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互文性角度对连贯现象进行重新审视,一方面,展示出了互文性与连贯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更揭示了语篇连贯的实质,即语篇的连贯是与当前语篇相关的主客体在语篇交际中的认知整合性连贯,是超出单个语篇范围、诸因素间的理据性关系。连贯的互文分析法,能给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赵蕴萱 《科技资讯》2014,12(24):250-250
本文试图在认知语用学的背景下对语篇连贯研究进行具体的考察,分别从关联理论和范畴理论的认知角度出发对语篇连贯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一种科学的、解释力强的、动态的语篇连贯研究模式,以加深我们对语篇连贯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现有针对诗歌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文学、美学等视角,较少涉及其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围绕命题结构原则,意象图式结构原则,隐喻映射原则和转喻映射原则,从微观角度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连贯性进行阐释,揭示诗歌语篇连贯背后的认知机制,为诗歌语篇连贯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受到高度关注和越来越深入的和多角度的研究.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随着语用学,符号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在语用学和认知方面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文章通过对衔接与连贯,连贯的各种认识,连贯与语篇话题,隐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阐述,试图从语篇连贯的角度对隐喻作以分析,特别是从连贯与语篇话题方面阐述了主题隐喻的语篇连贯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对语篇连贯手段的潜功能进行探讨。语篇的连贯不是字面上的衔接,而是意义上的连续。语篇的连贯可以通过语篇的明示意义和隐含意义以及语篇接受者的动态认知获得。只有把语篇的连贯和语境紧密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解释各种语篇中的连贯,从而正确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认知理论对物体空间位置认知模式和功能语法为语篇的连贯机制分析提供了依据.从对方位的认知角度对表示方位意义的小句的主位以及在语篇中的功能和推进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语篇中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倒装句式以及它们在语篇中的连贯功能具有认知的原因,以此说明描述方位关系语篇的主位推进与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庆明  王婷 《科技信息》2009,(33):I0091-I0091,I0097
随着对隐喻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概念隐喻对语篇的连贯的构建作用。概念隐喻可以体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如一个词、短语、小句、句子或语篇。本文将选取诗歌这一形式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概念隐喻对其语篇的连贯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喻对语篇连贯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贤  李家霞 《科技信息》2010,(3):I0243-I0244
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是语篇分析的关键所在(Cook,1994:25)。从认知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动态分析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隐喻作为一种基奉的认知方式,使我们可以通过相对具体的始源概念来理解相对抽象的目标概念,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隐喻所具有的普遍性、相似性、体验性和系统性等特性.对语篇连贯都有着重要的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着重对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进行分析,说明其对语篇连贯具有一定的阐释作用。以《红楼梦》中宝黛的人物会话文本为语料,探讨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是如何帮助读者理解语篇连贯的,从而得出读者解读语篇的过程就是建构认知语境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是与交际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体验密切相关的,是交际者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话题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解读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话题多以隐性形式存在于语篇中,对它们的解读需要借助语境中的主观因素,来激活相关的认知图式。语篇的连贯性产生于理解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而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境中的主观因素在语篇理解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