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赵民忠 《甘肃科技》2011,27(20):149-150
根据陇南山区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结合陇南的地理、地形、气候及养护管理体制的现状等因素,对陇南山区农村公路路面的选择,从多年的实践与总结,认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山区农村公路路面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莉 《甘肃科技》2012,28(19):100-102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是图书馆建设特色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地方文献工作经验和陇南区域经济建设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践,提出了科学利用陇南地方文献,服务于区域内地方经济的建设,进一步助推和提升陇南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陇南有色化工厂回转窑工艺中增设布袋收尘装置的研究秦春,赵树军,苟勇,董林波(甘肃陇南有色化工厂746000)陇南有色化工厂是甘肃陇南西成管委会(1995)10号文件批准立项的一个新型有色化工企业,该企业引进广西柳州化冶公司的成套生产线,利用西成矿带丰...  相似文献   

4.
乞巧最早属于北方风俗,且和远古秦先民密切相关。丰富的唐宋七夕诗文,为我们考察乞巧在陇南的流传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六朝七夕诗文相比,唐宋诗文反映陇南(陇右)乞巧的面不够大,但唐人从六朝的代意模式中走出来,展示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诗文的思想情感在士气激扬的唐代,显露了诗人对乞巧民俗的关注;而宋人沉著于坚持,将唐代七夕诗描述陇右(陇南)乞巧的理念和事件踵事增华,对今天陇南乞巧民俗流传影响最为直接。在宋金对峙时期陇南(陇右)成为前线和要地,民俗活跃起来,乞巧随之也发扬光大,以足够的规模和独到的品质,终于在今陇南西和、礼县保留了下来,堪称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5.
赵丽丽 《甘肃科技》2016,(21):140-141
陇南特色农产品电商近两年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区域农产品电商的聚焦点。笔者采取调查法和文献法,以陇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陇南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概况进行综述,试提炼了陇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在平台建设和网商规模、销售额与带动就业、团队作战和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搭建和创新营销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访谈和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陇南民俗节庆活动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今陇南民俗体育具有"文体艺交融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地域性及祭祀性"等多元特征。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提出了发展陇南民俗体育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辛剑锋 《科技信息》2007,(16):254-254
本文对如何加快陇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让农民钱袋鼓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实现陇南山区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畅  王志禄 《甘肃科技》2002,18(1):57-58
玉米、大豆、洋芋是陇南主要的粮食作物.徽成盆地、武都、文县是复种玉米、大豆、洋芋、水稻的主要产区,对应于气候变暖的趋势,陇南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也将有一些变化.我们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陇南山区种植制度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陇南山区经济开发模式的探讨李毅(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730070)陇南山区是甘肃省经济最不发达地区之一,但又是气候条件最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是该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该区自然和经济条件,对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豆、洋芋是陇南主要的粮食作物.徽成盆地、武都、文县是复种玉米、大豆、洋芋、水稻的主要产区,对应于气候变暖的趋势,陇南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也将有一些变化.我们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陇南山区种植制度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陇南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农村小学体育课开课情况比较好,但周开课时数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课被挪用、挤占的现象仍然存在.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陇南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陇南工业现状,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提出一种行政引导、企业互助互联,以求得快速发展的模式。旨在尽快提高企业发展步伐,激发企业内在素质,以实施陇南工业稳定、快速、长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永斌 《甘肃科技》2011,27(22):169-170
针对陇南气候特点,介绍了无公害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技术,重点总结了一年两季栽培的时间安排、新栽培料配方、仿野生出耳管理3个方面,旨在为陇南无公害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现阶段甘肃省陇南成县城区中小学生健美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陇南成县城区中小学健美操教学开展的状况不容乐观,健美操在中小学未能得到普及。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校健美操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陇蜀古道,顾名思义,是指陇右通往巴蜀的古道,陇蜀古道的形成与陇右地区南北走向的河谷密切相关。陇蜀古道不仅是民族迁徙、经济交流的枢纽,也是古代各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汇的历史文化走廊。位于这条文化通道上"陇南段"的法镜寺、八峰崖、大云寺、佛爷台等几处石窟艺术,从西至东一字排列,北承渭河上游石窟群,南接陕南、川北石窟群,形成陇蜀间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通道。这几处石窟虽然石质不同,时代各异,但其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却一脉相承,体现了陇右石窟艺术的陇南地域风格。秦蜀古道上的早期重要石窟遗存,陕南山区的古道十分稀少,而陇蜀古道陇南段的这几处石窟,就具有填补秦蜀古道佛教石窟艺术之空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陇南地区为地震的高发频发区,地震对陇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损害。本文通过研究电力建筑减震隔震设计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数据分析,对采用隔震技术的电力生产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影响进行比较,获得研究结论,指出了隔震体系的优势,得出隔震体系在陇南电力生产建筑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晚霜冻对陇南茶树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生华 《甘肃科技》2005,21(10):203-204
晚霜冻是陇南茶叶生产的主要危害,本文对茶树霜冻的成因冻害程度分级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折和表述,并提出了防御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97年,陇南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旱。本文分析了陇南地区干旱天气气候特点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并对1997年的夏伏(秋)干旱与历史上的严重伏(秋)干旱年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陇南山地特色生态农业的特点;探讨了陇南山地所面临的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科学规划,建立综合配套的防治技术体系;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生态特点,制定符合特色农业产业的开发规划;建立优势特色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实施无公害生产技术等特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甘肃省陇南山地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1区9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20条典型泥石流沟的流域形态指数与发生的泥石流容重之间的关系.基于单因素组合分析理论对原有泥石流容重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与完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流域面积条件下,陇南山地泥石流容重随流域形态指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通过泥石流容重修正计算公式得出的泥石流容重与现场实测容重之间的计算误差绝大部分小于5%,且在应用于流域形态指数大于0.3的泥石流沟的容重计算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修正的泥石流容重计算公式能够用以计算并反映陇南山地泥石流的真实容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