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萨克牧民对家马采取自由散放的饲养方式.数量众多、与野马有着亲缘关系的家马给普氏野马放归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一般说的马,乃是家马,我没怎么接触过马,甚至也不怎么敢骑马,但却与野马的一家子朝夕相处,那是生活在我们麋鹿苑的普氏野马。三年前的一天,我们的普氏野马乔迁新居,搬迁那天,工作人员从野马一家三口中,先把母马麻醉运走。一时间,失去妻子的公马,暴跳如雷,尥蹶子喷鼻子,一副气哼哼的样子。看不见母亲的幼马,满世界乱跑,嘶鸣不已,表现得十分异常,可平时没见这样,为何?不就是母马被运走了吗?  相似文献   

3.
普氏野马,是地球上现存唯一的野马种类。普氏野马的野生种群于20世纪中叶在我国和蒙古国灭绝,现存的普氏野马均为圈养野马的后代。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我国在1985年从国外引进野马,开始实施放归野马计划。2001年,第一批野马被放归野外,到今天,已经整整6年了。它们在茫茫荒野上生活得还好吗?能适应野外严酷的自然环境吗……本刊特邀北京林业大学野马监测项目组的专家以及野马繁殖中心的"护马使者",讲述野马放归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谢海云 《科学之友》2001,(12):24-26
2001年8日下旬,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了我国将把27匹"普氏野马"放归大自然,使其重建野生种群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什么"普氏野马"比时下堪称"国宝"的大熊猫更珍贵?准噶尔盆地的戈壁荒漠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受天敌--狼的威胁,野马能否生存?日前笔者带着上述疑问,专程赶到新疆野马饲养中心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正>普氏野马,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甘肃、内蒙古一带。普氏野马是当今世界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是有着6000万年进化史的"活化石",是一座巨大的基因宝库。1876年,欧洲泰班野马灭绝后,欧洲人就一度认为,野马已在地球上灭绝。1878年,沙俄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发现野马并获取了标本,俄国学者鲍利亚科夫将其定名为"普  相似文献   

6.
演化史长达五六千万年的野马,比大熊猫、鸭嘴兽等“活化石”更具有动物演化研究价值,其学术意义使它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珍稀物种“大明星”。野马,又称普氏野马、蒙古野马。它的祖先是野生始祖马。据化石考证,始祖马高仅二三十厘米,足五趾,后演化为三趾以至到单趾,成为草原野马。地球上的野马曾多达350多种,而现在仅存在中国发现的1种,即普氏野马。此野马,是俄国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1878年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并采集到标本而被俄国学界命名为“普氏野马”的。据动物学家称,世界各地的野马由于生态环境和生物链长期被…  相似文献   

7.
普氏野马,俗称“蒙古野马”,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是中纬度开阔景观环境的代表性物种,也是地球上现存唯一的真正的野马.  相似文献   

8.
<正>野马,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多万年的物种,20世纪中叶,它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现存的野马都是圈养野马的后代。如何让野马重归故里,在卡拉麦里荒原上自由驰骋,是中国科学家野马保护者们孜孜以求的夙愿。本期特邀在戈壁滩上野马繁殖一线坚守20多年的"野马公主"——高级工程师张赫凡老师以其亲历给我们讲述野马放野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考察喀什特区房地产市场后,在当地友人的安排下,我们一行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天山北麓往东北方向行驶160 km,便来到地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东缘的普氏野马饲养繁殖中心.在这里,我们有幸目睹了普氏野马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正马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它彻底变革了人们的旅行、耕作甚至发动战争的方式。然而,每当我们认为已经回答了这些动物从何而来的问题时,总会有一项研究又将我们带回了原点。情况确实如此,对远古马的DNA进行的大量新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目前的理论,即现代马在5 000多年前出现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地区。相反,这项新的研究表明,现代马来自于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种系。这项研究还表明,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生马,被称为普氏野马,并不是真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的一项研究,检测了全球范围内许多种类的马的线粒体DNA,检测对象从5.3万年前的化石到当代马都有。该研究把所有马科动物放进一个单一的进化枝(即拥有一个共同祖先的种群),其中包括3个在基因上有差别的马种:南美马、高跷腿马和真马。真马的分布范围从欧洲西部一直到白令陆桥,其中包括史前马和普氏野马(由19世纪一位俄国探险家发现于中亚细亚),此外还有曾被认为属于一个单独的泛北极马种(如今被认为是现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18日,我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新疆采访团赶往位于乌鲁木齐东北150千米处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探访了18年前从海外归来的普氏野马.那天,新疆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原洪、野马繁育中心主任曹杰向我们讲述了关于野马的回归故事.那次,我为命运多难的野马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3.
野马的明天     
马晨 《科学之友》2006,(8):48-49
野马除去内脏后,肉质鲜美,有壮筋骨、强体魄等多种效用,所以一度被大肆猎杀,另外,它们赖以生存的草场也被家畜侵占。20世纪70年代普氏野马野生种群全部灭绝,现在只有这一物种的人工饲养种。  相似文献   

