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中缠绕着时空发展的两个方向——退后与前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回忆祖先进化的历程,可以为规划未来提供依据,这种精神意识的时空穿梭对于人类来说,是社会进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些动物行为专家根据最近的一些实验结果认为,不只是人类有这种能力,动物也有。  相似文献   

2.
冯锋 《科学之友》2007,(17):46-47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中缠绕着时空发展的两个方向--退后与前进.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回忆祖先进化的历程,可以为规划未来提供依据,这种精神意识的时空穿梭对于人类来说,是社会进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些动物行为专家根据最近的一些实验结果认为,不只是人类有这种能力,动物也有.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人类是数百万年前从和猴子有血缘关系的类人猿进化来的。但是到了今天,人类的外貌已经和猴子,类人猿相去甚远。研究表明,人类的外貌一直在悄悄地变化,而推动这种变化的最大动因是人类饮食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进化     
有人说人类进化已经终止,而有人认为,现在人类进化比以前还要快,究竟孰是孰非?[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青云 《世界科学》2006,(5):20-21
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今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从鱼类的一个小分支——肉鳍鱼类中沿袭进化而来的。鱼类的这个分支在大约3。65亿年以前从水中爬上了陆地,继续进化,形成了今天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然而,这种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缺乏一些直接的化石证据的支持。最近,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批生活在距今3.75亿年前的有足鱼类的化石,这些化石将解开鱼类上岸行走变成有足类动物的种种谜团。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5,(5):79-79
人类进化到现在已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动物。人类可以借助避孕工具来控制后代的数量;人类能够制造延续生命的药物,最大限度地延迟死亡的降临;人类甚至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对自身的遗传基因进行修改。这些非同凡响的表现可能让我们有一种错觉:人类似乎已经摆脱了进化的宿命。实际上,这种充满诱惑的奇思妙想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今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从鱼类的一个小分支——肉鳍鱼类中沿袭进化而来的。鱼类的这个分支在大约3.65亿年以前从水中爬上了陆地,继续进化,形成了今天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然而,这种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缺乏一些直接的化石证据的支持。最近,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批生活在距今3.75亿年前的有足鱼类的化石,这些化石将解开鱼类上岸行走变成有足类动物的种种谜团。北极的新发现填补空白在发现这些动物化石之前,古生物学一直认为,肉鳍鱼类是在泥盆纪进化为陆地爬行动物的。但是,以前的化石记…  相似文献   

8.
《科学24小时》2011,(6):51-51
科学家认为有一些黑洞存在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光子、粒子和行星得以围绕黑洞中心的奇点运行。奇点是黑洞中时空趋子无限的区域,可以看成是时空的边界。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未来     
现代人是否仍在进化 一般讲的人类进化,是指原始的早期人类怎样进化到现代人的过程,而不涉及现在的人的进化。那么,现在的人是否还在进化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人类体质形态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发展成现代人后,形态结构已经基本上定型,变化就很小,如身高有微小的增加,牙齿的数目在减少。现代人上下颌一般各有16颗牙齿,总共32颗,但有人上颌或下颌的第三臼齿(智齿),甚至上下颌的全部第三臼齿终生不萌出,所以总共只有30颗甚至28颗牙齿。我现在已经84岁,就只有28颗牙齿。我们…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脸部从类人猿先祖时期演变、发展的原因,至今让人们困惑不解。不过,美国犹他大学的"古人类脸部的保护层"研究,带来了古人类面部进化的全新理论。此前广为流传的假说认为,人类早期始祖脸部快速进化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咀嚼难以嚼碎的食物。生物学家大卫卡·瑞尔、迈克·尔摩根指出,人类脸部的进化,或许是为了适应史前版的"酒吧斗殴"。他们认为,史前时期,雄性也会为了争夺雌性、资源或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在人类  相似文献   

