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然界中,动物求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求偶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求偶常常以奇特的动作、炫耀鲜艳的色彩和发出复杂的声音而引人注目,这是因为求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吸引异性.  相似文献   

2.
正动物为了寻找到配偶、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往往会在心仪对象面前展示自己曼妙的舞姿。动物的这种求偶展示是雄性向雌性炫耀的大好时机。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雌性"女汉子"对雄性"美男"青睐有加,穷追不已。除了舞蹈,雌雄之间的其他活动,包括配对、筑巢和相迎等,也都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求偶展示对动物提高繁殖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雄性动物在求偶时都会给雌性送礼物。这听起来似乎太过简单,不过事实就是这样,比如雄性翠鸟在求偶时会捕鱼送给雌鸟。然而,这种送礼行为中却不乏有一些耍小聪明的动物。如果能找到一份廉价的山寨货骗雌性交配,那为什么还要费心找一份真正的礼物呢?的确,很多雄性动物都选择送没有什么价值的礼物。一些狡猾的雄性还会重复利用它们已经送出去的礼物,甚至还有些雄性会用不能吃的东西冒充食物送给雌性。  相似文献   

4.
正求偶,用人类的语言表述就是"找男/女朋友",是动物"结婚生子"的前提。如果找不到"男/女朋友",不能传宗接代,雄性/雌性的DNA就无法传递下去,因此求偶行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吸引配偶。"帅"是找女友的第一法则对于人类而言,颜值常常是吸引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动物也不例外。雄性动物如果体形魁伟,色彩鲜艳,就能轻易吸引到雌性的关注。有些鸟、兽有着漂亮的羽毛或冠、角等,它们竭力炫耀这些漂亮的饰物来吸引对方。以孔雀为例,雄孔雀的尾巴越来越长,以至于天敌来了也无法躲避。看似不可思议的抉择,究其内在的缘由,那些尾巴长的孔雀们,往往身体的免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界许多动物种类中,当繁殖交配期到米时。雄性动物会集合到某一特定场所,用种种方式向雌性动物炫耀,以求得它们的青睐。本期封底照片显示了动物的这种求偶行为。左上图中一只极乐鸟正在展示自己华丽的羽毛。右上图是一只飞蛾,它的求偶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达尔文时代开始,解释动物选择配偶的说法千篇一律,没有变化。繁殖期间,雄性动物之间会激烈竞争以吸引异性。雄性动物倾其所能,比如炫耀它们的犄角、亮丽的羽毛等装饰物。与之相反,雌性动物会采取一种居高临下、冷漠而又挑剔的态度。它们会站在一旁悠闲地审视雄性动物之间的激烈竞争,如同富有的资助者坐在T形台两侧欣赏最新的时装秀一般。只有那些符合雌性动物审美标准的胜利者,才能博得它们的芳心,进  相似文献   

7.
美国德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些雄蛇能伪装成雌性。这些雄蛇能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只有准备交配的雌蛇才能发出。这些雄蛇能用它来隐瞒其性别,为它与真正的雌蛇交配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前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一些雄性昆虫、鸟类和鱼类能以某种方式起雌性的作用,但发现雄性能发出与雌性一样的求偶信号还是第一次。雄性生物有许多求偶的方式。雄性老虎往往坚守它的领地不受其他雄虎的侵犯,雄鹿会为争夺雌鹿而相互决斗。但这种雄蛇却没有侵略性,它不为雌蛇而直接争斗,而是靠伪装成雌蛇与雌蛇接近,从而达到交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广角镜     
长须鲸是海洋中无与伦比的“歌剧演员”,它们的低频歌声常常能传播数百公里。研究者使用固定在拖缆上的麦克风,搜寻长须鲸的鲸歌,一旦捕捉到鲸歌,就设法确定“演唱者”的位置。当“演唱者”浮出海面的时候,就采集它的一小块皮肤样本。通过分析其中的遗传物质就能够确定这头长须鲸的性别。研究者惊奇地发现,尽管在被调查海域中既有雄性也有雌性长须鲸,但是演唱者全都是雄性。据此推断,长须鲸的歌声很可能是一种求偶的信号。由于长须鲸习惯独自生活,这种歌声能够吸引数百公里外的雌性长须鲸来到食物丰富的繁殖地与雄性交配。由于某些军用或商用声纳的频率范围与鲸歌几平相同,有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会干扰长须鲸的繁殖,使这种本来繁殖率就较低的物种处境更加艰难。  相似文献   

9.
正将鸟类发声划分为"叫声"和"鸣唱"是一项广泛而长期的工作。一般来讲,"叫声"是一种短促的发声,持续时间短,结构简单,雌性或雄性都有可能发起。与此相反,"鸣唱"在结构上更为复杂,持续时间更久,而且通常是由可育年龄的雄性发起的。"叫声"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比如在求偶或进攻行为中,或是对发现掠食者发出的一个信号。一个物种可能拥有众多不同"叫声"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靠紫外线求偶的动物。动物的求偶方式十分有趣而呈多样化,但总的说来,不外乎利用气味、声响和体姿等。然而,美国动物学家不久前发现,紫外线也是某些动物应用的择偶手段。科学家发现以紫外线求偶的动物,是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安乐蜥。几年前,曾有人发现安乐蜥的眼底视网膜上,长有对紫外  相似文献   

11.
与孔雀浮华艳丽的尾屏一样,雄性斑马雀艳丽的嘴喙也帮助它们吸引异性。英国生物学家布罗特研究了英国的斑马雀和法国燕八哥,发现那些拥有亮红色喙的斑马雀和橙色喙的燕八哥吸引雌性能力最强,因为这表示最亮丽的喙的雄性主人拥有一级棒的身体状况,具有最强的免疫功能。 科学家发现不同动物具有的从亮红色到黄色色彩的关键物质都是类胡萝卜素,而这一物质动物本身无法合  相似文献   

