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了氡在不同介质模型中的运移情况 ,实验得出 :氡及其子体在竖立的封闭空气模型中 ,运移距离大大超过 2 7m,远远超过扩散作用达到的范围 ;在空气、砾石、水和砂介质模型顶端 ,氡及其子体均呈阵发性而不是连续性变化。出现这些异常情况 ,是由于氡及其子体的产生与 α衰变有关 ,α粒子系 4He,它能与氡及其子体形成 He-Rn等团簇现象引起的。借助来自铀矿石的氡比来自液体镭源的氡具有更强的向上运移能力 ,论证了 He-Rn团簇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入手,应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静态、易于重复观测的CD-1α杯测氡方法,在室内较理想条件下,研究了氡及其子体自身固有的运移规律。主要发现是:氡及其子体比重很大;但在理想空气中,它向上运移能力与向下运移能力相似,甚或超过,而远远大于横向运移能力。其规律是,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贡献大于45%,向下运移不及45%,扩散作用小于10%。  相似文献   

3.
氡及其子体运移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氡及其子体的运移规律研究是基础理论课题之一,从实验入手,通过在室内内较理想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氡及其子体“自身”固有运移规律实验研究,发现氡及其子体在较理想条件下的空气中,纵向运移能力远大于横向运移能力,向上运移能力与向下运称能力相当,甚至有超过的现象。其规律是:扩散作用小,不及10%,地球引力导致是的下沉作用不及45%,氡及其子本上浮的贡献大于45%。  相似文献   

4.
针对同位素测氡法探火工作量大,周期长,易受气候及环境因素制约的问题,利用氡在向地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精确反映母体氡在一段时间中的累积值的固态长寿命子体210Po,提出了基于放射化学分析手段测定210Po活度浓度探测隐蔽矿井火区的氡子体210Po法探火。为了探究氡子体210Po法探火在现场探测中的效果与精度,在已知火源位置的柳湾煤矿开展了现场实验研究,在井下火区对应地表位置进行网格测点布置,对测点处的氡气浓度及其固态长寿命子体210Po的活度浓度进行测量。通过比较氡气浓度与210Po活度浓度探测结果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利用氡子体210Po探测采空区煤自燃火源位置的技术进行论证。结果表明,火区近地表土壤层氡气浓度与210Po活度浓度在总体分布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210Po活度浓度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小,其分布更能准确反映井下煤自燃火区情况。相比同位素测氡法,氡子体210P...  相似文献   

5.
非稳态条件下壤中氡浓度数理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壤中氡具有很强的运移能力,作为一种示踪元素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分析了壤中氡的运移机理,以扩散作用和对流作用为基础,建立了非稳定条件下氡及其子体在壤中运移的定解问题。求解表明,在镭-氡平衡条件下,非稳态壤中氡浓度随深度的变化可表述为2种变化规律的合成:(1)氡浓度随深度增加呈饱和指数曲线规律增长;(2)氡浓度随时间呈余弦规律振荡,其振幅为该深度氡浓度变化极差统计平均值的1/2。通过20多天壤中氡浓度连续动态监测数据拟合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相关系数为0.62。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套可以在室内密封条件下观测氡气运移的装置.通过实验发现:氡气向上向下实测运移计数均明显大于扩散运移计数.在氡源附近,实测向下运移计数明显小于向上运移计数;在离开氡源一定距离后,则出现相反情况,即实测向下运移计数明显大于向上运移计数.采用氡团簇运移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以上实验结果.根据两组实测数据进行推导,可以得出氡在实验装置中向上运移距离分别为25.55 m和32.89 m,向下运移距离分别为76.75 m和62.79 m;实测运移距离均比理论扩散运移距离(15.08 m)大很多.  相似文献   

7.
吸入氡子体有致肺癌的危险是辐射防护界公认健康效应之一.文章总结了氡子体致肺癌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本文还给出了氡及其子体对其他组织器官所致剂量的计算结果,这些结果可用于评价氡及其子体对身体其他部分的可能危险.跟致肺癌的情况不一样,缺乏其他组织器官假设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沉积到皮肤上的氡子体致皮癌的危险和溶于饮水中氡所致胃癌的危险没有过估,但其他危害好象不大.  相似文献   

