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的葬礼     
不少动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有"恻隐之心"、"悼念之情",甚至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葬礼",有些"葬礼"还很隆重。大象表现最为突出。老象一死,为首的雄象便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象投去。接着众象也纷纷效仿,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葬礼     
近年来,动物学家们通过观察、研究,惊奇地发现,很多动物对于死亡的同类,似乎与人对待死者一样怀有深切的"悼念之情",因此,在动物世界中,也宛如人类社会一般,存在着五花八门的"葬礼"!"土葬"大象常选择"土葬"。当老象断气辞世之后,为首的雄象用牙掘松地面泥土,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象投去。接着,众象也纷纷照办,很快就将死象掩埋了。为首的雄象又带头用脚踩土,其它的象也跟着踩,不多时,便"修"成一座"象墓"。此时,为首的雄象一声嚎叫,众象便绕着"象墓"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动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着深厚的“悼念之情”。在动物世界中,同时存在着葬礼的仪式。 在这方面,猴子表现突出。老猴刚死,其他活着的猴子就会围着它凄然泪下,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把死猴尾巴留在外边,群猴注意观察动静。如果来一阵风,风一吹,尾巴一动,群猴就高兴地把死猴挖出来,百般抚摸,盼望复活。当见到死猴毫无反应,又重新掩埋。往往反复十多次。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里,有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当同类鸟死亡时,其他鸟便把绿叶或五颜六色的花瓣覆盖在死鸟的尸体上,以示“哀悼”。 热带森林里,老象断气后,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泥土,用鼻  相似文献   

4.
动物的葬礼     
武夫 《科学之友》2003,(12):19-19
动物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有深厚的“悼念”之情,所以,在动物世界中也有着五花八门的葬礼。在非洲密林深处,大象老死后,“送终”的象群围着死者先是发出一阵哀号,然后由为首的大象用象牙掘松泥土,用鼻子卷起土块投到象尸上。群象纷纷仿效,跟着把土块、石块、树枝和枯草等投到象尸上,将其掩埋起来,再用脚踩实,直到为首的大象一声号叫,才停止踩踏,群象便  相似文献   

5.
在生存竞争中,动物也很注重“优生优育”,以便孕育培养出强健的后代。 胜者得婚 野骆驼的“婚姻状态”为“一夫多妻”制。每年冬天,是它们的婚配季节。“众新娘”中只会留下一头最健壮的雄驼来当“新郎”,而其余的雄驼则被迫退出,统统靠边站。 为了争当“新郎”,雄驼之间少不了要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斗,厮杀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相斗之争后胜者得婚,独占“众新娘”。然而那些“败军之将”或因不服气,或因妒嫉,而偏偏不肯离去。这时候,“众新娘”便会群起而攻之,将它们轰走。 由于交配的雄驼身体最健壮,因此生下来的小驼要结实得多。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3,(10):76-76
蜘蛛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动物,而有些雌蜘蛛在交配后吃掉“丈夫”,使得雌蜘蛛更显神秘和恐怖。 科学家发现,雄蜘蛛的以死相随似乎是有目的的。雄蜘蛛的死可能是一种策略,是为了让它们的尸骸能够进入雌蜘蛛的生殖器,并且阻断其他雄性竞争者与“她”交配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周易·大衍》的数学诠释焦氏“大衍数集”建立刍议焦蔚芳引言根据191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十三经》之首的《易经》,其中《系辞上传》所载"大衍之数"的原文如下:"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操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现     
英国“胜利号”残骸惊现,“秦穆公坟”实为一座高台建筑,部分雄蜥蜴会男扮女装,巨蟒化石,史前巨兽之河惊现撒哈拉。  相似文献   

9.
在北极圈内,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 海象身长达4~5米,平均体重为1吨,最重的雄海象体重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远望去就像一辆辆抛锚的坦克。  相似文献   

10.
夜幕悄然降临到广袤而炎热的非洲原野上。然而,在密密的热带植物林中,黑夜却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静谧。你瞧,一只早上才脱茧而出的雄螟蛾慢慢地爬上甘蔗茎端,等待“伴侣”前来相会。只见它不停地扇动着两只翅膀,不用发出声音,也不用四处寻找,不多会儿,一只雌螟蛾便象感觉到了一种信息,按时前去赴约了。是什么东西使雄螟蛾具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雄象争霸记     
雄象一直有着"孤独流浪汉"的名声。但是,科学家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它们实际上是擅长交际的,而且在雄象之间存在着严密复杂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象海豹的鼻子从它们的脸上倒挂下来,很像大象的鼻子,因此人们就叫它们象海豹。它们的大鼻子是空的,像音箱一样,在吼叫时可以产生共鸣,使声音更大些。象海豹是所有海洋鳍足类中最大和最有力的哺乳动物,雄的有5米长,重达2吨,雌的平均也有3米多长,但重量只有雄的一  相似文献   

13.
玩过蟋蟀的人都知道,雌蟋蟀是“哑巴”,不会鸣叫,而好斗的雄蟋蟀却器鸣,它的声音是两翅摩擦时,从所谓的发音器言——复翅羽化而成的小器官中发出的,在蟋蟀王国里,找对象往往是雄的“唱歇”,雌的寻觅,也就是雌蟋蟀寻着雄蟋蟀的叫声找到“心上人”并进行约会的。  相似文献   