12.
唱着情歌求爱 各种鱼类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们能说也能听.一般来说,鱼类在产卵求偶时期,随着发音增多,音调也会变得兴奋和亲切.如黄鱼平时唱歌只发出“沙沙啦啦”的声音,而排卵时歌声的音调则丰富起来,如“呜呜”、“咕咕”、“咯咯”,接着又变为“咕咕咕”、”咯咯咯”,好像办喜事时的锣鼓声或抱窝母鸡的叫声.又如雄性黑线鳕鱼在春天的产卵季节会发出一种活泼轻快的、有军乐效果的气泡声,用以诱惑雌性.如果有几条雄性鱼同时竞争,那么发出气泡声最响、发声时间最长的“鼓手”为胜者.然后,当雌性被“鼓声”渐渐吸引过来时,雄性便使出全身解数加速发声,直到这种气泡声变成“嗡嗡”声为止.  相似文献   

13.
蟋蟀是一种我们常见的鸣虫,它们会为了向同类宣誓自己的领地范围或满足求偶的需要,利用自己的发声器官来鸣声。然而,人们发现生活在两座夏威夷岛屿上的蟋蟀却为了躲避致命的飞蝇"袭击",在自身演化过程中失去了鸣声的能力。在通常情况下,雄性蟋蟀会通过摩擦自己身体两侧的翅膀发声来达到吸引雌性的目的。然而,人们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时发现,生活在考艾岛和瓦胡岛上的雄性蟋蟀翅膀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刊登在《现今生物学》期刊上的最新报道表明,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斑斓的自然界里,动植物的许多奥秘鲜为人知。乌贼为什么会变装?即便放眼整个自然界,乌贼的求爱方式和策略都堪称独特之至!求偶时,体形较大的雄性乌贼会在其身体的一侧呈现醒目的斑马条纹图案,目的是吓退竞争对手;而其对着雌性的另一侧身体,则会呈现出对雌性极具吸引力的斑驳点状图案,用以取悦对方……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雄性动物相互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得与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力,而在这一过程中雌性是无能为力的被动的一方。现在这种观点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认为, 生物并非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雌性动物实际上利用更多的技巧和圈套来主动选择自己的配偶。  相似文献   

16.
动物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雄性动物常常为雌性配偶自杀。它们或者为了圆满完成性行为而在交配后立即死去;或者在交配后心甘情愿,也可能是无可奈何地让雌性配偶吃掉,充当雌性配偶养儿育女的营养食品;或者为了保护雌性顺利逃亡或保证家族繁衍而在“监狱”中自毁。这一场场悲壮而残忍的爱情故事,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将一句古谚改为:“一生中只要爱过一次,即便死去,也比一辈子没有爱过好”。动物行为学家饶有兴趣地研究了这~类可怜而又可敬的雄性动物,企图揭开雄性动物自杀性性行为的谜底。一澳大利亚有一种绰号叫“黑寡妇”的雌性蜘蛛…  相似文献   

17.
动物界的忠贞现象存在着奇特的分布:鸟类中的单配偶为92%,而哺乳动物中的单配偶仅为5%。通常,根据事实对此作出解释: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子比较而言显得并不重要。雌性动物不能随意产生卵子(雌性动物仅在动情期排卵),在受精后的一段时间里会防止再次受孕,而且,其妊娠期可长达12个月。然而,雄性动物没有这样的限制,它能在短期内反  相似文献   

18.
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为达到成功生育之目的,动物之间的婚配一直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雌性专一,雄性乱交。其实,许多关于单配偶动物尤其是雌性对爱情忠贞不二的说法源于达尔文时代,当时达尔文和其他自然学家在野外对单配偶动物进行观察时,对它们的交配行为做了许多假设性推测。近年来对动物DNA的研究表明,这一假说是错误的,实际上雌性乱交现象往往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9.
最近,来自印度德里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印度南部热带雨林发现了14种跳跳蛙新种蛙类。它们身材娇小,只有核桃般大;它们的求偶方式奇特:雄性通常会伸展自己的后腿来吸引异性。  相似文献   

20.
几个星期前,我结婚了。在此之前,朋友们对我说,炫耀结婚戒指保证能吸引女性的注意。有人说这是由于女性认为已婚男性更安全,也有人认为婚戒是使女性找到合格伴侣的快捷方式,因为她找到的是一个已被他人预先筛选过的男士。 出于对科学的兴趣(本人绝不赞同婚外情),近来我在酒吧里流连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一边优雅地小吸,一边刻意让他人能清楚地看见我左手上的戒指。就这样,我静候着。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只能说结果未如人意。 它们为何受青睐 不过,这并不表明朋友们的看法完全不着边际,因为其他动物的雌性一直都在“拷贝”其同伴的偏好。比如雄猎鸟通常会聚集在一些特殊的地方(不妨把这些地方看作是人类的单身酒吧的对等物)。在这里,雄猎鸟昂首阔步,展示它们的羽毛,吸引雌猎鸟的目光。雌猎鸟则在“单身酒吧”里徜徉,选中“情郎”后当场交配,然后便钻进灌木丛回巢。“单身酒吧”里的一些雄猎鸟总是很走运,其中最风光者可赢得80%的雌鸟的“芳心”。那么,雌鸟在这些“情种”身上,究竟看到了什么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求偶模仿也许能引发“滚雪球效应”:一旦一些雌性选择了同一雄性,其余雌性便纷纷仿效跟风。1994年,行为生物学家为了检验这种观点,把多只假的(但做得很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