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木不仅非常“健谈”.而且它们也深知该如何保护自己,对付各种害虫的进攻。科学家们发现,大部分的植物通过气体分子相互交流,它们会通过改变自己气味的方式来驱赶“进攻者”,并同时给自己身边的植物发送“SOS”求救信号。  相似文献   

2.
绿色开花植物为了繁衍后代,也要“恋爱”和“结婚”。自花传粉植物也好,异花传粉植物也好,一般都是由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通过受精结成胚珠,发育成种子。在百花竞放的自然环境里,花粉自由传播,雌花“情窦畅开”,它们之间的“恋爱”虽然很自由,然而,各种植物的“成亲”总是有“规矩”的,例如,水稻和  相似文献   

3.
由于植物没有腿不能去捕获猎物,所以大多数的食肉植物无法选择食物,它们只能吃掉那些不幸掉进它们“嘴”里的小昆虫。但是根据《自然》杂志最近报道,一种生活在文莱雨林的食肉植物却很挑剔,它们只吃一种昆虫——白蚁。  相似文献   

4.
201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以嘉奖其为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所做出的贡献.然而,发明和使用化学武器的鼻祖却非人类,而是植物.事实上,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动物之间使用“化学武器”的规模一点也不逊色于人类,而且这种“化学武器”的战争至今仍在继续.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当有危险来临时,动物会抵抗、隐藏或者逃跑,而植物却只能待在原地.因此,它们必须有一整套防御策略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它们有的身上长刺,有的会伪装,有的会制造有毒物质,还有的则“雇佣”其他生物来保护自己.植物的“化学武器”只是它们的防御策略之一,幸好有了这些防御策略,我们才能看到现在色彩纷呈、种类繁多的植物世界.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善用“化学武器”的植物——胜红蓟.  相似文献   

5.
这些天,在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大同小学校园里,植物成了明星,很多同学在课余围着它们仔细观察。原来校园中有较丰富的植物资源,学校“快乐科学课程”拓展小组的成员和各班级的“植物学精英”共32人正进行“校园植物找找找”活动。  相似文献   

6.
食物纤维制品开发前景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纤维是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的一类多糖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它们都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约占植物重量的25%.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食物纤维无营养价值,并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把它们视为“累赘”、“恶魔”,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谷粒精磨加工等程序,尽量将它们除掉,随着所辖的“糠麸”而去.这种做法很快也影响到了亚洲国家.可是,1970年以后,科学  相似文献   

7.
曹晓清 《小学科技》2009,(2):F0004-F0004
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但美化了我们环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缤纷的七彩世界,而且还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在本刊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植物学会、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常见植物识别活动中,同学们与植物朋友来了一次亲密大接触:观赏它们的形态,识别它们的种类,还为它们制作“名片”——植物名录。小小摄影家们则端起手中的相机,捕捉下植物美丽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尚磊 《青年科学》2009,(7):16-16
说起具有抗旱本领的植物,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仙人掌、梭梭等沙漠植物。其实。大自然中具有抗旱本领的植物还有很多。它们个个“身手不凡”。  相似文献   

9.
在庞大的植物王国中,有一类起源古老、仪容秀丽的植物。由于它们的叶子具有羊齿一样的细裂,过去被叫作羊齿植物,现称蕨类植物。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大约有一万二千种。我国有二千六百种,以华南、西南最丰富。蕨类植物形形色色,有挂在树上如冠如巢的皇冠蕨、鸟巢蕨;有形如排骨的“水龙骨”;有满染水田、池塘的“满江红”等。别具特色的用途现存的蕨类植物种类虽远远比不上种子植物多,但它们同样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野生的蕨类植物嫩芽,自古来就用做蔬菜和度荒食品,统称“蕨菜”。由于各种蕨菜都有特殊  相似文献   

10.
科学搜搜     
两朵大臭花 这两个模样像地瓜,颜色超俗气的怪家伙其实是非洲一种植物的花。那两张散发恶臭的“大嘴”会吸引昆虫,不过不是像猪笼草那样吃掉它们,而是请它们帮忙传粉。这种植物从被它寄生的植物根部吸取养分过活,是个十足的强盗!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的运动会上,有精彩的接力跑。在我国,植物们也正举行着北上“接力跑”呢!亲生后代来“接棒”植物界北上“接力跑”的“运动员”是谁?它们都是人类精选的植物,比如芒果树、橡胶树、油棕、治疟疾药物奎宁的原料金鸡纳树、入水即沉的铁力木等。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动物就没法生存。植物也一样,虽然它们无法自由移动,但是为了延续生命,它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喝水绝招。  相似文献   

13.
植物趣闻     
世界上最权威的植物学家戴维·阿腾伯勒写的一本书引起很大轰动.在该书中,他揭示了一些植物生活的秘密,例如,它们会“看”、“计算”、“捕猎”和像动物一样有“感觉”,等等.  相似文献   

14.
由于植物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缺水而枯萎,所以它们在用水方面总是很吝啬——你真这样认为吗?哈哈,其实植物也是会出汗的,只要到了该出汗的时候,它们便会“大汗淋漓”,痛痛快快地出汗……你不信?那就往下看吧!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9,(8):37-39
在进化上,兰科植物是成功的物种,还是逃避竞争的物种?是不是所有的兰科植物都很娇贵?怎样有效保护“性情各异”的兰科植物,它们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站在兰科植物研究最前沿的科学家罗毅波博士向我们讲述了兰科植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植物也自卫     
不要以为植物都是“软弱无能”,任由宰割的。其实, 许多植物都有着鲜为人知的自我保护能力,它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且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依靠集体力量的, 有依靠自身“血液”的,有依靠自己气味的,有依靠一身“铠甲”的,也有依靠不易被人们发现的隐形武  相似文献   

17.
无声的厮杀     
并非所有的“房客”都温柔可人,桑科榕属的一些植物就是异类,尽管它们和林中大树的缘分也是从附生开始,最后却往往施行不义,“客大欺主”,把“主人”扼杀。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入侵     
植物没有脚,却也能不断地迁移,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继续繁衍着自己的后代。这类大“搬家”有时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如蒲公英的种子外面包裹了一层絮毛,靠着这小小的“降落伞”,它可以漂浮在空中被风送到远处; 有时借助动物的携带,如有些植物的果实被鸟儿吞食后,未被消化的种子会被飞鸟带往远方,然后随鸟粪一起排出,散落各处; 有时则是被人带到新的家园,如仙人掌、风信子、水葫芦等植物就是如此。植物来到新的地方,它们的命运会怎样呢?它们的兴衰会对当地的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9.
人间的佛花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漫游,经常会听到关于佛教的“五树六花”的故事。它们究竟是哪些植物,又跟佛教有哪些渊源呢?  相似文献   

20.
鼠年到了,我们来认识几种名字里带“鼠”字的植物吧。老鼠拉冬瓜老鼠拉冬瓜听起来很生动,像是故事名,不过它确实是植物名哟。其实,有两种葫芦科植物被称为老鼠拉冬瓜:木鳖子和马㼎儿。据说它们的块根长得像鼠,连着藤和果实的块根被挖出后看起来很像老鼠拉着一串冬瓜,它们因此得了这个别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