役燃煤电厂的生态效率的措施.所得结论对提高新机组和老机组的生态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除NO_x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氧化物催化剂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的方法,以脱除汽车尾气中NOx为目的,研究了NO气体初始浓度、空速、催化剂装填量,以及等离子体反应器输入电压对NO脱除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NO脱除率随气体初始浓度和空速增加先升高再降低,存在最大峰值;在等离子体协同作用下催化剂装填量对NO脱除率影响顺序为:反应器装满催化剂反应器装满塑料球反应器部分装填催化剂未装填催化剂;随输入电压增大NO脱除率增加;催化剂不仅具有催化和存储性能,而且还具有阻挡放电介质的功能。在本研究中当NO初始浓度在2.56×10-4左右、反应器装满催化剂、空速10.2s-1左右时,NOx获得最大脱除率。  相似文献   

8.
高温煤气中氯化氢和碱金属蒸气的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温煤气中的氯化氢和碱金属蒸气进行了单独和同时脱除的研究,单独脱除的研究得出,脱氯剂的氯容量随反应温度的增在而提高,试验所选的5种吸附剂对碱金属都具有脱除性能,其中以高铝土和活性Al2O3吸附剂的吸附效率最高,在840度条件下活性Al2O3吸附剂对碱金属化合物的脱除主要以物理吸附的方式进行,在HCl气体和碱金属蒸气同时存在条件下,高铝土脱除碱金属的效率高达79.5%。TCl1脱氯剂脱除HCl气体的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热化学法脱硫铵盐回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热化学法SO2脱除率和铵盐回收率影响规律。从中发现SO2脱除率随温度上升略有提高,并不是气体温度高于54℃时脱除率为零。另外,气体温度低于54℃时,铵盐微粒回收率高达90%以上,高于54℃时铵盐回收率低于10%。解决了常规热化学干法脱硫的一些误解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化学系研制的“RO——型洁尔净”是一种新型除臭剂(特异气味消除剂)。 “RO——型洁尔净”有除臭、抑菌、清洗作用,属于多效除臭剂,与其他除臭剂比居于国内先进水平。这种除臭剂国内未见报导,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RO—型洁尔净”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一般地可用几只大缸进行土法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强电场电离放电技术制取高浓度活性粒子和引发剂,并注入烟气中氯化脱硫脱硝,副产物为硫酸和硝酸,整个过程无催化剂和吸收剂.实现了干法同时脱硫脱硝.并研究了活性粒子注入量、气体温度和气体含水量对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粒子注入量是影响脱硫脱硝效率的决定因素,NOx优先SO2脱除,该方法脱硝率可达100%,脱硫率高于60%.温度是影响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烟气温度的增高不利于SO2和NOx的脱除.水在羟基自由基形成以及脱硫脱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当增大含水量,可促进SO2、NOx脱除.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除臭剂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制备的吸附型除臭剂和与臭味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除臭剂。但这两类除臭剂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必须经常更换材料才能保持除臭性能。而微生物除臭剂在与臭味同化过程中能不断繁殖,可以进一步增强除臭性能,从而达到长期除臭的目的。(?)本在这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现介绍如下: 一、筛选有效微生物具有除臭作用的微生物有两种,即芳香产碱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其筛选过程如下: 芳香产碱杆菌:按10%醋酸钠、1%磷  相似文献   

13.
朱颖 《科技信息》2011,(30):19-19
本文以气化熔融焚烧工艺的技术原理为基础,论述了其抑制二恶英、固化有害重金属和脱除酸性气体等环保特性。采用该技术处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千瓦时发电量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0kg,充分体现了垃圾能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下述各除臭剂为最新日本专利的配方。配的得除臭液有三种用法:1.例入厕所水坑中;2.稀释后喷洒于厕所或室内;3.将适量除臭液与多孔吸附型物质如沸石粉、活性炭、膨润土或有机吸附型载体等混合,低温下减压蒸去水份,制得固体状除臭剂,这种除臭剂可置于厕所或室内除臭。除臭剂配制简单,成本较低,除臭效果也较好,可除去厕所及室内的氨气、硫化氢、硫醇等臭  相似文献   

15.
 SO2气体排量大、污染重,传统的脱硫技术存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局限,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净化污染气体具有脱除效率高、适用性广等优点。介绍了电子束、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3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脱除SO2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技术机理、影响因素,并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脱硫技术的可能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别用去离子水、单乙醇胺(MEA)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对模拟烟气中的CO2分离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气体流速、入口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吸收剂流速、吸收剂浓度以及吸收剂种类等因素对CO2脱除率和总传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3种吸收剂分离CO2的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MEA、MDEA、去离子水;CO2的脱除率和传质通量随吸收剂浓度、流速的提高均增加;CO2的脱除率随气体流速和CO2在入口气体中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而传质速率却随之增加.系统长时间运行后发现存在膜孔润湿现象,进而影响膜的传质性能.因此,吸收剂浓度须在传质和长时间运行性能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17.
硅藻土在日用化工制品中也有广泛的用途,主要可用作除臭剂、化妆品原料、缓释剂、蚊香填料、液体电蚊香用多孔吸液芯、氧化发热剂等。一、除臭剂硅藻土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在除臭剂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在国外饲养猫狗等宠物的家庭常用硅藻土垫铺在其栖息处,以吸附尿液和尿臭。原苏联专利中披露的一种固体除臭剂中含有硅藻土4—6%、甘油1—3%、发泡剂(磺烷油、肥皂或合成洗涤粉)17—19%、香料1—5%、食盐0.5—5%、九水偏硅酸钠52—60%、硬脂酸钙0.5—5%、水泥灰11—14%。在制备除臭剂时预先将水泥灰与硬脂酸钙拌匀,然后再与其他原料成分搅拌,得到均匀的物料,再压制成圆柱状,用塑料薄膜包装。在与水接触时除臭剂即开始作用,使用寿命为1—1.5个月。  相似文献   

18.
为消除由粪便带来的恶臭及不利卫生的各种因素,作者研制了 DOL-Ⅱ型卫生除臭剂,并对它进行了应用试验及安全检验。DOL-Ⅱ型卫生除臭剂对去除来自氨、挥发性硫化物及粪臭素(3-甲基吲哚)的臭味有实效。它也是一种强力杀菌剂,对普通金属排污管道具有抗锈蚀能力,对人畜、土壤、农作物安全。以上证明它是一种良好的通用卫生除臭剂。以大量药理及生物检验用来确证上述除臭剂对人畜、土壤、农作物安全。在上海至昆明列车上的现场应用报告确证它的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涂膜反应器中NOx光催化脱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正丁酯为前驱体制得钛凝胶涂覆在石英玻璃管上,通过热处理得到锐钛矿型蚋米二氧化钛薄膜,并以此石英管为反应器,考察了纳米TiO2薄膜对NOx的光催化脱除能力,研究了涂膜次数、气体浓度、湿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0 min的光催化反应,不同浓度的气体中NOx的脱除率均在95%以上.图5,参11.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邦物产公司于最近开发了一种以从118种草木中抽提的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除臭剂——“F—118”。该产品是用在森林中采集的自然生长的松、椿、山白竹、漆树、柠檬等的枯萎枝叶的抽提物混合而成的,由叶绿素、树脂、萜烯、果胶酶、淀粉酶、氨基酸等多种成分所组成。经试验,对以阿摩尼亚,三甲胺等为主的各种恶臭物质,有很好的消除效果,现已制成室内、车内用除臭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