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信息处理的群决策方法·在描述了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后,通过变量转换关系对语言短语集中的有序语言短语进行"量化",构造了与决策者给出语言判断矩阵"等价的"互反矩阵,利用几何加权平均算法对所得到的互反矩阵进行群集结,并根据和积法求出归一化主特征向量,给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案排序方法,从而确定最优方案·该方法具有保证传递信息的相对完整性及计算量相对较小的特点·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决策信息为三角模糊数互反判断矩阵的模糊多目标决策问题.首先,介绍了数值型互反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三角模糊数相互比较的可能度公式、三角模糊数互反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等知识.其次,基于三角模糊数一致性互反判断矩阵概念及最小偏差建立一个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三角模糊数互反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根据排序向量比较的可能度所建立的数值型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公式对方案排序.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多目标决策方法.最后,通过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验证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群体决策者意见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提出了偏好矩阵集成的新方法.基于决策者用区间积型互反判断矩阵来表示他们对方案的偏好,建立了区间积型互反判断矩阵的最大最小值集成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去求解模型,并通过数值例子的结果说明了集成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互补型判断矩阵的构成及求解方法。根据“成”的概念,给出互补型判断矩阵的构成和标度,通过与互反型判断矩阵对比,得出了互补型判断矩阵的求解方法,在对二者所得结果分析优劣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标度,获得了一种改进的互补型判断矩阵。互补型判断矩阵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其求解方法与互反型的是对应的。而标度改进后,更有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获得较高判断精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衡量判断矩阵相容性的一个通用指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首先介绍了互反判断矩阵与互补判断矩阵之间的转换公式,以及完全一致性互反判断矩阵和完全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综合考虑互反判断矩阵与互判断矩阵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衡量判断矩阵(包括互反判断矩阵和互补判断矩阵)相容性的一个通用指标,以及互反权重矩阵和互补权重矩阵等概念。对判断矩阵的相容性和一致性详细地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衡量判断矩阵相容性准则。这些结果在群组决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群决策中基于不同偏好信息的相对熵集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基于不同形式偏好信息的群决策问题.在群决策中专家根据个人的偏好,常常对决策方案集给出4种不同形式的偏好信息,包括直接反映决策方案优劣次序的序关系值和效用值,以及2个决策方案成对比较互反判断矩阵和模糊互补判断矩阵.首先给出了序关系值、互反判断矩阵和模糊互补判断矩阵3种偏好信息均转化为效用值形式的计算公式, 然后从相对熵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一种相对熵最优化的集成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解.最后进行了2个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集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权重信息部分确知且以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形式给出方案偏好信息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基于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主观偏好信息,利用转换函数将决策信息一致化,建立一个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属性的权重,进而获得方案的综合属性值;其次,利用已有的可能度公式对方案进行排序或择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规划和可能度的...  相似文献   

8.
互反型判断矩阵与互补型判断矩阵可以相互转换.决策者在对某些判断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给出互补判断矩阵的上三角或下三角部分,转换成互反型判断矩阵,得出互补型判断矩阵的梯度特征向量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其排序方法,提出了一致性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定义及其构造方法,定义了一致性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偏好程度矩阵,并证明该矩阵为实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最后给出了确定权重的新的简单算法,通过算例说明此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3种基于互反判断矩阵的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引进了互反判断矩阵与互补判断矩阵之间的转换公式,介绍了完全一致性互反判断矩阵和完全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3种基于互反判断矩阵和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详细地研究了它们的一些优良性质,如:强条件下保序性等,并进一步把这些方法推广到群体决策环境中,从而弥补了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理论和方法的不足,为解决互补判断矩阵排序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均表明:这些排序方法具有乘法、可行、且易于计算器或计算机上实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