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星球的色彩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绮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2.
星球的色彩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绮丽多彩的奇妙宫殿. 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3.
火星远看是颗奶油色的星球,近看是一颗星球。火星曾是"蓝色"星球,表面1/3的面积海洋,可能有过生命。科学家将火星描述为"只的坚果",没有污染和病毒。人类登陆火星成为程和空间科学的伟大命题,对了解太阳系的起化、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地球,宇宙中神奇的星球。当人们第一次从太空中远眺她的时候充满了无限的激动和自豪,在茫茫的星空中,惟见她身披湛蓝色的外衣,这湛蓝色的外衣便是怀抱地球表面的大海。大海,生命的摇篮,大多数人都毫不怀疑谜一般的生命是从海洋中诞生的。  相似文献   

5.
当宇航员遨游于太空时,最让他们叹为观止的便是遥望人类居住的蓝色星球。尽管白云缭绕,但宇航员们仍然会兴奋地指点着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要看到地球的全貌,只有在太空中才能做到。为了让一般人也能体会到宇航员肉眼观察地球时的那种激动心情,美国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幅如图所示的地球高清晰度数字照片。科学家利用地球卫星观测到的数据,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的帮助下,制作了这幅壮观的地球图片。为了使立体感更强,科学家们在图片制作时将山脉的高度和海洋的深度夸大了50倍。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强大的飓风正在逼近北美洲西海岸,而…  相似文献   

6.
从宇宙飞船上俯视地球,地球就像一个瑰丽多彩的蓝色星体,在迷濛的天际中缓慢旋转.为什么呈蓝色?因为人类居住的这个文明星球,表面的70%是被一片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 碧波万顷的海洋,给予了人类多少美好的印象啊!浩瀚的胸怀,缤纷的景象,无尽的财富,坦荡的航道……人们简直不敢想象,要是离开了海洋,人类的生活将会怎样?要是没有海洋,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7.
正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也许地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人类也不会存在。但你想过这个生命之源是本就存在,还是远方来客?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是目前唯一被液态水覆盖了大部分地表的星球。在这颗蓝色星球上,陆地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的29.2%,剩下的70.8%全是茫茫大海。其中,仅太平洋的面积就达到了18134.4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3,和陆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透露,地球植物因为生长在地球上而为绿色,同样的原理,其他行星上的植物会因为生长在不同的星球上而呈现黄色、红色或者黑色,但绝不会是蓝色。  相似文献   

9.
于2003年从火星上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显示: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球,悬挂在一片漆黑的永恒虚空中,比它小得多的月亮依伴在侧.一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称,如果这张照片拍摄在8亿年~6亿年前,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大不相同,那时的地球应该是一幅黑白图景,没有我们今天熟悉的蓝色海洋和绿色大地,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在黑黝黝的土地上,地球看起来只是悬浮在太空中的一颗毫无生命气息的白色"雪球".  相似文献   

10.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受到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因素的困扰。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科学家把未来生存的目标瞄向了太空,试图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颗星球。此外,科学家打算把一部分人移居海洋,把神秘的海洋变成我们的生活乐园。  相似文献   

11.
正搭乘最后一艘"阿波罗"登月飞船前往月球的宇航员,为我们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那就是被微信选作启动画面的《蓝色弹珠》。在这张照片上,动人心魄的蔚蓝构成了地球色彩的主体,那是海洋的颜色。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幸运地处在太阳系的"宜居带"里。它和太阳之间不远也不近的距离,使它得以拥有大量的液态水,成为生命孕育的温床。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时至今日,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海洋,不仅决定了这颗星  相似文献   

12.
李良  张雯 《科学之友》2007,(2):19-19
移民外星是出路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命运。霍金认为,只要人类被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太阳系没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颗星球,并采用更先进的太空火箭帮助人类移居到适宜生存的星球上。这已经是他半年内第二次发出类似的惊人之语了。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透露,地球植物因为生长在地球上而为绿色,同样的原理,其他行星上的植物会因为生长在不同的星球上而呈现黄色、红色或者黑色,但绝不会是蓝色.  相似文献   

14.
地质的海洋     
现在我们从飞机上可以轻易地看到地球表面的景观:茂密的森林、陡峭的峡谷,以及高耸的山脉等等,而且利用太空科技,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火星上岩石广布的贫瘠表面。但是,对于自远古以来一直维系和决定着我们命运的海洋,我们却知之甚少。海洋对于我们来说,犹如藏在巨大蓝色水毯下的一个奥秘。 不过自上个世纪以来,借助海洋研究和海洋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前所未有地进入海洋,去一窥它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5.
空中看地球     
“好漂亮的蓝色星球”,这是宇航员从太空遥望地球时发出的感慨。我们把距离拉近一点,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来观察我们居住的地球。借助先进的仪器,透过厚厚的云层,美国西海岩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映入眼帘(图1)在图的中央,著名的圣海伦斯火山跃出图面,该火山曾于1980年5月18日猛烈地喷发。在它的右边是白雪皑皑的阿得姆山和胡德山。在图的下方一条大河蜿蜒流长,这就是哥伦比亚河。威利尔迈特河是其支流.在两河交汇之处,波特兰市傍水而建。让我们把目光再拉近一些.聚焦于火山和城市。图2展示了1980年至海伦斯火山喷发后地貌的巨大变…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距今4.43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物种大灭绝事件使大多数海洋动物灭绝,包括许多腕足动物和牙形石动物,三叶虫的数量也大为减少。其实,像奥陶纪末期这样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在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多次,而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使这个蓝色星球上的大部分物种突然消失呢?  相似文献   

17.
太空的交通规则 卫星的飞行和其他行星一样要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著名的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太空的星球运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称为开普勒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卫星围绕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地球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图1来说明。  相似文献   

18.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运载它们的火箭必须提供足够大的能量。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该飞行器获得7.9公里/秒的速度,此即第一宇宙速度;而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它星球,则需达到11.2公里/秒的  相似文献   

19.
地球生命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外海洋的发现,科学家相信外星生命是可能存在的,因为海洋是生命之源.所谓"地外海洋",是指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的海洋.海洋中的液态分子可以溶蚀和改造岩石,从而为外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0.
卓然 《科学之友》2011,(1):22-23
关于广袤太空是否存在智能生命,科学界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球和人类都是浩渺宇宙的普通成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孕育智能生物的地球上的物质元素,与遥远星球上的物质元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至少说明诞生原始生命的基础是十分接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