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环境     
解放后,我国近30年的城市控制政策,导致城市建设持续滞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城市环境急剧恶化,而一个城市环境的好坏是每个人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于是在改善城市住宅、便利城市交通的目标基本实现后,市容市貌的建设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80年代正式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城市水文学发展早期重点关注城市供排水工程设计等水文计算问题.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水文过程演化及其伴生效应日益凸显,城市水循环机理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雨岛效应"、"干/湿岛效应"等现象日益明显,城市暴雨内涝、水污染等事件频繁发生,这些新问题使城市水文学研究出现了新任务和新领域.目前城市水文学基础研究大体可分为两大主要方向:城市化的水文过程及其伴生效应识别与描述;城市水文过程机理解析与模拟计算.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多,对"雨岛效应"产生机理的认识也较统一,但对城市"干/湿岛效应"的研究结论在不同地区并不一致.城市化伴生效应方面,近些年对水环境以及水生态效应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建立了城市水质模型和生态承载力理论等.城市水文过程机理解析与模拟方面,"自然侧"的降水-产汇流研究比较系统,已建立了包括城市屋面、硬化地面、城市绿地等复杂城市下垫面的降水-蒸发-径流定量模拟模型;"社会侧"对城市用水规律和需求预测研究比较充分,然而对城市人工取用水的耗水机理研究较少.总的来看,城市水文学未来的发展需从城市耗用水机理、城市水文极端事件模拟与综合应对,以及城市群叠加水文效应的定量评估和预测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的发展要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城市不仅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军事发展的产物。城市从它刚刚诞生,就具有军事的功能。城市历来是战争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城市既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地,又是支持战争、牵制和消灭敌人的依托,所以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城市作战,有人甚至把破坏和夺取城市作为制胜的手段。现代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中心和交通枢纽,又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与形态是关系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文章结合以山西高平城市空间拓展为例,主要探讨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因素、城市形态发展过程和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与布局的确定,为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与布局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文脉主义的概念和背景,发现当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城市特色消失、地方文脉中断的问题,提出城市文脉延续的必要性,分析认识城市建设中文脉主义倾向的案例,从中得到一些对于当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能源、交通建设在城市的具体化、系统化。城市加强能源开发,除了要以更似更多的资金支援国家开发煤矿、油田外,还要把一次能源变为二次能源,建设城市电源和输变电工程,煤气源和输气工程以及集中热源和供热工程;城市加强交通运输建设,除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建设城市之间和城市与能源基地,原材料产地、销售市场之间的铁路、公路以及水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城市土壤不仅是城市绿色植物的生长介质和养分供应者、土壤微生物的栖息地和能量来源、而且是城市污染物的汇集地和净化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19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壤环境日益恶化,工业、交通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8.
第三章 古老的城市 1.“古老城市” “古老城市”是这样一座城市,它不像星河所居住的城市那样,一切都已进入了地下,而是依旧保留着众多的地面建筑。而这样的城市,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是十分罕见了。 等星河和杨婷到达这座城市的时候,它已经被整个淹没在夜色之下了,因此星河没能欣赏到它与别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不单是老年人的城市,也不单是年轻人的城市,而是所有人的城市,和谐包容应该是城市所具有的"标配品质"。除了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精致细化的管理也不可或缺。一旦缺少了这些,城市和谐包容的品质也就失去了重要的保障。从跑步到骑行,从广场舞到健身房,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形成了各个城市的健身热潮。14个城市5万多人参与,让吉尼斯增加了一项广场舞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壤——城市环境保护的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城市环境保护的生态屏障。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种生态屏障正面临着破坏,这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退化。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忽视科学的城市土壤管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结合现实的增长规律,尝试寻求适宜人居尺度兼具效率与公平的城市空间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忠淑 《科学之友》2008,(1):143-144
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条件,在注重城市综合功能提高的同时,从构建城市休闲空间的角度,对5处动物园备选用地作了评价,以期为太原市休闲空间系统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国伟 《科学之友》2008,(1):133-134
论述了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格局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了太原市空间发展的生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梁新艳 《科学之友》2009,(12):171-172
在创造现代宜居城市中,由于地面空间有限,要开拓新的绿化方式,充分利用有效空间,以增加城市,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就是有效利用空间创造出新的绿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合分析图形心理、图形的含义及所产生的图形感受阐述城市中的图形含义,从而对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场、道路、绿化,空间等所包含的图形进行分类阐述,诠释了图形在城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侯锡丹  肖斌 《科学之友》2009,(10):156-157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活动空间,植物景观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太原市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7.
城市森林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主体,具有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能提高城市国有生态资源,减少绿地养护管理费用,丰富城市景观。因此,城市森林建设是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由口号变成实际行动的生态工程,也是21世纪城市园林绿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森林建设加强合理规划布局,遵循生态学原理,以乔火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植物群落为结构单位,以地带性植被为特征,以城乡一体化为格局,以提高绿地系统生态效  相似文献   

18.
王家耀 《自然杂志》2012,34(3):139-142
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网格、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解决“数字城市”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化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网格、物联网、云计算等是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化的关键技术。“智慧城市”将推动城市智慧服务和智慧产业的发展,提升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移动电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对于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候车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范晓明 《科学之友》2008,(4):156-157
文章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平遥古城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