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法律制度的不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整个立法体系的实质所在.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和谐的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是构建和谐的法制.  相似文献   

2.
杨宏伟 《科学之友》2009,(12):131-132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法律制度的不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整个立法体系的实质所在。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和谐的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是构建和谐的法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以及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根 《科学之友》2007,(16):121-122
针对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4个方面,对建设和谐社会文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以及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党风廉政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强化监狱职能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强化监狱职能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明确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以及切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推动监狱工作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4个方面,对建设和谐社会文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郝瑞经 《科学之友》2008,(8):103-104
论述了高等院校应深刻领会"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建构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意义与特征,努力建构科学文明的和谐校园,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建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洁 《科学之友》2008,(3):103-104
论述了高等院校应深刻领会“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建构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意义与特征,努力建构科学文明的和谐校园,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论述了科学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与最终目标,对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本质做出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11.
周奕旻 《科学之友》2009,(7):124-125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灵魂,和谐的语文生活是构筑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要抓住机遇和挑战,积极规范语言文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文字生活为目标,全面推行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语言文字观,全社会合力构筑和谐的语文生活。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灵魂.和谐的语文生活是构筑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要抓住机遇和挑战.积极规范语言文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营造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文字生活为目标,全面推行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语言文字观,全社会合力构筑和谐的语文生活.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及当前所面前的问题,说明了法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构建和谐企业论述了工会组织在企业和谐发展中的职责和作用,并提出工会组织怎样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在阐述和谐校园基本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推动制度人性化建设、倡导先进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共建校园与社区和谐6方面提出了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就太原物产集团将建设以"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共创共享、和谐发展"为理念的和谐企业文化,论述了建设怎样的和谐企业文化及怎样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力,更是创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把人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对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