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法律推理常处于一个由外部推理和内部推理织就的复杂网络中。法律推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必须以法律事实为逻辑起点、以法律规范为准则、以法律价值为衡平,要求具备客观性、可预见性和一致性。法律事实认定、法律规范识别、法律价值论证是一个系统化的进程,价值原则始终作为主线贯串其中,不仅制约着推理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联,而且事关法律方法的活力与法治技术的发展。法律推理体系重心应定位于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法律规范的选择以及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张力下对法律价值的追寻。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法律权威是核心。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在认识以及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树立法律权威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清除认识上的障碍,在法律体系、法律监督、法制队伍、法律信仰等方面,寻求解决途径,使法律权威有效树立,从而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3.
法律人的素质能力对实现法的功能意义重大。由法律人担负的发现、整合、解释、执行和传播法律规则的责任所决定,法律人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为精通法律专门知识、善于进行法律思维、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等。  相似文献   

4.
社区法律诊所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社区法律诊所可以使高校法学教育积极融入公共法律服务,既有利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又有助于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诊所式教育应以社区为平台,由高校师生、社区工作人员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参与,可采取室内服务、广场服务、网络平台服务、综合会诊等多种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包括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教育、法律调研等。  相似文献   

5.
增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实现法律知识之积累与法律智慧之形成的互动.法律知识是法律智慧的前提和基础,法律智慧是法律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法律智慧的获得反过来又会促进法律知识的接受、理解、运用与创新.实现大学生法律知识之积累与法律智慧之形成的互动,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领悟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6.
法律评价的维度一般地认为有形式、事实、价值和审美等几种,而法律的形式评价是指对法律概念、法律逻辑、法律原则和规则及法律的表述载体的评价。科学、合理的法律形式可以恰当、忠实地记载、反映和表达法的内容,对法律形式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法的内容,概括古今中外关于法的形式评价的论述及思想,可以得出法的形式评价的一些基本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法律方法(论)正在成为"显学",其中法律解释是法律方法的重要内容。法律解释是传统的法律方法,对其研究较为深入、系统,成果最为丰富的一种法律方法。本文阐述了法律解释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校法律教育实效的基础性环节。它可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等诸多方式来实现,进而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当事人的法律选择协议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涉外法律选择协议本身的成立、效力及法律适用问题,各国立法及学理研究涉及不多。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日益完善的今天,有必要对法律选择协议加以研究。文章从法律选择协议的起源、表现形式、法律特征、成立、效力及法律冲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主张依合同价值原则来解决法律选择协议成立和效力等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义是法律的核心概念,也是法律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东西方法律观念对正义的理解和使用一开始就呈现差异,进而决定了两种法律意识的强烈对比。经过法律文化的长期撞击,现代社会的正义观逐步被各种社会形态下的法律所恪守。追求和捍卫法律上的平等可以成为东西方法律共同的首义,由此也可以要观东西方两种法律文化在现代条件下的渗透和融汇。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理念谱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的运作非外在强制力运作的结果,国际法运作的强制力来源于根植于人类理性中的理念。国际法体系内部的金字塔形有序层级并普遍联系的理念范型架构赋予国际法巨大的凝聚力、强制力、控制力。国际社会在理念统摄的国际法体制的控制下呈现出和谐世界的图景。  相似文献   

12.
儒家法治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法治思想的主流。儒家法治思想博大精深,主张德主刑辅,以礼率法,至今对台湾法治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我们应大力倡导儒学,拓展中华文化,促进台湾民主法治进程,实现两岸和谐共荣。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理念,因而同样形成一种法律文化即国际法律文化。国际法律文化来源于人类不同文化与法系,因而具有概括性。当国际法进入一国法律秩序时,建立在不同价值与理念基础上的两种法律文化必然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模式将对一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强调法治,离不开国际法的指引与示范。  相似文献   

14.
薛福成是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既有中学色彩,也吸收了西方的先进观念。本文从西学和中学两大背景入手,关注他的法律思想,引入法理学、现代化理论,分析他的国际法和刑法等观点,分析这些观点的进步意义和局限之处。他的法律观从总体上看,呈开放状态。  相似文献   

15.
法治是现代政府的基本德性,它型塑政府的品格和程式,镶定了现代世俗社会人们的办事理念和控权模式。法治政府不是单一结构的存在,也非形式意义上的程序原则,而是集合观念、实体、形式和程序四个层面或构成要件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宏富精深,对我国现代体育管理有着很好的启示.文章在论述我国古代顺道、重人、法治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探讨这些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体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为体育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然法传统与西方权利思想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古希腊的自然主义观念与人文理念是自然法与西方权利思想的共同理论渊源。伴随自然法理论的生成,与权利相关的各种理念也随之产生,当自然法思想发展到古典自然法阶段时,其已经成为了一种关于权利的思想学说,而且开始引导着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发展趋向。进入20世纪之后,在复兴的自然法理论的主导下,权利思想仍然得到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从而继续居于西方政治法律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民法理念在发展主题、价值取向、终极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民法的重要作用,而且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为指导,理清理念、正视不足和差距,及时完善立法和推进司法。民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自己的基本原理,吸纳先进文化,才能完成中国特色礼会主义事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法治与德治是治理新型高校后勤的两个重要手段。后勤社会化法治与德治的实质在于将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营、服务、管理的政策、措施以及思想、行为纳入法律轨道和道德规范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用,有德可循、有德可守;有法必依、有法必用,有德必循、有德必守。通过法治与德治的贯通、互动,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运作的稳步推进,确保后勤社会化的“育人”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法治建设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依法治国的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方针。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意义,才能实现法律价值取向的转换和创新,推动立法重点作出调整和政府依法行政。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和原则,要通过现代法治建设来实现和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