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和比较三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异常毒性检查对动物体质量增长情况和注射后状态的影响,探讨采用不同药用辅料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对动物的影响。 方法 汇总 2016 年 3 月—2018 年 2 月,重组乙型肝疫苗(汉逊酵母 Hansenula ploymorpha) 、 重组乙型肝疫苗(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CHO 细胞)的异常毒性检查中的动物体质量和注射后状态情况,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3 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疫苗的异常毒性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 注射疫苗后,动物均未见异常。 比较空白对照组 ICR 小鼠和三 种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给 药 组 ICR 小 鼠 体 质 量 增 长 值, 差 异 没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 , 重 组 乙 型 肝 疫 苗( S. cerevisiae)给 药 组 小 鼠 的 体 质 量 增 长 的 平 均 值 大 于 重 组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 CHO 细 胞) 和 重 组 乙 型 肝 疫 苗( H. ploymorpha)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比较空白对照组 Hartley 豚鼠和三种乙型肝炎疫苗给药组 Hartley 豚鼠的体质量增长值,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CHO 细胞) 组豚鼠与空白对照组豚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其他两组动物与空白对照组动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比较三种疫苗的给药组豚鼠的体质量增长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结论 本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一般状态观察未见明显差别,均没有观察到文献记载的因铝佐剂导致的 ICR 小鼠腹膜刺激症状;三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对 ICR 小鼠给药后 7 d 内的体质量增长值影响不同;对 Hartley 豚鼠给药后 7 d 内的体质量增长值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奥硝唑注射液过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连续全身给药,观察豚鼠全身超敏反应。方法 豚鼠36只,分3组,每组12只,分别给0.2%奥硝唑注射液,0.9%生理盐水,5%卵清蛋白致敏,每d0.5mL,共注射3次,间日给药,每组随机均分2批,第1批致敏后14d,第2批致敏后21d进行攻击。结果 攻击后15min内,除5%卵清蛋白致敏组外,均未见超敏反应发生。结论 0.2%奥硝唑注射液对豚鼠未产生全身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3.
对59名进行3个月健身运动(如太极拳、木兰扇、新编五禽戏和健身走等)的中老年人跟踪调查,测试他们3个月前后两次的安静心电图并分析,结果显示:前后两次的异常心电图的例数分别为30例和25例,分别占总人数的50.20%和42.40%,异常心电图中ST—T段改变占受测者异常心电图的绝大部分,分别为70.00%和68.00%;3个月的健身运动对ST—T改变和PR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的影响较明显;对两次测试的异、正常心电图例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为X2=0.851,p>0.05,无显著性差异,从例数来看,有5例转为正常,有好转趋势。说明3个月的健身运动使中老年人的异常心电图有好转趋势的表现,但不是很明显,建议应长期坚持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4.
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可能致敏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时人体是否具有致敏性。方法 以豚鼠过敏反应症状为评价指标,观察豚鼠给药后的反应。结果 大剂量口服给药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症状。结论 口含服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可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通过持续给药的方法,观察药物对在体豚鼠心电图的影响,以研究桂竹糖芥强心苷G的治疗和毒性特点.结果表明,桂竹糖芥强心苷G的心电图特征符合强心苷的治疗及中毒特征,且与k-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治疗量约在160~240μg kg之间,中毒量约在320~480μg kg之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小儿麻醉中的肌松时效.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拟行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儿,根据年龄将入选患儿分为年龄≤3岁(Ⅰ组)和年龄3岁组(Ⅱ组),每组各36例.以上两组中再按首次给予米库氯铵的剂量(0.2,0.25 mg/kg)随机分为2个亚组,依次为Ⅰ0.2,Ⅰ0.25组和Ⅱ0.2,Ⅱ0.25组,每组各18例.当患儿肌颤搐反应恢复至25%时,间断给予0.1 mg/kg米库氯铵维持肌松状态.连续监测尺神经4个成串刺激的反应,观察肌肉时效指标;同时观察各组患儿的循环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患儿Th Dmax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两组患儿中0.25 mg/kg组的起效时间均明显高于0.2 mg/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插管条件均为优或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首次给药和多次追加米库氯铵的作用时间,末次追加米库氯铵患儿的各项恢复指数、TOFR75、TOFR90的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给予米库氯铵后心率、血压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支气管哮喘,有少数患儿出现胸前、颈前皮肤潮红症状,在给药后10 min内均自行消退.结论米库氯铵在婴幼儿中的起效快于年龄3岁的儿童;0.25 mg/kg给药剂量起效快于0.2 mg/kg给药剂量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与小儿的年龄、追加次数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长托宁用于小儿全麻中对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腺体分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小儿全麻忠者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组(Ⅰ组,n=40)和阿托品组(Ⅱ组,n=40),于氯安酮麻醉后5min分别静注长托宁0.015mg·kg-1或阿托品0.01mg·kg-1,观察记录HR、SPO2及吸痰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心率无明显一变化(P>0.05),Ⅰ组患者给药后心率无明显变化,Ⅱ组给药后即刻、10mIn、20min心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并且明显高于Ⅰ组相应时点(P<0.015),两组SPO2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Ⅰ组在整个术中仅有4例(10.0%)吸痰1-2次,而Ⅱ组有12例(30.0%)吸痰1~2次.结论 长托宁用于小儿全麻安全,对心率SPO2影响,但能很好地抑制腺体分泌.保持呼吸道干燥.