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鲁艺"根据解放战争的战时环境需要,改变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文工团"和"音工团"的方式进行宣传、演出、创作和学术研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们秉承"延安鲁艺"时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高教学原则,以多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变通式"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由传统乐曲改编的钢琴曲<夕阳萧鼓>以其独特的"形"、"神"、"韵"成为代表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钢琴佳作.本文通过参照民族器乐合奏曲的分段标题,结合乐曲结构特点分析了<夕阳萧鼓>的钢琴演奏手法及音乐形象的把握与意境表现.  相似文献   

3.
没有不变的"变迁",音乐变迁也同样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历时性变化。音乐变迁有它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比如声音的非语义性、表情性决定了变迁的不具体、抽象性等。但是不能因为不具体、难以量化就说它的变迁仅仅是"来自音乐体系内部的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鲁桦 《科技信息》2013,(16):329-329
形式多样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层出不穷,使音乐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但这种充斥着各种知识的音乐课堂却常常使音乐课堂变得杂而不纯,减弱了音乐本身的无穷魅力。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就要把握好音乐课堂的音乐性。音乐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以改革,从而实现音乐教育及人才培养与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民俗活动或宗教活动为载体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问题也日益严峻。传播与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传播、制度传播、媒介传播、旅游传播、教育传播等几种音乐传播方式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在保持少数民族音乐灵魂和精髓的前提下,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各种传播方式的优势,才能使少数民族音乐以"移步不换形"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诗歌在产生之初曾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出现于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让诗歌走上了脱离外在音乐,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经历了唐代的"声诗"阶段后,诗歌在宋代几乎完全丧失了入乐的功能,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文学样式.本文试图从诗歌、音乐两个方面入手,探求诗歌在由唐到宋的转化过程中,其外在音乐性丧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的"空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整的倾向,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愉快的感受,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更好体会文中的妙境.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由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即输出的信息不是"全息",这样就形成一种"潜伏着的信息",留出的"空白",从表面看来,相对减少了传递的信息,但客观上却促使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逐步学会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家庭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和中医症断过程有着相似之处,教师可借鉴中医学的"四诊"法:"望"其表、"闻"其声、"问"其想、"切"其脉,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丁杰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310-312
在执行<音乐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归纳了"五字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喻林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1):145-146,149
本文通过对以下三方面的论述:从"音乐的本原"所引发的对音乐分析方法的思考、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对音乐分析方法的启示、音乐分析方法与音乐能力发展的关系,得出笔者的观点:科学合理的音乐分析方法对人的音乐能力的培养、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反过来,音乐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音乐分析活动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高等音乐教育面临的只注重学生高水平性而忽略学生知识面狭窄、文化素质贫乏的现实,从"人的发展"、"终身教育"和"文化全球化"等当代权威的教育理念入手,探讨目前高等音乐专业学生应该怎样认识和建构所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21世纪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搭建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彭钰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1):141-143
洪山戏是流行于来安及周边地区的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对它的历史、音乐、表演形式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以此来展现这个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的地方戏。  相似文献   

13.
乐音的纷繁,成就了音乐色彩斑斓的交响。乐思的多意,延伸出人们多样思维的"交想"。文章从音乐的产生及其禀性入手,既论述了音乐的抽象与启迪、高贵与高雅、实用与神圣。也表述了音乐的无奈与卑贱。得出了人们对音乐的感悟、对待音乐的态度、音乐的命运等,皆人之所为的结论。提出了":每个人对音乐的解释与感悟只是众人解释与感悟的n分之一"的观点。提出了":音乐,可以每个人的好恶对其进行不负责任的评价,但,不可用非音乐专业的标准对其进行负责任的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的迅速发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因此对未来幼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很多地区,音乐师资薄弱现象依然非常突出,因此培养一批"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幼儿园"全科音乐教师",可以提升幼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师资城乡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5.
杨朗 《科技信息》2007,(34):184-184
瓦格纳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歌剧改革家,是浪漫主义和真实主义的分水岭级人物,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著名的思想家。他在政治思想、音乐戏剧美学上的著述,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起过重要的影响,瓦格纳提出了关于"未来的戏剧"即他称之为"乐剧"的美学思想。他把管弦乐队的作用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创建了一种交响乐的乐剧。  相似文献   

16.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艺术鉴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高中音乐教材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步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就成了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健身器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形式多样,但校园音乐健身器很罕见,而青年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是关注的焦点。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蜗牛"音乐健身器,以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运用各种途径,发展想象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17至18世纪中叶,欧洲音乐文化进入"巴洛克音乐"时期.欧洲各国共同的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化的历史大背景,各自不同的音乐传统等因素,造就了这一时期音乐的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再加上一个半世纪的艺术积淀,使巴洛克音乐早已成为音乐史上最灿烂的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宇统 《菏泽学院学报》2012,(6):101-103,128
王光祈音乐论著中的音乐概念是解读王光祈音乐思想的最有直接的反映。他对"音乐"的定义展示了他的音乐思想的基石,他对音乐科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的分析,使他能够用发展的[光看待欧洲音乐的]化,最终形成了他的国乐创制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