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信息的表征,知觉符号理论不仅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特点,而且强调空间经验在表征中的作用。然而,知觉符号理论既没能解释空间经验,其基于相似性和图解式概念的核心解释也不完善。大量相关研究在证实知觉符号理论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心理空间的存在。若将知觉符号置入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中,则不仅使该理论的表征相似性转向空间语境同一性,解答了一系列疑惑,而且借用心理空间的拓扑性,知觉表征也更加符合心理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知觉恒常性现象通常指在距离、方位、光照等因素发生变化时,我们将事物感知为具有恒常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关于知觉恒常性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富有洞见的现象学描述。基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描述,我将试着提供一个关于知觉恒常性的解释。分析表明,知觉恒常性实际上与我们通常知觉经验中关于对象属性的本体论承诺相关联。我们关于对象属性的本体论承诺,则实际上是通常知觉经验的构成性条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希兰的知觉诠释学-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觉的诠释学-现象学是希兰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希兰用海德格尔生存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改造,为知觉的现象学分析奠定了本体论基础。希兰知觉诠释学-现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知觉的诠释学属性、知觉的现象学结构、知觉知识的必然性与多元性等。希兰的知觉诠释学属于多元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4.
作为具身认知趋势的肇始,吉布森的直接知觉理论近年来受到认知科学的极大关注。该理论的基础是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它对当今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这样一个可以直接应用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学理论,其中许多概念实际上却具有强调主观体验的现象学特征。文章通过对该理论中核心概念的分析,论证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理论与现象学的理论目标具有很强的理论一致性,即反对知觉研究的二元论进路,强调知觉与行动的耦合性,并且十分重视行动者与环境目标物的实际行动交互。  相似文献   

5.
克里斯托弗·皮科克是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中比较有影响的学者,他对非概念内容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常常被视为非概念内容的代表。他从经验的细致性、经验与信念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动物知觉经验等方面论证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他的观点受到约翰·麦克道威尔的反驳,麦克道威尔认为知觉经验的内容是概念的,因为主体只有掌握相应的概念才能处于一个特定内容的知觉状态,经验与信念也要依赖概念能力的运用。那么,知觉经验的内容究竟是概念的还是非概念的?文章试图分析和论证皮科克关于知觉经验的非概念内容主张,并把他的非概念内容观点和麦克道威尔做比较,试图为皮科克的观点提供辩护,以期阐明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伊德的"多重稳定性"是后现象学中极具重要性但又意义含混的概念。多重稳定性来源于变项理论,伊德以多重稳定性来提高身体在知觉分析中的地位。但变项如何通过身体实现多重稳定变化是含混的。在考察伊德对网络中身体知觉分析之后,得出身体并非多重稳定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导致了伊德以及使用多重稳定性的人对于此概念产生不同的、有矛盾的理解。通过质疑此概念的构成前提,得出多重稳定性仍需在传统现象学以及新的技术案例中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是一项新兴的计算显示技术。它可以向用户提供一种具有"沉浸感"的知觉经验,而用户也能够根据这些知觉信息来做出适应性行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与查尔莫斯的"镜子经验"论证,均能够为这种虚拟现实真实的"临场感"提供具体的理论解释。然而,用户同时也能很明显地区分虚拟现实与真实环境下的空间经验差异,一些基于神经科学的实验数据可以提供相应解释。究其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当前计算显示技术的局限和多通道感知交互渠道的狭窄等导致。进而,文章提出了一个称作"虚拟现实中的黑白玛丽问题"的思想实验来论证这个观点,并反驳了查尔莫斯的相关论点。最后,提供了一种解决这种问题的未来可能性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哲学中,汉森曾提出观察负载理论论题。然而,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的相关性则通常被忽视。因此文章将从知觉与知识的关系的角度对汉森的观点做一个再考察。汉森的观点蕴含知觉与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双向的概念关联性:一方面,如观察负载理论现象所显示,观察者的知识对其知觉内容具有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与此形成互补,知觉经验对于知识具有辩护和调整功能。这一考察显示了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中的知觉内容、概念论、知觉辩护等主题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表征主义者认为知觉经验的现象性完全由表征内容决定。伯劳克反对这一观点,坚持现象意识还包含表征内容无法解释的其它因素,因此并不随附于或等同于表征内容。他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主体运用注意力于某个视觉知觉对象会产生不同于未运用注意力于同一对象而产生的现象性。也就是说,诉诸不同程度的注意力,相同的内容可以对应不同的现象意识。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伯劳克分析了一个关于注意力转换的视觉认知实验,他论证表征主义通常用于回应内容与现象性不一致的两种策略——"内容区分"与"错觉"——都无法解释实验中现象性的差异。本文将论证伯劳克对这一实验的解释不能成功驳倒表征主义。但表征主义者仍面临表征内容作为经验准确性条件的定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知识内在论中的基础主义与融贯论都无法为信念确证做出满意的说明。塞拉斯"所与神话"的批判之后,"知觉经验如何为信念辩护"成为匹兹堡学派探讨的重要问题。麦克道尔提出经验化概念的主张,强调在经验形成的过程中已然包含着理性的作用。布兰顿通过概念的规范性实践来说明语言意义,以实质推论为核心的概念内容说明展示出语义的经验维度。二者分别以经验与推理作为起点对内在论的疑问做出解答,为知识的确证描绘出一幅全新的图景,内在论的重访走向了一种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空间研究,倾向于将空间视为一种"对象"。这种观念源自传统认识论对于空间属性的确认,即把空间看作绝对的、静止的几何学概念,或是某种先天纯粹的知觉形式,由此造成了空间阐释张力的严重不足。在列斐伏尔和福柯的空间思想引领之下,学界出现了"空间转向"之热潮,改变了研究者们对于空间的既往认识,其不再只是被动的研究对象,还可作为一种方法,成为认识问题的媒介与方式。这种空间方法论的创变,为研究界带来了极富革命性的启思。但就目前来说,空间方法论仍存有不少局限,这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及时关注。  相似文献   

