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昌农科所小麦育种工作经过几代人长期深入细致地研究,育成了一系列小麦品种,不论在育种途径、育种方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仅就西昌农科所在小麦育种上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做出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小麦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所开展诱变育种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获得的突变系及特殊粒色小麦,论述了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小麦育种科技考察,本文介诏了美国小麦杂交育种的改进,概述了育种手段的现代化和遗传工程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任根深 《甘肃科技》1998,14(1):33-34
1基础材料的征集及其转育研究基础材料的征集、鉴定、利用和创制研究是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前期工程,对于有效进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前期工程和有效进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所自1985年开展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工作以来,一直很重视基础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绵阳号小麦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绵阳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针对四川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态条件,提出了以选育穗重型小麦新品种为主攻方向的育种目标,并对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创新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小麦设计育种的概念、意义、原理以及内容进行概述,提出了适合黄淮地区小麦高产育种的产量水平与构成因素、株叶型、抗逆性、适应性以及生态类型等性状的具体标准和设计思想.依据小麦品种设计原理,在小麦高产育种实践中,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广适性国审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品种设计在对我国超级小麦育种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河北沧州地区耐盐小麦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亮  陆莉  王奉芝 《科技信息》2007,(4):214-214
针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生产的特殊生态类型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结合国内外小麦耐盐育种科学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小麦耐盐性育种研究并取得了育种研究的技术创新。总结了两圃平行交替选择种植技术,为多抗性小麦育种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理论与育种实践的进展概况。经研究鉴定太谷小麦的不育性是受控于一个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并开展了基因作用及表达研究;太谷小麦是轮回育种的理想工具,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黝黑的脸庞,瘦小的身材,却包容着一颗炽热的事业心和一股惊人的毅力,正是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才使他闪光的人生结出累累硕果。他,就是定西地区临洮农校小麦育种组组长、农艺师麻玉同志。  相似文献   

10.
黑龙港麦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该区小麦的丰产稳产,必须要求小麦品种具备多种抗逆性状。通过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的育种现状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确定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杂交小麦的培育和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小麦育种的一个新课题。尤其利用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是目前小麦育种工作的又一进展和新的趋势。在国外,杂交小麦已接近应用于生产的前夜。我国在短短的十来年的时间内不仅实现了T型小麦“三系”配套,而且在生产上初步试种了杂交小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  相似文献   

12.
花药培养与多种技术结合选育小麦优良新品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小麦杂交育种、诱变充种、突变育种,花培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不同育种技术的综合比较研究认为:花药培养技术具有快速稳定变异材料的作用,与其它育种技术结合运用效果更好,特别是与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结合,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黑龙港麦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该区小麦的丰产稳产,必须要求小麦品种具备多种抗逆性状。通过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的育种现状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确定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小麦高产优质育种的进展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回顾与总结新疆小麦育种工作主要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新疆小麦高产、优质育种的几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小麦育种动态的研究情况。结合攀西地区实际,通过对该地区小麦生产地的抽样调查与分析,制定出了适合该区区域特点的小麦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6.
小麦早熟性是当前小麦育种工作一个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小麦早熟性的遗传规律,对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探讨抽穗期的适宜选择世代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试验是1980—1982年结合教学和科研,在育种实践的过程中,以P_1、P_2,F_1(正交和反交)、B_1、B_2和F_2等世代为材料,对小麦抽穗期的遗传变异组成及其有关的遗传参数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探讨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优质育种工作包括改良营养吕质和改良加工品质两方面的内容,十几年来,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小麦遗传转化弥补了经典小麦育种的不足,突破了可利用基因库的限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些实验室已经成功获得了转基因小麦,报道了外源基因在小麦后代整合和遗传的证据,与小麦品质紧密相关的分子也逐步搞清楚,主要基因已经被克隆,许多实验室正在加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良小麦品质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最有希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DNA的分子标记就是一门新兴的应用于小麦的抗病性能研究的育种方式。文章通过对DNA分子的标记技术应用的简述,对分子标记在对于小麦的抗病性基因的研究克隆和定位等研究上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定位。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质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小麦育种、栽培为主要研究项目,先后培育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其中小麦品质育种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农(76一00了)76一501/02 国外蔬菜育种资料汇编(69页) 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一九七五年十月76一508/09 科研报道(74页) 杨树害虫的识别和综合防治(25页) 辽宁省林业土壤研究所 一九七五年十月76一503 病虫测报通讯(二)(48页) 关于白叶枯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1页) 江苏农学院 一九七五年76一510/11 棉麻科技4(11页) 早打少留细整枝,增蕾保桃夺高产(5页) 辽宁省棉麻科研所 一九七五年六月76一504 农业科技情报资料(七) 国内外小麦育种的主要经验及我省小麦 育种现状的分析(17页) 广东省农科院 一九七五年九月76一512/13 棉麻科技(7)(14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