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对用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处理后的蟾蜍的心率和心电图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蟾蜍的心率与心电图中的R波的电压值均与氨基甲酸乙酯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心电图中的P、T波的电压值直到给药30 min后才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蟾蜍心电图中的各间期时值与氨基甲酸乙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蟾蜍的心率与心电图中的P、T、R波的电压值以及蟾蜍心电图中的各间期时值与氨基甲酸乙酯剂量均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高浓度组在给药后出现窦性心动徐缓、心律失常及心搏停止现象。由此可见,氨基甲酸乙酯对蟾蜍的心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心电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红丝线草对哇巴因所致豚鼠心律失常及LD10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探讨红丝线草的醇提水转溶物(简称01—w)对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和LD_(100)的影响。给药组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01—w并分别与0.0125%的哇巴因同速(0.034ml/min)经豚鼠双侧颈外静脉灌注,对照组单用哇巴因,其浓度及灌注速度同给药组。实验结果表明:0.2g(生药)/ml组能显著提高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和LD_(10)的剂量(P<0.01),其它剂量组虽略能提高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及LD_(100)的剂量,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关于ol—w对抗强心甙毒性作用的机制正在深入研究中,可能与它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昼夜颠倒作息对人体心电信号的影响,并探索了处于睡眠状态和清醒状态人体心电信号在颠倒作息状态下的变化。设计实施昼夜颠倒作息实验,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和多尺度的基本尺度熵法(MBE)分析颠倒作息情况下的HRV信号,并与正常作息下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实验发现:处于24h正常作息下的实验对象的α(标度指数)均值大于24h颠倒作息时的均值,并且在正常作息和颠倒作息下睡眠状态的α值小于清醒状态时的α值。通过对比分析清醒和睡眠状态的MBE曲线以及DFA的结果,发现昼夜颠倒作息对睡眠状态下的HRV信号影响较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颠倒作息会使人体心脏系统的长程相关性减弱并对人体本身动力学复杂性产生一定的负影响,尤其对睡眠状态下HRV信号的负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针刺豚鼠牙龈,并用1%正丁酸涂抹伤口引起炎症,分别用2%唾液腺素、2%羧甲基壳聚糖(CMCTS)、2%低分子壳聚糖(LMCTS)和蒸馏水涂抹伤口引起炎症研究对齿龈炎的疗效。结果表明:唾液腺素、羧甲基壳聚糖(CMCTS)、低分子壳聚糖(LMCTS)对齿龈炎都有一定程度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别调查昆明市三家单位提供的共 90 只实验用 ICR 小鼠和 45 只实验用豚鼠的体内、外寄生虫感染 情况,以及小鼠及豚鼠仙台病毒(SeV)、小鼠肝炎病毒(MHV)、豚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V) 的感染情况, 为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所描述的方法及病毒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 说明,对昆明市三家单位随机提供的共 90 只 ICR 小鼠和 45 只豚鼠样本,分别进行体内、外寄生虫、小鼠 MHV 及小 鼠 SeV、豚鼠 LCMV 及豚鼠 SeV 的检测。结果 昆明地区实验用小鼠及实验用豚鼠均检出体内、外寄生虫;3 只小 鼠检测出体外寄生虫,检出率为 3. 3% ;20 只小鼠检测出体内寄生虫卵,检出率为 22. 2% ; 4 只豚鼠检测出体外寄 生虫,检出率为 8. 9% ;9 只豚鼠检测出体内寄生虫卵,检出率为 20. 0% ;小鼠 MHV 及 SeV 血清学检测无阳性; 豚 鼠 LCMV、SeV 血清学检测无阳性。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监测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对医学及生命科学 的研究至关重要,昆明地区实验动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电生理学实验证明:三丙酮胺(TAA)有效地改善缺氧台氏(Tyrode)液灌流所致的心肌电活动异常;明显减轻关闭呼吸机致整体动物心肌缺氧时动作电位变态的程度;显著抵抗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在位心脏急性心肌梗塞的电生理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的方法,记录了蟾蜍实验前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心电图.并记录了,利用高钾任氏液,造成蟾蜍高血钾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异常心电图.再记录了,蟾蜍喂服活心丸后,对其异常的纠正.结果表明,活心丸对实验性心肌电活动变化确有对抗之效应.初步探讨了,活心丸与其对抗的电生理学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鸡卵蛋白致敏和反复诱喘的哮喘豚鼠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高剂量和低剂量组5组,观察太子健II对其血及气道内嗜酸细胞浸润和血中白介素-5(IL-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健II可减少哮喘豚鼠血及气道内EOS浸润,降低血中白介素-5(IL-5)和ECP的水平.说明太子健II可以减轻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具有一定的抗哮喘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幼年豚鼠气管平滑肌组织块原代培养 法。结果 豚鼠气管平滑肌组织块贴壁5~8d后可见细胞自组织块周围长出,细胞长梭形,核位于中央,呈辐射状 向四周生长。两周后细胞长满瓶壁。经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α-smooth muscle actin monoclonal antibody, α-SMA)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获得的细胞为平滑肌细胞。结论 豚鼠气管平滑肌组织块培养法可快速获得数量充足 的气管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准确确定豚鼠性周期各个阶段。方法利用阴道组织涂片法,对16只12周龄的雌性豚鼠连续20 d 进行阴道涂片。镜检,观察阴道涂片中细胞的变化以及豚鼠性周期各阶段的持续时间。结果在发情间期,阴道涂 片以白细胞为主;发情前期,以有核上皮细胞为主;在发情期,以角质化的上皮细胞为主;发情后期白细胞中混有部 分有核上皮细胞和少量角化上皮细胞。结论阴道组织涂片法是有效区分豚鼠性周期各个阶段的一种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SPF级Hartley豚鼠核心群的生长体质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与清洁级豚鼠各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种群中雌、雄个体各10只,通过称重,记录0~8周龄体质量;豚鼠采血,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与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在SPF级豚鼠血液生理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 3项指标,在雌性与雄性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1)。结论 绘制了SPF级豚鼠生长曲线。SPF级豚鼠血液学指标在性别间有差异,与清洁级豚鼠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