12.
传统认识论从工具论视野出发,认为科学仪器是起“表征”作用的主客体中介工具。该认识不足以从认识论甚至本体论意义上揭示仪器的作用。对科学仪器的实在论分析表明,仪器通过“居间调节与统合”作用,构建了人类和世界的界面,人类和外在世界均被“仪器化”。对科学仪器的现象学分析表明,仪器不仅“干涉”了主体和客观世界,使主体和世界成为相互开放的现象,而且将在科学世界发觉的现象通过技术的解释“转译”到生活世界中,成为人类知觉可以理解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神经现象学认为只有在第一人称方法与第三人称方法之间形成一种"互惠约束"才能有效地考察主观体验与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认知科学的方法论革命。为了检验上述主张的意义,实验神经现象学以癫痫发作预测作为切入点,尝试在癫痫发作前患者的主观体验及其神经动力学变化之间架设起桥梁。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异质同形"关系。未来的实验神经现象学方案需要区分现象学还原与内省,平衡两种方法的地位,并反思其对心理物理学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神经现象学(Neurophenomenology)最初作为难问题的方法论上的补救措施由F.Varela提出。它是一种旨在将当代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的一个训练有素的(disciplined)研究进路嫁接在一起的探索。通过现象学和神经科学相互启发的增益循环,神经现象学旨在把因现象学方法所丰富的第一人称数据与神经科学的第三人称数据结合起来,以便从两个角度系统地探索人类经验的结构。作为一种研究纲领,神经现象学已经开展了许多基于现象学的意识经验描述的有价值的实验研究。神经现象学为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开创性的范式。但同所有现象学的自然化运动一样,神经现象学面临着对其方法论有效性的批判。其研究纲领是否能持续,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拓展,是一个仍待检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对安斯康姆的非观察性自体知识的解读,试图为知觉经验内容的非概念论给出一条新的辩护路径。通过对麦克道尔的概念论论证的重构,我们发现,其论证所基于的原则或者落入了笔者称之为"猫咪谬误"的陷阱,或者徘徊在这一陷阱的边缘。为此,笔者尝试在概念论之争的主战场之外另辟蹊径,在对安斯康姆意义上的"观察"概念加以解读的基础上,考察了观察性表征与语言性表征的同构性,并提出了判定"概念性内容"的"分环勾连"原则。依据这一原则,非概念性的自体知觉经验内容是概念性的知觉经验内容的不可或缺的构成环节,前一类知觉经验是后一类知觉经验得以可能的必要前提。因此,必定有某些知觉经验的内容是非概念性的。  相似文献   

16.
知觉表征论主张知觉经验具有表征内容,且经验的现象特征被表征内容所穷尽。这反过来将意味着,如果现象特征不变,那么表征内容也不变。由于知觉表征论的这一特性,它与内容外在论、感受质内在论三者不兼容。体现这种不兼容难题的一个示例是反转地球思想实验。本文对不兼容难题、反转地球实验进行分析,对表征论者作出的不同回应进行探讨,指出这些回应并不令人满意。这一现状提示出一条理论路径:搁置知觉表征论,而转向一种更审慎的理论出发点——弱意向论。  相似文献   

17.
现象学的现象与量子现象的相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的现象与量子力学的量子现象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表现在显现的活动、显现者本身及其演化都属于现象概念。从方法论来看,它们也具有很大的相同性:现象都用“可能性”概念来描述;对现象的全面理解则从基本上相同的自由变更原理和互补原理来展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意志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对意志实现的神经基础的物理构成、行为模式与活动机制有了愈加透彻的理解。Wegner采用现象学策略,区分出经验意志现象和现象意志现象,基于这两种现象的耦合程度,提出显明因果理论,结果把有意识意志视为没有真实因果作用的解释性虚构,提出模块副现象论。大多哲学家把模块副现象论视为科学对自由意志的严重威胁。除了从技术上批判李贝特行动实验有数据幻觉误导之嫌外,他们更多地是通过对自由意志的概念剖析来否认其科学证据的合法性。Tim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特点阻碍了我们对自由意志的把握,这一永恒的哲学命题缺乏认识论切入的可能性,只能存在于纯形而上学思辨之中,也不适用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9):112-117
由于时间本身不能被单独知觉到,康德就将时间的无限绵延形象地类比于空间中一条无限延伸的线,但这种处理对于理解时间的全部意义是不充分的。真正能够呈现其多重含义的是时间中的现象,根据时间中现象的主观或客观的秩序,以及现象系统联结的整体,康德的时间观表现为三个维度:直观领会中的主观维度、知性立法下的客观维度、理性系统理念中的合目的性历史维度。这三种维度体现的分别是时间本身、知性、理性对进入内感官的空间现象不同程度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哲学看网络空间演进的虚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概念的形成与人类的生物进化过程同步。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从低向高的三种类型的空间概念,即有机体空间、知觉空间和抽象空间。网络空间是抽象空间数字化阶段的典型形式。网络空间的根本特征是虚拟。网络虚拟包含可能性、替代性和差异性,具有需求指向性、人机共生性和人际非线性,预示着现实的拓展和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