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婷  魏辅婷 《石河子科技》2009,(3):27-27,19
<正>滴灌技术是最节水的一种与机械化配套、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特别适宜于果树、蔬菜、设施农业和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大田条播作物种植的一种现代化精准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杨会妮 《科技资讯》2010,(14):50-50
在新疆,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形成了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的格局。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却制约着新疆灌溉农业的发展。面对水资源缺乏的严峻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使节水效果最佳化,除了重建设还必须加强对滴灌系统运行中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滴灌自动化系统在大田中的应用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农八师136团于2002年春引进以色列“大田滴灌自动化系统”进行应用示范,面积为500亩,作物为棉花。 该系统通过主控制器、远程扩展通讯板(CRTU)和传感器并通过电缆线连接,适时采集试验区内的多项参数,包括土壤湿度、土壤蒸发量、温度等数据,结合植物需水规律,实现系统自动、适时、定量灌溉,既省略了以往滴灌人工开、关球阀的繁琐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实施精准灌溉,使滴灌这一先进灌溉技术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专家们认为,这一技术在大田使用属国内领先。 “大田滴灌自动化系统”分两部分:即田间设置和田外设置。田外设置是户外小型自动化气象站、  相似文献   

4.
大田膜下滴灌技术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几年来推广应用节水灌溉项目中经济效益最高,生态效应最好的灌溉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就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发展及推广应用现状、发展动态、存在的问题初议如下.  相似文献   

5.
滕育春 《甘肃科技》2007,23(7):208-210,261
甘肃省作为中国西部最干旱的省份之一,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尤其是高新节灌技术,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的喷、滴灌建设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文章对这些存在问题具体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推广喷、滴灌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付长江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61-61,108
在设施灌溉普及应用的今天,滴灌、膜下软管灌两种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应用中它们突出各自的发展优势,能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各种养分适时适量的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使滴灌、软管灌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有机结合,并广泛用于大田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上,充分发挥其节水、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农业高产节水、精量灌溉提供了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勤绿洲棉花现有几种灌溉模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与漫灌相比大田滴灌节水61%,增产15.6%,提高净收益12.2%;管灌节水7%,增产10.2%,提高净收益5.4%;在一次性投入方面,大田滴管投入较大,但大田滴灌节水、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政府适量补助下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膜下滴灌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是依照水利学设计原理对滴灌系统及轮灌制度进行科学合理调整搭建起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集约化经营高投入、高产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动化灌溉技术是在原膜下滴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的一项新技术,为130团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突出,大面积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紧迫。地下滴灌是一种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优点明显,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该文对地下滴灌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探讨了该技术应用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及其节水高产特性,概述了其优缺点,旨在为相关学者研究地下滴灌技术及为我国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科技部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成功地将地膜覆盖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在大大降低滴灌技术成本的基础上,达到了节水增产的双重目标。大田膜下滴灌技术的亩均投入仅500元,相当于国外滴灌技术亩均投入1000元以上的50%,甚至还不到。该技术年更新费用仅100元,较常规灌溉省水50%,节肥20%,省药10%,增产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仅增产一项每亩地可增加收入175元,节水250立方米。该项技术已经在新疆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我国目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紧缺,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率低,水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缓解干旱缺水矛盾的捷径,节水灌溉是科学灌溉技术,属于高效农业新技术。包括渠道防渗、喷灌、滴灌、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需要用水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农业措施。节水的关键在于管理,节水灌溉工程与管理节水两者有机结合,将会成为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加压滴灌在一定自然条件和农业栽培技术措施下,田间需水量随作物产量的提高而增加,形成了水灌的越多越好的观念,即充分灌溉,此种灌溉既浪费水资源和电能,使亩成本增加,又会造成棉花减产低效;少量少次节省水资源,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亏水度,即调亏灌溉,造成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以按作物的科学灌溉制度和需水关键时期进行灌溉的技术特征,即非充分灌溉,达到滴灌增产、增效的目标,下面就三种节水灌溉模式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滴灌是农业灌溉中的一项新技术,应用于日光温室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增产增效和控制病虫害发生及杂草生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等优点。对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讲,进一步推广日光温室滴灌技术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棉花滴灌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河子是滴灌研究与应用最早的垦区。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完善的滴灌施肥技术为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就石河子垦区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滴灌施肥方案的确定、滴灌施肥的效果和增产机理以及尚需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付玲  刘勇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55-55,58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需要灌溉的土地约有19.5亿亩,灌溉用水约为3900多亿立方米。传统农业采用的灌溉方式。都是“浇地”不“浇作物”。随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已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效益。是很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的节约水资源,在灌溉方式中最好使用滴灌方法。它不仅能高效的节水,还能创造比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主要阐述了某滴灌系统的设计和各种主要参数,希望能对今后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农业部推荐的转变农业生产的一号技术,具有节水、节肥、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本论述在全面分析了甘肃省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水资源短缺、解决水肥资源不合理应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甘肃省水肥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研发力度不够、应用推广不足、机械配套等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提高认识;加快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研发;深化膜下滴灌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等配套技术;创新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果园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林  冯学峰 《榆林科技》2001,(3):48-54,60
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发展节水灌溉成为当今世界的总趋势。我国水资源十分贫乏,尤其西北地区为甚,在西北地区发展节水灌溉,不仅是缓解当前农田用水紧缺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本文针对榆阳区南部丘陵沟壑区水资源缺乏的特点,在青云乡跳儿沟葡萄园试区,余兴庄乡赵家峁大扁杏试区进行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试验,利用经济指标,对不同灌溉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的益本比为:喷咂0.67,滴灌0.38,渗灌0.43。通过经济分析、评价,为果园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基于提高农田灌溉工程管理水平的目标,以金昌市六坝乡下七坝村为例,提出了适合当地地形、作物与种植方式的田间灌溉方案;明确滴灌系统采用运行方式—轮灌;制定项目区玉米滴灌灌溉制度。针对研究区域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乡镇田间农田水利工程保障对策。以期为乡镇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推动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新疆水资源现状及利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农业工程节水、作物结构调整、抗旱节水品种培育以及滴灌节水栽培等综合措施对新疆水资源利用的作用,指出新疆水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水利、法律、科研和生产等多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