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不同稀土、硫含量重轨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具有不同稀土、硫含量重轨钢的组织与性能·在低硫重轨钢中,稀土元素具有使硫化物夹杂改性、抑制先共析铁素体析出以及细化NbC析出相等作用·稀土的加入明显改善钢的纵向力学性能,当加入量为0.02%、钢中稀土硫比w(RE)/w(S)=157时,钢的强度、韧性及抗疲劳性能最佳·在高硫重轨钢中,稀土的加入可使硫化物明显改性,但对钢的纵向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当稀土加入量相同时,高硫重轨钢的力学性能明显低于低硫重轨钢,这表明硫含量是影响重轨钢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稀土对不同洁净度高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稀土在不同洁净度条件下高碳钢中的赋存状态和存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钢洁净度大幅度提高的条件下,稀土处理对于高碳钢的力学性能依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效果更加稳定.随着钢洁净度的提高,稀土加入量可以适当降低.在本实验高碳钢种条件下,低洁净度钢的稀土最佳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0.02%,高洁净度钢的稀土最佳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0.01%,此时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得到显著改善.对于低洁净度钢而言,加入大量的稀土并不能增加钢中的固溶稀土含量,固溶稀土的质量分数均保持在0.001 2%以下.  相似文献   

3.
冶炼5CrNiMo钢时,正常出炉后,浇注时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稀土,并与不加稀土的比较.通过金相显微镜分析发现,加入稀土后的钢中夹杂物完全球化,尺寸均匀,分布较好,并探讨了不同稀土含量的夹杂物的成分和组成元素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硫化物夹杂形态对硅锰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硅锰钢履带板冲击韧性波动范围大、冲击韧性低这一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了硫化物夹杂对冲击性能的影响,发现硫化物的形态是影响冲击性能的主要因素。当钢中硫化物形态以球形、多角形的Ⅰ、Ⅲ为主时,钢的冲击性能良好;当钢中硫化物形态长务链形、网状的Ⅱ型析出时,将会对钢的冲击韧性产生不利的影响。硫化物的形态主要受钢中稀土残余含量的影响,当稀土残余含量w(Re)〉0.04%、残余稀土与S含量的比值w(  相似文献   

5.
CSP薄板表面裂纹的形成机理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生产的钢板出现表面裂纹及边裂进行了研究,并对CSP钢板表面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裂纹的措施.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体与氧化铁皮间的界面富集有铜等低熔点杂质元素,钢中残余元素含量偏高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镧稀土添加剂在16Mn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镧稀土添加剂对16Mn钢的夹杂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富铈稀土添加剂进行对比.实验表明,高镧稀土添加剂能有效变质16Mn钢中的夹杂物,减少夹杂物的数量,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当La/S(质量比)为2.5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高镧稀土添加剂能有效替代富铈稀土添加剂进行稀土钢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H08钢中添加微量的铈和低熔点元素锡和铅,研究不同铈含量对不同含锡/铅钢的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加入铈的钢比不加铈的钢的强度和韧性有普遍提高,抑制晶粒的长大,改善了含锡/铅钢的断裂机制.同时不同含锡/铅钢存在一个较优的稀土铈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8.
将两种塑料模具钢FT600 和FT600mod 奥氏体化后, 以连续冷却或等温方式, 获得贝氏体组织. 随后分别在350, 580, 700 °C下进行回火, 研究了Si, Mn元素微调后贝氏体组织及残余奥氏体转变情况. 对两种贝氏体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宏观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FT600 钢的基础上降Si 增Mn 得到了FT600mod 钢, 其贝氏体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大幅降低; FT600 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回火, 其转变机制不同; FT600mod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少, 组织稳定, 更适用于非调质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9.
高兴华 《科技资讯》2010,(24):82-83
本文通过改变渗硼温度及渗剂中稀土的含量,试验研究W18Cr4V钢固体渗硼的可行性,测定W18Cr4V钢在不同的渗硼工艺下渗硼层的深度、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脆性。研究了稀土在渗硼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W18Cr4V钢中合金元素对渗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悬浮浇注钢坯时加入稀土、铝、锰等元素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及钢坯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铝和锰均可有效地改善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和分布,使钢坯塑韧性提高,其中以稀土和铝的作用更为明显。它们在钢液中与氧反应,形成大量分散细小的氧化物颗粒,使夹杂物的有害作用降低。当稀土以一号稀土合金形式加入时,造成夹杂物偏差,使钢的力学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11.
用金相、X射线衍射分析及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AlCo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添加不同稀土镧后的平衡相组成,并确定稀土镧在AlCo金属间化合物中室温和1000℃时的固溶度分别为0.5%(原子)和0.7%(原子).  相似文献   

