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50年前的那位青年地质学者,就是如今已届90高龄的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老先生。他传奇般发现的那些"四脚蛇"化石,后来被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命名为"胡氏贵州龙"(以纪念发现者胡承志先生),  相似文献   

2.
50年前的那位青年地质学者,就是如今已届90高龄的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老先生.他传奇般发现的那些"四脚蛇"化石,后来被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命名为"胡氏贵州龙"(以纪念发现者胡承志先生),隶属于一个叫作"肿肋龙"类的爬行动物类群.  相似文献   

3.
万物有龙     
<正>即将到来的龙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封建社会,龙被视为皇权的象征。如今,中华民族仍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引以为豪。虽然现实生活中龙这种生物并不存在,但名字里带有“龙”字的生物却数不胜数。因有“龙”的加持,它们仿佛都有一股高贵的气息,令人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4.
“龙”升空     
, 《大自然探索》2012,(12):4-4
2012年10月7日,美国私人企业“太空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着“龙”货运飞船发射升空,10日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28日平安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5.
一、神奇的“九龙杯”宋代制作的“九龙杯”,如图1所示,杯子中间的凸起,是九条龙盘旋在上面的中柱上,所以取名为“九龙杯”。“九龙杯”不仅外形美丽,而且非常神奇。“九龙杯”的神奇之处在于:酒没有倒满时,尽可以往里面倒,但是酒一旦倒满,整杯酒好像被龙喝掉了似的,一点儿也没有了。它的奥妙在哪里呢?二、探究“九龙杯”奥秘九龙杯为什么这样神奇呢?让我们做个试验来说明。“九龙杯”与“虹吸现象”如图2(a)所示,把一根弯曲的塑料管两端插入盛水的甲杯和不盛水的乙杯中,水不会由甲杯流向乙杯,这是因为甲杯中的水不能往上…  相似文献   

6.
从1月23日开始,我们迎来中国的龙年。从已经挖掘出的化石证据来看.我们还不能说龙是一种曾经真实存存过的动物。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龙的喜爱,并把某些可爱或威武的动物命名为“龙”。  相似文献   

7.
<正>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又名大岳太和山、玄岳山,素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自汉代起,雄奇的武当山就吸引了孙思邈和陈抟等人到此寻仙修道。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均州(今湖北十堰一带)遭逢大旱,刺史姚简在武当山求雨成功,皇帝敕建“五龙祠”,宋真宗赐额“五龙灵应之观”。据史料记载,这是武当山历史上敕建的第一座道观。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诏改观名为“五龙灵应宫”,元仁宗赐额“大五龙灵应万寿宫”。武当山古建筑亦有所扩建。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乌摩那龙吗?多半不知道吧,因为它是古生物学家在2006年7月才宣布发现的一种远古海洋爬行动物,是一种在大约1.15亿年前游弋于澳大利亚内陆海(当时海洋还覆盖着澳大利亚内陆)的浅海海域中的“海怪”。乌摩那龙的主要特点是体型虽然相对较小,头部却长着三个冠状突起。不过,无论乌摩那龙的外形有多么怪异,它仍然属于一大类古代海洋食肉动物——蛇颈龙。形象地说,蛇颈龙的基本解剖结构就是“龟壳蛇身”。在最近的一次发掘中,科学家在30多具完整或不完整的远古海洋爬行动物骨架化石中辨认出了乌摩那龙,而此前无人知道远古时期还存在这样一种“水怪”。之所以给这种“水怪”起名“乌摩那”,是因为它的出土地点就位于澳大利亚土著人所说的“乌摩那“地区。科学家发现乌摩那龙的胃中装满小鱼,可见它是要吃鱼的,是名副其实的食肉动物。发现一种远古“海怪”  相似文献   