14.
洞穴追凶     
正近几年中,上百万只北美蝙蝠不明不白地神秘死去,令科学家们忧心忡忡。谁是杀害蝙蝠的元凶?科学家们进入洞穴,展开调查……在马默斯洞追踪罪魁祸首在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猛犸洞穴国家公园,有一个名叫"马默斯洞"的洞穴。"马默斯"在英语中是"猛犸"的意思,因此马默斯洞也被叫作"猛犸洞"。马默斯洞既深又长,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洞穴。终年幽蔽、潮湿的洞穴里,正在冬眠的蝙蝠蜷缩着身躯悬掉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上一次冰河期的末期,马科动物在西半球灭绝。但是,马在欧亚大陆上为什么却没有灭绝呢?有一种理论认为,是驯化拯救了马。有利于马在欧洲生存的环境条件在欧亚大陆比在美洲的更好。因此,在公元前8000年之后的某个时期,即马在美洲灭绝的大致时期,欧亚大陆的人们或许开始了把马作为提供肉食来源的牲畜喂养,这涉及捕捉野马并关起来,这可能有助于保护马这个物种。马也完全符合驯化牲畜、让之能与人近距离相处  相似文献   

16.
学芝 《自然与人》2012,(2):43-45
一位坚守戈壁14年的女孩,以戈壁为家,以野马为伴,用真情呵护野马,在多年的青春守望中,与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写下了30余万字的日记和野马观察记录,潜心记载了和野马共同生活的经历.在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正>大帅是一匹野马帝王,它的肩部两侧带着"V"字形的深褐色燕尾族徽——这是英国引进马的遗传特点。大帅继承了英国野马的优秀基因,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短短几年,它统帅的群体就由9匹发展到30多匹,并且个个体格健壮,是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最大最优良的群体,也是我们心目中寄望于能够重征卡拉麦里荒原的第一主力队伍。中心专门在7号栏北面开辟了3000亩的大围栏,刻意营造了一个类似于卡拉麦里荒原的环境,再将大帅的群体放进去进行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先后投入巨资进行东北虎和大熊猫人工繁殖与野外放生试验。前者取得成功,东北虎还一时出现了"虎满为患"的情形;而后者却相继失败。也就是说,人工养殖的东北虎与大熊猫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放归山野只有死路一条。国际环保机构对动物保护的界定就是经人工繁殖后,必须能够在野外独立生存,才算保护行动成功,否则应宣布保护失败。中国近年来对大型珍稀动物保护成功的只有普氏野马。  相似文献   

19.
普氏原羚是中国的特有动物,19世纪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首先发现,故称“普氏原羚”。历史上普氏原羚曾经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一带,但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普氏原羚仅在青海湖周围的沙地上分布。我们追踪研究它已经七八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6种羚羊:即普氏原羚、蒙古瞪羚、藏原羚、鹅喉羚、赛加羚和藏羚,其中普氏原羚、藏原羚和藏羚是中国特有种。中国羚羊类动物在世界羚羊类动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尽管人们对原羚属与其他亚洲羚羊类动物进化关系已达成共识,但是中亚特有羚羊类群———原羚属3种羚羊之间的进化关系却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普氏原羚曾一度被认为是藏原羚的一个亚种。此外,也有人认为普氏原羚是藏原羚和鹅喉羚的杂交种,但澳大利亚动物学家Groves在1967研究了世界上标本馆馆藏标本,他确定普氏原羚为一个独立的种。Pocock在1918年根据蒙古瞪羚与普氏原羚和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