11.
徐桂荣 《自然杂志》2017,39(5):371-377
讨论了生物的创新进化,介绍了创新进化的概念及其遵循的规律,着重分析人类进化中创新进化的表现。早期人类创新进化的主要体现:直立行走解放了手;人工生火、用火是主动取得能源和主动使用能源的开始;熟食取得充分的营养,使脑功能完善;抽象思维的发展是物质的演绎,同时又回过头来改造物质,这是其他动物做不到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主动取得能源,主动生产食物,这种劳动是任何动物不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2.
在进化方面,大自然似乎更偏爱蟑螂,至少在心脏方面可以这么说。对蟑螂而言.即使有一个心室停止跳动,它还能继续生存;而人类一旦有一个心室停止跳动,就会出现死亡。最近,印度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苏加.古哈(Sujoy Guha)领导的研究小组根据蟑螂的心脏原理研制出一种人造心脏。他们认为,这种人造心脏经久耐用,价格也为大众所能承受。  相似文献   

13.
南非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具极为古老的骨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古老的现代人类祖先的完整骨架。研究人员认为,它是由猿进化成人类期间很多过渡性动物之一。这具骨架是由约翰尼斯堡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检验说明这一骨架大约有350万年,埋在约翰尼斯堡附近洞穴的岩石中。领导这一科研小组的兰·克拉克认为,这具骨架属于南方古猿属的一种猿人,这种动物正好存在于早期人类之前、最近发现的这具骨架看来能像人一样用双脚行走,但很明显也能像猿那样挥动双臂在树木之间穿行,据克拉克说,在确认这具骨架届哪个种类还需大约1年时间一在此…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着现代人类的起源问题,到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了两大唱对台戏的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名为多区进化说(Multircgional cvolution),它认为人类在大约两百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作为单一的物种在东半球的各个地区进化,彼此间通过互相交媾和文化交流而联系起来。另一个理论是走出非洲说(Out of Africa),它认为现代人类是在晚近得多的时候起源于非洲的,这些起源于非洲的人是完全不同于尼安德特人和其它古人类的一个新种并逐渐取代了后者。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英文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由于这种技术带着一种神秘的梦幻色彩,被世界媒体大肆渲染,所以使人觉得似乎人类将要进化成“鬼”一样的“灵境”人:戴上头盔,不用说话不用动,脱离现实的时空,在虚拟的世界中快乐地生活。真会这样吗?科学技术之眼“虚拟现实VR”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三维虚拟环境。创立“虚拟现实VR”有很强的功利目的。它首先被设计人员应用到建筑、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的设计上。建筑物、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的设计图做出来以后,用虚拟现…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人类世”时代,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进化生物学家门诺·斯奇尔舒赞在他的《达尔文来到城镇:城市丛林如何推动进化》一书中,探讨了城市对动植物的影响、动植物如何适应城市生活,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迅速深入动植物基因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暗物质是一种理论上存在并且引起争议的物质,无法被地球上的望远镜观测到。一些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在整个宇宙质量中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三。目前,科学家利用时空导致的“波纹”探测暗物质,并首次绘制出这种物质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6,(6):78-78
问:谁是人类的远古祖先?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但它们是如何进化为人类的,又是在哪一块土地上进化为人类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古人类学家所关注的。由于在非洲找到不少属于人类远古祖先的化石,为此不少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地是非洲。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人看到蛇或蜘蛛之类的动物都会害怕.有研究表明,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现象可以追溯到非常遥远的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20.
在分子水平上复制生命不愧为一项史无前例的创举,不过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奈尔斯·埃尔德雷奇(Ndeeq)认为,如今的生物技术革命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人类从狩猎采集野果谋生到走出当地生态区开始拓荒种植农作物的时代。他论述说:'"遗传工程可能会在未来引起轩然大波,而眼下科学家普遍认为它处于复杂多元化社会体系核心地位,苦其崛起朝有利方面发展,那么我们人类将继续受益这种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果。"在埃尔德雷奇看来,当今人类与那些早期农业民族都崇尚一个共同信仰,即人类注定要摆脱自然界约束并设法征服它。然而生物技术的前景还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