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永利 《科学之友》2008,(6):117-118
文章研究了动画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寻找最具民族特征、地方特色的动画艺术创作道路,试图在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寻着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外来词翻译的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文化》1998年4期刊登的李树新先生的“因声循义──汉译外来词的文化倾向”一文,对于汉语翻译外来词汇的成就,作了充分的举例说明和分析,并将其提升到一种文化倾向的高度。笔者很赞同李先生的这种分析,这种优良的文化倾向理应得到继承和发展。但是笔者从另一角度观察,觉得因声循义这种优良的文化倾向,在当前面临难以继承发展的状况,有时反而遭到忽视以至摈弃。文化作为整体,反映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的整体水平。文化本身是由各种不同的层次综合而成。上层的精英文化和基层的民间文化常常相互渗透,彼此影响。上层精英文化可…  相似文献   

3.
王可 《科学之友》2004,(3):78-81
看过第76届奥斯卡奖的颁奖典礼,感觉这是一场最具美国文化特点的聚会,特立独行的美式作风,极端开放的思想,前卫而富有激情的想像——美国的文化被美国大众表达得淋淳尽致歇斯底里。想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低头思考中国的文化表象。有时候.太沉重的文化内容太难于表达.中国的文化经历着洗心革面的冲刷与过滤,这种变动或是传承留下太多的遗憾。我们把自己的文化丢了玛?但愿能找得回来。  相似文献   

4.
傅朝阳 《科学之友》2008,(3):100-101
文章对其所涉及文化定义取其狭义概念,介绍了摄影作品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提出文化感悟的跃动。  相似文献   

5.
文化——当中国遇上洋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白 《科学之友》2004,(4):80-82
关于中国人过洋节的讨论,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文化是世界的,谁都可以享用它,但另一方面此文化是否适合彼民族或此人群是否理解彼文化,这样的疑虑却无形中形成一种文化交流的羁绊。本期特别企划“当中国遇上洋节”,旨在引起大家更广泛的讨论。关于中国,关于洋节,关于文化……  相似文献   

6.
沈春生 《科学之友》2009,(12):138-139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于两种文化之中,因此它们有着各自的历史、社会、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习俗和宗教等。而这一切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同的词汇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即文化负载词。文章主要讨论文化、语言和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的关系,并把联想意义分为3种类型,接着探讨了与之相应的翻译,并提出了几种翻译技巧以达到流畅翻译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连建忠 《科学之友》2008,(11):103-104
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的阐述,指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详细论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当今社会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一个社会的先进主流文化主要由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部分组成。人文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科学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形态,主要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建设要想真正成功,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所属行业的特性,创建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文章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职工时本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越发显得重要。文章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传化集团的员工培训方法,对企业文化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章巍 《科学之友》2009,(11):74-75
本文叙述了吉林市的文化文物景观景点概况,以及吉林市重要文化文物景观景点利用情况,提出了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2.
藏族人非常崇拜的玛尼石刻,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宗教文化,也是石刻艺术的经典。这种从远古人民的自然崇拜而衍传下来的岩石文化,有特别的永恒性和文化精神魅力。青海泽库的和日石经墙,就是一处极为神秘的高原文化石刻胜迹。它有何样的神奇奥秘,为什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石书”,又是怎么建成的呢?  相似文献   

13.
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中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怡涛  龙春林 《自然杂志》2001,23(5):292-297
应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观点,探讨、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普遍具有的食用花卉现象。结果表明:这种食花现象能区分出两种不同的人类行为方式:①食花现象是传统饮食习惯的使然或基于个人对食物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生存空间内现有食物的自然选择结果,是其认识自然、适应环境的知识积累使然,具有原住民文化特征,②食花现象是整个区域社会或整个民族共有的社会行为,是他们所归尾的传统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其特点是整个区域社会或民族都参与,他们所使用的食花植物种类和烹调方法均遵循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模式,常常具有民族性和地区性,而不是个人的随意行为,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食花文化。食什么花?怎么食?有着其特殊的社会有文化价值。本文从地理因素、保健因素、文化因素、原住民等多方面分析探讨其对食用花卉的影响。作者相信,食花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开发食用花卉的资源,而且对于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殷平善 《大自然探索》1995,14(3):122-127
中国传统的生殖崇拜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医药意识,由于中医药与一般文化扭结太深,它的独立性受到侵蚀,这与它思维模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陈华明 《科学之友》2008,(12):67-68
文章论述了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分析了对企业的认识,提出了坚持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付有福 《科学之友》2009,(4):103-104
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研究和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建霞 《科学之友》2010,(3):111-112
文章对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布局特色和传统特色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传统特色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建筑群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保护与发展的构思,提出保护和发展并重,深化旅游开发,打造“大杏花村”的旅游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柴朝霞 《科学之友》2008,(10):68-69
文章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就如何构建特色的煤炭企业文化,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敏 《科学之友》2008,(11):110-112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习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习语也就蕴含了地域、风俗、宗教、历史、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习语翻译中,如何将其潜在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从文化的内涵着手,探讨了习语中潜在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04,(11):35-36
在世界上约200个国家中,生活着5000多个不同的民族。可以说,不同的民族就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而作为文化之根的语言全球可能有2000多种。按照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的结论,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