12.
运用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钇基稀土对E36钢中夹杂物的变质作用以及对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钇基稀土改善了E36钢的显微组织,减少了珠光体的片间距和含量.加入钇基稀土后,E36钢的冲击断口由典型的解理断口变为准解理+韧窝型断口,韧窝中细小球状的稀土夹杂是其转变的主要原因.加入少量的钇基稀土显著改善了E36钢的冲击韧性,尤其是低温冲击性能.在-60℃情况下,E36Re钢的纵向冲击功较E36钢提高了33.5%,横向冲击功提高了113.7%.并且,钇基稀土显著改善了E36钢纵横向冲击性能的差异性,未加稀土E36钢的纵、横冲击比均大于1.70,-60℃条件下达到2.77,而E36Re钢的纵、横冲击比为1.51~1.73.  相似文献   

13.
低碳高硫含锡锑复合易切削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复合添加少量Sn和Sb或Sn和Bi的低碳高硫易切削钢做了切削和高温热塑性实验. 结果表明:试样在长时间的高速切削条件下刀具后刀面磨损很小,其易切削性能明显优于SAE1215钢. 含Sn和Sb的钢样在750~950℃温度范围内塑性较差,在1050~130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塑性.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表明:钢中Sn和Sb元素在晶界、MnS夹杂物内及MnS边界处均存在;大部分的Bi元素附着在MnS夹杂物上,一部分弥散分布在钢的基体中;钢中MnS夹杂主要呈球状和纺锤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复合肥添加稀土后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麦作实验材料,在复合肥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稀土后作底肥,考察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了稀土和微量元素在小麦幼苗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肥中一定剂量的稀土可以加快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同时能促进小麦幼苗对有益微量元素的吸收,减少稀土在小麦幼苗中的无益积累。预示农用复合肥恭加稀土在农业生产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稀土在WC颗粒复合耐磨材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WC硬质合金颗粒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向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中加入了不同数量的稀土。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台式冲击试验机以及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等试验手段,对稀土加入量不同的几种WC硬质合金颗粒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进行了稀土分布及显微组织的分析,测定了基体组织的显微硬度及复合材料的韧性和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富集于奥氏体与碳化物和奥氏体与共晶体两种界面处,少量固溶于奥氏体中。加入适量的稀土产生了明显的微合金化作用,使共晶组织显著细化,提高了金属基体的硬度和韧性以及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6.
稀土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稀土在催化中的研究和应用重要而广泛.文章分别从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及稀土分子筛3个方面对稀土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做了综述,并简要地分析了稀土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低碳微合金化含硼冷镦钢的冲击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B含量的低碳硼钢和Nb、V微合金化低碳硼钢的冲击实验,研究了B含量及Nb、V微合金化对低碳硼钢冲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0.0006%~0.0015%的B将提高热处理状态钢的冲击韧性,B质量分数超过0.003%将降低钢的冲击韧性. Nb、V复合微合金化同时加入适量Al可显著提高热处理状态低碳硼钢的冲击韧性. Ti质量分数超过0.03%对低碳硼钢和微合金硼钢的冲击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18.
探讨稀土元素在快速凝固Al-Ti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速凝固Al-Ti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La可以有效的增加合金的过冷度,抑制平衡相Al3Ti,亚稳相Al4Ti,优先形成细小、园整、弥散的金属问化合物相Al20Ti2La,该化合物相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极大的改善了快速凝固Al-Ti合金的热强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