14.
2014年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年,各类型互联网金融项目为国内市场带来不少新鲜活力。2013年末,著名主持人乐嘉的新书《本色》在众筹网上众筹成功的信息占据了互联网金融的头条。"你投了那英还是乐嘉?"众筹的出现,这句话完全可以出自一个屌丝之口。从点名时间的《大鱼?海棠》到众筹网的"快乐男声"主题电影,众筹经济以粉丝效应为翅膀,用最快速度走向主流市场。然而,"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众筹模式,能真正解决众多创业者缺资金、缺市场之"愁"吗?能解决众多投资人缺乏投资渠道之"愁"吗?本期茶座,专家为您抽丝剥茧,一解众筹之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电影“葬礼”中有这么一个镜头:一个刚体检完诊断为“正常”的人却因心肌梗死而死。对此人们不禁哑然失笑。可是,细想一下,又有谁能笑得坦然呢?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关心,很多单位都实行了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对体检的结果大家都很在意,但却几乎没有人对体检的诊断标准提出过疑问。可是,在医学界已有很多医生对体检的标准和可信度表示了怀疑。 据日本对1994年接受过体检的213万人的资料进行调查,发现诊断结果为“无异常”的人只占总人数的18.2%。 那么,约80%的人都不正常……?这未免太令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4,(12):74-74
雄性欧洲褐蛙“找对象”越来越难了。科学家最近发现.比利牛斯山脉水塘中的雄蛙数量已经是雌蛙的4到10倍。不过.那些在恋爱方面不走运的雄蛙却决不“轻言放弃”。在典型的交配仪式中.雄蛙会紧紧抱住雌蛙.直到后产卵。这时,雄蛙会给卵授精.然后游走。接着.那些不走运的“光棍”  相似文献   

17.
王飞 《科学之友》2005,(3):51-51
动物学家发现,有的动物对死亡的同类存在“悼念之情”,并会有五花八门的奇特葬礼。灰鹤当灰鹤发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空盘旋徘徊。然后由首领带着大队飞落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团团转,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最后,停立在尸体跟前,发出凄楚的叫声,并低垂着脑袋,似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史,演了一个极重要的角色。人类首次驯养亚洲象是4000年以前的事了。古代人的在战争时使用象,是因为其巨大的体形和力量,大家也因此被称为“坦克的鼻祖”。20世纪60年代的越战中,大家在补给线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洲象虽然比较难以驯化,但公元前200年,驮运汉尼拔部队穿越阿尔卑斯山袭击罗马人的就是非洲象。大象还是个不需要道路的运输工具,它们用脚趾走路,肉掌所起的作用是抓紧地面,因此,在沼泽泥地里大象也能行走自如。亚洲文化与大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汉语里,“骑象”即为“幸福”之意。在古代泰国,传说中起…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6,(4):4-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滩美得像寓言之地, 可是这里却绝非是找“意中蟹”的乐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当地一些雌性招潮蟹要想找到“如意郎君”的话,恐怕得“相亲”上百次。雌蟹“相亲”时,雄蟹“帅哥”站在自己的洞穴前, 用爪子向“美女”舞出“到这边来”的姿势。“美女”若是对“帅哥”有意,就会靠上来掂量“帅哥”的“房产”——洞穴规模。科学家发现,蟹“美女”平均要“相亲”23次才能找到“老公”;要是“美女”的条件抬高,则需“面试”106个“帅哥”。不过,把这么多功夫都花在“找对象”上面,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对“生儿育女”是不划算的。但对于招潮蟹来说,这种选择却关系到下一代的生死。只有雄蟹洞穴的大小合适,幼蟹才能在每两星期一次的潮水高峰期孵化,这样幼蟹就能随潮水离开海湾,从而进入大海。反之, 若幼蟹在非高潮期被带离海湾,就只能被带到近岸处,因此很容易葬身掠食者的“虎口”。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滩美得像寓言之地, 可是这里却绝非是找“意中蟹”的乐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当地一些雌性招潮蟹要想找到“如意郎君”的话,恐怕得“相亲”上百次。雌蟹“相亲”时,雄蟹“帅哥”站在自己的洞穴前, 用爪子向“美女”舞出“到这边来”的姿势。“美女”若是对“帅哥”有意,就会靠上来掂量“帅哥”的“房产”——洞穴规模。科学家发现,蟹“美女”平均要“相亲”23次才能找到“老公”;要是“美女”的条件抬高,则需“面试”106个“帅哥”。不过,把这么多功夫都花在“找对象”上面,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对“生儿育女”是不划算的。但对于招潮蟹来说,这种选择却关系到下一代的生死。只有雄蟹洞穴的大小合适,幼蟹才能在每两星期一次的潮水高峰期孵化,这样幼蟹就能随潮水离开海湾,从而进入大海。反之, 若幼蟹在非高潮期被带离海湾,就只能被带到近岸处,因此很容易葬身掠食者的“虎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