8.
姚磊 《科技资讯》2014,(13):110-111
氡室是一种可以对氡探测器进行刻度标定及其性能测评,氡及其子体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测量模拟环境的仪器。氡室的工作运行温度是在-5℃~+40℃内,在对氡探测器进行测评是,室内温度要保持常温的情况下,温度和湿度被氡室控制和调节。论文介绍了HD-6型氡室的基本结构,研究了氡室内氡浓度变化规律,探讨了补氡过程对氡及子体平衡关系的影响。根据测量原理进行方法选择,并且对整个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氡及其子体的放射平衡关系,将补氡区域进行浓度划分,对补氡过程中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探讨了温湿度、气溶胶因素对氡室内补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为以后HD-6型氡室的补氡动态过程提供了实际数据参考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被动积分测220Rn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氡^220Rn半衰期的差别、氡^220Rn及其子体释放的α粒子能量的差别以及^220Rn子体产生初始带电荷的特性,研究了平行氡^220Rn测量方法、吸收体法^220Rn水平测量方法及驻极体灵敏测^220Rn方法.这些方法在环境^220Rn水平监测、介质表面^220Rn出率的测量、室内^220Rn及其子体分布测量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氡的逸散来源及危害氡是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系铀、镭、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氡气经。衰变后,顺序产生短寿命子代产物,统称为氡及其子体。氡遍布地壳之中,据世界各国对环境氡气浓度及其来源的调查表明,矿井、地下建筑物及用含铀系物高的建筑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构筑的房屋中,氡及其子体的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灵敏的 α测氡技术 ,同时采用多套装置 ,静态、连续观测情况不同的铀矿物释放氡的现象 ,结果发现 :铀矿物释放氡 ,具有阵发性现象 ,其变化幅度与变化周期受矿物种类、矿物粒度等影响。由于铀矿物内部孔隙发育各异 ,Ra经 α衰变放出 Rn和 He,待其在矿物内部孔隙聚集到一定压力时 ,才能由铀矿物孔隙溢出 ,释放到矿物外部空间 ,这是导致铀矿物释放氡呈现阵发性的内因。据此 ,实际工作中 ,宜采用累积法测氡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给出一种用活性炭吸附液体闪烁累积来测量室内氡浓度的方法。结果表明暴露时与刻系数之间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c=395.67+57.3t相关系数r=0.9997。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涂料对墙体内氡析出的影响,建立了墙体涂料单层多孔介质模型,开展涂料层氡运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其他条件一定时,涂料层内氡浓度与其扩散系数呈负相关,扩散系数为8×10-9 m2/s时,涂料表面氡浓度最少;2)涂料层扩散系数一定时,涂料层内氡积累量与其厚度成正相关,当涂料厚度为4 cm时,氡浓度变化率开始变小达到拐点,此时涂料的控氡性能已基本达到最优状态;3)涂料内浓度分布与涂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单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室区内外环境氡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长沙市一居民小区几十间住户室内外环境中氡及其子体浓度,给出了不同类型房屋中不同电离辐射来源的相对贡献,调查结果表明:该小区不同类型住户地下室、平房、楼房内氡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建材中的氡析出,分别占83.77%、59.78%、51.49%.室外空气、室内用水和液化气中的氡对室内氡浓度的贡献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室内氡迁移转化规律及其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室内氡的迁移转化规律并用数值模拟对实例进行计算 ,还讨论了室内氡的防护措施 .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室内外空气中氡子体浓度的测量结果.红砖建筑物室内,RaA、RaB、RaC、ThB、ThC的浓度分别为7.80,5.86,5.69,0.37及1.11Bq/m~3;室外分别为5.28,4.44,5.37,0.27及0.46Bq/m~3.硅酸盐砖住宅室内分别为12.14,10.96,10.50,8.40及5.84Bq/m~3,室外分别为7.88,8.36,9.36,3.85及5.07Bq/m~3.  相似文献   

17.
低温控制条件下低射气介质中氡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入手,应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静态、低本底测量的CD-la杯测氡仪,在较理想的实验条件下,系统地进行了低温控制条件下低射气介质中氡释放规律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几点有价值的认识,为后续氡释放规律实验研究中氡测量的最佳时刻的确定、建筑材料等低射气介质对生活环境中氡浓度水平的贡献评价等问题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