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D7705在智能数字仪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以16位A/D转换器AD7705在智能数字仪表中的应用,给出了AD7705的特点、结构和数据采集接口电路以及相应的数据读写程序。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恒温连续可调型温控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单片机高精度温控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在本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采用8位单片机MCS-51和16位A/D变换器AD7705相组合构成温度采集系统,较之采用16位单片机,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价比.通过采用数字PID控制,可使温控精度在300~500℃内达到±1℃,并可实现温度设定值的连续可调.①  相似文献   

3.
系统采用SoC微控制器和ADuC848新型控制器为核心结构,采用AD8230芯片对传感器形成的电压信号进行两级放大处理,以ADuC848内部自带A/D转换部分对模拟量进行采集,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缩小了PCB板的实际大小。最终设计出易嵌入到工作设备内部的微型的电压信号实时采集系统,为采集无人环境处的信息提供了一种便捷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自动优化的PID算法控制技术和16位单片机(SCM)SPCE061A的高精度水温控制系统.由传感器PT_1000和16位AD LTC1606获取温度信号,使用U'nsp IDE环境提供的API函数进行控制程序设计,通过SPCE061A实现温度实时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时精密的控制水温,且稳定迅速、操作简单并能语音播报和显示温度值.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食品等部门的温度控制部分.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一种适合于耗能分户计量收费系统的热(冷)量表的设计方法。该表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D转换器AD7705和微处理器PIC16F84,具有测量准确,性能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个应用于物理实验的具有开放式、设计灵活的综合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以AVR Atmega16L单片机为核心,包括双端双通道16位高精度数模转换芯片AD7705和11通道12位高速数模转换芯片TLC2543,包括RS232接口(包括无线收发)、USB接口,以实现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该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数据采集的综合实验平台,具有一定的实验功能和开放式的数据采集学习环境,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应用于许多物理实验的数据采集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AD652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控制领域常常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在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中,A/D转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文章对电压-频率转换进行了理论分析,简要介绍了电压频率转换器件AD652,给出了基于AD652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框图和部分电路图。经实验验证和测试表明,基于AD652的数据采集系统因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应用灵活,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中,微弱信号转换精度、稳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仪器的性能.为了对极微弱信号进行高精度模数转换,本文设计了以传感器为信号源,仪表放大、低通滤波,运算放大和AD7705芯片为主要结构的转换电路.该电路能够完成对传感器产生的极微弱低频信号进行放大、去噪和模数转换,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电路能够有效转换极微弱电信号,为极微弱信号传感器在智能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解决浅层地震勘探信号采集的时间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完善基于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波装置,以AT89 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采用低功耗、高分辨率的16位Σ-A型模数转换芯片AD7705实现数据采集,选用nRF24L01组建无线网络,给出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以实现准确灵活供电.通过确定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传输距离的实际时间差值,利用地震仪进行时间补偿,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测试期间功耗为2 500 mW,无线传输最远距离为94m,延迟时间最短为1.87 ×10-6s.解决了勘探环境恶劣时的复杂布线和同步问题,实现了浅层地震勘探的低功耗、便携式的同步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多通道数据采集卡是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放大,再通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由FPGA芯片采集最终在上位机上显示、处理.该系统的多通道采集卡主要是完成32路模拟通道和32路数字通道信息的采集,对A/D采集系统的模拟通道部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精度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解决浅层地震勘探信号采集的时间同步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完善基于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波装置, 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 采用低功耗、 高分辨率的16位Σ-Δ型模数转换芯片AD7705实现数据采集, 选用nRF24L01组建无线网络, 给出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以实现准确灵活供电。通过确定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传输距离的实际时间差值, 利用地震仪进行时间补偿, 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在测试期间功耗为2 500 mW, 无线传输最远距离为94 m, 延迟时间最短为1.87×10-6 s。解决了勘探环境恶劣时的复杂布线和同步问题, 实现了浅层地震勘探的低功耗、便携式的同步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业现场中大量的传感器以连续高并发的方式所产生的海量实时数据难以高效可靠存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 Hadoop 与 HBase 的工业现场传感器实时数据存储系统,并利用5台服务器和1个磁盘阵列构建了数据存储系统原型,最后通过仿真程序模拟工业现场传感器实时数据的高并发特性,对所提出的数据存储系统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工业现场传感器实时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存储可靠、运行稳定、并发处理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李成伟  张毅刚  彭鹏 《实验室科学》2013,16(3):174-176,180
温湿度的自动测量和显示记录是工业的一项常规监测项目。以往的人工采集数据占用人力资源,可靠性低,容易发生差错,己经不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采用PIC微处理器作为平台的核心构建系统,温湿度采集器用JWSL-2AT采集外界温湿度值,由PIC开发板的AD采集模块采集,通过液晶的实时显示采集信号,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星载电场探测仪星内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PLD和DSP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并通过系统设计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利用CPLD为DSP提供AD的数据和控制接口,屏蔽了不同AD的差异对DSP软件的影响,实现了硬件电路的模块化设计,从而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该系统有三路数据采集通道,使用了三种不同型号的AD进行采样,以实现不同的动态范围、采样速率与采样精度.通过仿真和系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周界安防预警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主要基于ARM+FPGA的嵌入式平台实现。根据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信号的特点,数据采集系统以FPGA为主控制器,实现了脉冲波和连续波的双通道并行信号采集。FPGA接收ARM传送控制命令,采集硬件信号控制采样芯片AD9430和AD9203转换的数字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暂存于利用FPGA的IP核生成的FIFO缓存中,等待传送给ARM处理器。ARM处理器主要负责提供前端FPGA采集的各种参数并接收FPGA发送过来的数据。该数据采集系统中,ARM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互联接口的设计是关键,主要是在内核层设计FPGA设备驱动,利用ARM的外部总线接口完成数据的传输。将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光纤监控预警安防系统,可以检测到脉冲波和连续波信号,提高系统实时性,为分布式光纤安防预警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八十年代最新研制的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8090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件GAL-16V8A等新器件及智能化新技术,集中应用于啤酒发酵过程的温度检测。与传统人工测温相比,具有测温精度高、稳定性好、反应快、可远距离自动检测、定时打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调节啤酒发酵温度的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套成品玻璃生产线上对各主要环节进行玻璃数量统计的系统.系统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和直接反射式光电开关为传感器,以工控机为平台、工业控制软件--组态王为测量检测核心,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相应的变化,对成品玻璃(包括协议品、改裁品)、损坏玻璃都有较为准确的计数,从而为公司的生产运营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振动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部分机械设备运行环境复杂,人员难以靠近等特点,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本系统采用LM3S1968和CC2420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硬件.针对LEACH算法的不足,改进了其路由选择算法.通过MATLAB虚拟仿真平台和现场数据采集表明,此系统能够对信号实行有效的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