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首次合成一种链式苯并酰胺配体N,N'-双(2-氨基苯甲酰基)-1,3-丙二胺.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光,核磁共振等对配体进行表征和确证.用pH-电位法测定了配体的加质子常数βH1及其4种过渡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去质子MH-2L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结果,βH1=2.42×102,βH2=4.15×103;logK分别为:-9.83(Cu2+);-13.76(Ni2+);-14.13(Co2+);-12.12(Zn2+).配位情况类似于低肽的配合物,且形成1∶1的中性分子,稳定性顺序Co2+<Ni2+<Cu2+>Zn2+,和Lrving-Wiliams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酰氯与胺的作用合成了配体N,N,N′,N′-四〔2-(2-吡啶基)乙基〕(o,m,p)苯二甲酰胺。该配体和铜(Ⅱ)配合,合成了三种新配合物,并以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率、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新的双核配体N,N,N′,N′-四(1′-苯并三氮唑乙基)-2,7-二甲胺基-8-羟基喹啉含铜二氧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配合物的光谱和气相色谱测试结果表明这类三元络的中,二氧是以过氧桥基离子桥连两CU(Ⅱ)核,氧合物中量的比为Cu(Ⅰ):O2=1:1。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异丁醛、乙酰胺和合成气在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及配体的共同作用下合成N-乙酰基缬氨酸。着重于选择适当的催化剂,配体以及反应条件,以提高N-乙酰基缬氨酸的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对醛的羰基化反应,作为羰基化催化 剂的前驱体,简单的CoCl2盐具有比Co2(CO)8更高的催化活性;用色质联用工具鉴定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物:N-乙酰异丁烯胺和一种相关的副产物N-乙酰异丁胺,这对于阐明催化反应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液-液相转移催化下,合成了11个新的N-(2-甲基苯氧乙酰基)-N‘-芳氧基乙酰基肼,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报导用连续变化度法在非水溶剂DMF溶液中测定一种瓣合成的配体,N,N’-bis(8-quinolyl)malonamide和4种过渡金属离子Cu^2+、Zn^2+、Co^2+、Ci^2+所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按共对数值的大小排列有如下顺序:Cu^2+(5.62)〉Zn^2+(4.03)〉Ni^2+(3.82)〉Co^2+(3.79),配合物的配位比为1:1。实验表明,它们的稳定性较之在水体系中,  相似文献   

7.
N—氧化吡啶—2—甲醛缩邻苯二胺钼(Ⅵ)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N-氧化吡啶-2-2甲醛与邻苯二胺生成的双希夫碱,并合成了以之为配体的钼(Ⅵ)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此外-可见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含N,N’-二芳基-吡啶二甲酰胺和N,N’-双-吡啶甲酰戏类的九种配体,它们的结构经UV,MS,IR,^1HNMR及元素分析所确证,比较了两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合成条件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乙二胺,1,2-丙二胺,邻苯二胺和间苯二胺分别与α-取代二茂铁甲基氟硼酸盐反应,得到九种新的二茂铁二胺配体化合物,并以N,N'-双〔二(二茂铁基)甲基〕乙二胺为配体,制得了五种二价金属〔Zn(Ⅱ),Cu(Ⅱ),Fe(Ⅱ),Co(Ⅱ)和Ni(Ⅱ)〕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应用相转移值化法合成了11个新的N,N-1,4-羰基苯氧乙酰基-N',N'-二芳氧基乙酰基二肼。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异丁醛、乙酰胺和合成气(CO/H2)在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及配体的共同作用下合成N-乙酰基缬氨酸.着重于选择适当的催化剂、配体以及反应条件,以提高N-乙酰基缬氨酸的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对醛的酰胺羰基化反应,作为羰基化催化剂的前驱体,简单的CoCl2盐具有比CO2(CO)8更高的催化活性;用色质联用工具鉴定出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物:N-乙酰异丁烯肢和一种相关的副产物N-乙酰异丁胺,这对于阐明催化反应机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碳酸氢钠存在下,用一步法以苯并咪唑,甲醛,盐酸羟胺为原料,合成了N,N-双-(苯米唑唑基甲基)羟胺;苯并咪唑,甲醛与甲胺与甲苯溶液中回液分水,得到,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甲胺。用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羟胺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了4个N,N-双取代羟胺。  相似文献   