9.
星球     
《科学之友》2005,(1):12-13
太阳系外的有机分子可能形成地球生命起源,地球上最先进的房子——“太空屋”,欧洲天文学家发现超级地球,靠吸食过活的长颈龙,臭氧层破洞正在迅速修补中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奇迹     
今年2月11日,于光远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记病中的丹萍”一文,读后感慨万千。舟萍,即张舟萍先生,一位68岁的老知识分子。光远先生专门为他写这样一篇文章,无非证明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舟萍的同情和关爱。8月17日,我与编辑部的小夏去他家看他。老人身患骨癌、已瘦得不成样子,但眼神却仍然坚毅。他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可以大书特书。连医生都说他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期限,可现在已经过了五年,20个“三个月”过去了,舟萍先生还是活在世上。这是生命的奇迹。他告诉我:“我要活到ZI世纪,成为跨世纪的人。”这是一位多么可敬…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多年来在中国发现的化石表明,至少有5种恐龙长着羽毛。但它们都属于“猛禽龙”(有观点认为是现代鸟类的祖先)。而最近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更加完整的化石表明,生活在1.6亿年前、与猛禽龙截然不同的库林达奔龙也有羽毛。有人提出疑问:是否整个恐龙家族其实都长有羽毛呢?科学家说,恐龙是否都长着羽毛,现有理论还无法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大多数恐龙都不能飞行。库林达奔龙生活在当时的库林达河畔,该地区不乏湖泊,而且火山众多。这只身为素食恐龙的库林达奔龙有可能在死后坠入湖底,没多久就被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掩埋,这就是它们的羽毛痕迹与化石一同保存下来的原因。科学家还发现,库林达奔龙的鳞(鸟脚等部位的确有鳞)与一些鸟类的很相似,这可能支持鸟类基因源自恐龙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地龙之歌     
龙,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既能翻云覆雨,又会使人逢凶化吉的神物。然而,这种人们心目中想象的龙,除了在神话传说、艺术作品中出现过外,有谁见过呢?但在我们的地球上,却存在着一种真正的“龙”,它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布施恩泽于人间。它叫“地龙”,学名蚯蚓,人们习惯叫它曲蟮。千姿百态的蚯蚓家族生物学家统计,全世界的蚯蚓有2500多种,我国约有140种。在蚯蚓的家族中,有“巨人”,也有“侏儒”。南美洲蚯蚓属于一种大蚯蚓,体长达2100毫米,宽24毫米。我国的保宁环毛蚓体长700毫米,宽24毫米,体节有184节,看上去真像一条大蛇。而有些蚯蚓个儿很小,…  相似文献   

13.
逢是有古代建筑的地方,人们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正脊两端都有件间上翘起的东西。从故宫的大小殿堂、门楼到寺庙府坛,到处可以见到。但由于它所在的位置最高,看不太清楚,因此使得很多人对它不太了解,只在视觉上感到有这么个物件使建筑物挺好看的。这个东西的名字很多,现在一般都叫它“正吻”或“大吻”,也有叫“龙吻”、“乖龙”、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1,(6):52-52
日前,考古学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境内发现一支新恐龙物种暴牙龙。这种恐龙的骨骼化石是在新墨西哥州享有盛名的恐龙化石挖掘地点“幽灵农场”发现的,科学家认为暴牙龙可能是早期掠食性恐龙(生活在现今的阿根廷和巴西)和之后霸王龙等兽脚类恐龙之间“缺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同处一条正在迅速崛起的国际生态黄金旅游线上的碧峰峡生态乐园和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就是典型代表。但是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为此,我们采访了四川省贡嘎山现代冰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 先生和雅安万贯碧峰峡有限公司的总裁陈清华先生。 记者:作为现代旅游的杰出代表,生态旅游的提倡者和成功典范,你们是怎么理解“生态旅游”的? 陈庆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实际上, “生态旅游”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而自然而然产生的现代旅游新…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对外公布了一个有关基干有甲类恐龙化石骨架的新发现,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近裔共性,研究团队认为它是一个新属种,取名为“科氏玉溪龙”。科氏玉溪龙发现于玉溪市易门县脚家店村1.9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地层中,是在亚洲发现的迄今最早的有甲类恐龙。该化石是一件较为完整的骨架,包括部分头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举办了首届“中国鸽子花”旅游节——“相约荥经龙苍沟春日花会”。观赏鸽子花的最佳地点是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出荥经县城30千米便可到达。在这里的珙桐沟从4月20日至5月20日鸽子花盛开期间,放眼望去树树白鸽展翅欲飞,漫天白花如雪翻飞。  相似文献   

18.
震旦鸦雀,初闻此名被“震旦”二字吸引。尝于学生时代读沈括《梦溪笔谈》,其中在《雁荡山》一文中云:“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荚蓉峰龙湫”,虽不识这阿罗汉诺矩罗何许人也,却从此方知“震旦”乃中国的古称。后来又知道了一段距今约8亿~5.7亿年的地质年代,被称为震旦纪。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等在我国辽西地区约1.6亿年前的沉积地层中发现一件小型恐龙化石,取名“郑氏晓廷龙”。研究发现.郑氏晓廷龙代表着一类与生存于德国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并由此得出一个更加意外的分析结果:始祖鸟不属于鸟类.位于一个不同于鸟类的演化支系上。  相似文献   

20.
《科学》2007,59(5):F0002-F0002
王淦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王淦昌先生也是《科学》杂志的名誉编委,为纪念王淦昌先生百年诞辰,本刊特选登部分照片,以此缅怀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