13.
N—正丁基—苯甲酰—2—碘酰内亚胺促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是一种新型促渗剂,具有毒性小促渗效果好等特点。用φ=40%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处理小鼠皮肤可使皮肤给药的小檗碱血药浓度大幅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可提高1156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促渗剂氮酮只能提高生物利用度3.86倍,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的促渗效果是氮酮的2.99倍,在进行N-正丁基-苯甲酰-2磺酰内亚胺和红细胞作用的实验时,也观察到可以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配体N,N’-双(8-喹啉基)丙二酰胺(qmaH_2),N,N’-双(2-羟基苯基)丙二酰胺(hpmaH_4)及其金属配合物[M=Cu(Ⅱ)、Ni(Ⅱ)、Co(Ⅲ)、Pd(Ⅱ)、Zn(Ⅱ)]。并采用元素分析,’HNMR、UV-vis、IR、MS、摩尔电导、熔点测定进行了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对配体qmaH_2的金属配合物作了荧光测定。结果表明:配体hpmaH_4与Cu(Ⅱ)和Co(Ⅱ)配位时,酰胺分别非去质子化和去质子化;配体qmaH_2与金属离子生成类芳香性配合物。由于金属d电子参与芳环π电子的共轭,表现出芳环紫外吸收峰蓝移和荧光性质,尤以Zn(Ⅱ)配合物最佳;配体qmaH_2与Co(Ⅱ)配位时表现出吸氧特性,生成μ-过氧键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半经验CNDO/2法为基础,采用分子近似,计算了二甲基甲酰胺-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分子间相互作用位能曲线,并计算了二甲基甲酰胺中氮原子与羰基碳原子间化学键内旋转位垒,结果阐明了Hatton著名的实验事实;(1)二甲基甲酰胺的甲基上质子的核磁共振谱线随苯的加入而移向高场,(2)随着苯的加入a-甲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移向向高场的幅度比β-甲基上质子的化学位移移向高场场的幅度大。  相似文献   

16.
使用半径验分子轨道计算得到了化合物N-(2’4‘,5’-三氯)苯甘-2-羟基-3,5,6-三氯苯磺酰胺的一些电子性质,用分子力学程序MMP2得到了该化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和稳定构象。计算时参数取自对分子N-甲基甲基磺酸胺的abinitio计算研究和X-光晶体衍射结果。研究表明:原子S和N形成d-p配价键,通过此键,其电子进一步与两边的取代苯环共轭,d-p配价键对分子中的电子离域可能起着一个重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报导用连续变化光度法在非水溶剂DMF溶液中测定一种新合成的配体,N,N′-bis(8-quinolyl)malonamide和4种过渡金属离子Cu2+、Zn2+、Co2+、Ni2+所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按其对数值的大小排列有如下顺序:Cu2+(5.62)>Zn2+(4.03)>Ni2+(3.82)>Co2+(3.79),配合物的配位比为11.实验表明,它们的稳定性较之在水体系中、类似的酰胺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8.
乙二胺,1.2-丙二胺,邻苯二胺和间苯二胺分别与α-取代二茂铁甲基氟硼酸盐反应,得到九种新的二茂铁二胺配体化合物,并以N,N'-双[二(二茂铁基)甲基]乙二胺为配体,制得了五种二价金属[Zn(Ⅱ),Cu(Ⅱ),Fe(Ⅱ),Co(Ⅱ)和Ni(Ⅱ)]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以2,4,6-三硝基氯苯或2,4,6-三硝基苯甲硝胺为基质,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用三种方法合成了N-(β-叠氮乙基)-2,4,6-三硝基苯胺,并以红外、氢核磁、化学电离质谱及元素分析鉴定了此化合物的结构,在所采用的三种方法中,以方法(Ⅱ)为优,工艺简便,反应时间短,产品得率高。  相似文献   

20.
3-N,N-二甲胺基-2-羟基硫代磺酸钠基丙烷是杀虫双工业品中存在的一种副产物。本文报导了这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及硫代硫酸钠经两步反应而制备,通过薄层色谱、循环代安、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拼测试了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